扶贫产品专卖体验店 黄龙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资料照片) 扶贫日宣传活动 直播助农 通讯员 窦可军 记者 常青
天刚麻麻亮,黄龙县瓦子街镇瓦子街村南窑组的刘永红就起床了,鸡舍里,有一大群土鸡正等着他喂食。刘永红是该村的贫困户,为了帮助他解决销售难题,镇上牵头与附近的农家乐、单位职工灶协商,以每只100元的价格优先购买他的土鸡,并由包村干部负责运送。从此,他的鸡“飞”进了消费市场,也让他对稳定增收有了底气。
“我家养的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主要喂杂粮、玉米等,从不喂饲料。镇干部经常帮我推销,瓦子街镇、宜川县城的一些农家乐都会专门来购买。”说起自己家的鸡,刘永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大山里的贫困户,一头连着广阔市场的消费者。开展消费扶贫,就是通过市场手段,打破贫困地区农产品“产、供、销”的壁垒,解决农产品走出深山难题,帮助贫困户增收,形成社会扶贫的“大合力”。近年来,黄龙县积极营造全民扶贫的“大格局”,举全社会之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演了一幕幕黄龙版《我和我的家乡》感人故事。
1 “我们是贫困户的靠山”
当得知自己的公司即将获得5万元的奖励时,黄龙县利峰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宾高兴地说:“这既是荣誉,也是县委、县政府对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在扶贫工作中积极努力,作出成绩的肯定。今后,公司将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
12月初,黄龙县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消费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消费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奖励本县进驻消费扶贫网且在消费扶贫工作中成效显著的企业。县扶贫局联合相关单位通过实地查阅资料、电话抽查的方式,对本县符合条件的8家扶贫企业进行了工作实绩验收,黄龙县利峰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和黄龙县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龙县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扶贫企业达到奖励标准,按照“年度销售标准100万-500万元且购销贫困户扶贫产品达到10%的比例”执行,每家将分别得到5万元奖励。
李宾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今年夏天的真实故事。瓦子街镇的一户贫困户收了500多公斤蜂蜜,在开着三轮车运往利峰公司的途中,不小心车翻了,蜂蜜也洒了一地。利峰公司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帮他把蜂蜜收拾起来,并按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了他全部的蜂蜜。
“有担当的企业就像是贫困户的靠山。我们公司今年总销售额413万元,其中扶贫产品销售额达62万元。我们在收购蜂蜜时,按照贫困户的蜂蜜高于市场价每公斤5元来收,也是鼓励贫困户把中蜂养殖产业做好。我们是黄龙蜂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就得和全县蜂农一起,抱成一团,共同传承一种蜜蜂精神。”李宾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和自然冻害影响,黄龙县及时出台应对措施、搭建平台、多方协调,强化扶贫产品开发认定和推介销售,强力推动了全县消费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经省市扶贫部门认定通过的扶贫产品企业12家,产品32种,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853.2万元,销售群众农副产品6370万元。
2“娃的学费有着落了”
石堡镇吉家河村的仝宪龙觉得今年养蜂比往年收获得更多,5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摇蜜了,金黄透亮的蜂蜜流进桶里,他心里甜丝丝的。眼看着能摇500多公的蜜,有了这些蜜,娃秋季的学费就不愁了。他家的蜂蜜品质好,口感好,经常有人主动上门求购,但是,一般客户都是要几斤而已,不知道到娃开学时能卖完吗?他又有点担心。娃在西安一家大学读书,2万多元的学费确实让人发愁。
中午,家里来客人了,是县扶贫局的干部领着来的。
“这位是陕西品溯电商商务有限公司的经理,来买你的蜂蜜了。”
“好好好!我家的蜂蜜刚摇了,品质好着呢……”仝宪龙赶忙说。
“我听说了,我们会按高于市场价来收,要300公斤,怎样?”
300公斤!娃的学费这一下子就能解决,还有剩余。仝宪龙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我没想到扶贫局的干部会一直关注着我,我真的是很感激他们,是他们和陕西品溯公司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事后,仝宪龙经常说。
县扶贫局干部董世凯说:“我们局从措施方面拓宽和增强扶贫产品消费渠道。一是鼓励干果公司、产投公司等属地农产品销售企业,在确保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按照提高苹果每公斤0.5-1元、核桃3-5元、蜂蜜5-10元的标准,收购贫困群众农产品;二是利用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政策,全面动员预算单位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优先采购贫困户农副产品,促进农副产品进校园、进市场、进社区。三是鼓励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引导市场各类经营主体建设线上线下扶贫产品销售平台,在西安、延安等省市重点城市建立扶贫产品直营店。”
据悉,今年夏季,陕西省体育局在省体彩中心一楼腾出2000平方米的区域,建成集展示区、品鉴区、销售区、直播区为一体的黄龙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聘请西咸物业集团优势团队运营管理。同时,县扶贫局积极组织市委政法委、延安市地电公司、大唐热电厂等帮扶单位实地采购黄龙贫困群众农副产品。另外,西安市体育学院、延安城投、农投等省市帮扶单位,也相继建成脱贫攻坚农产品展示销售平台、社区农特产品便利店、高校定点扶贫产品专柜等黄龙扶贫产品销售平台,上线了延安农投农副产品大数据平台。
3 包扶干部变身“推销员”
瓦子街镇瓦子街村的贫困户宋志龙骑着三轮车,带着几筐蘑菇走村串巷地送货。“我的蘑菇都是新采摘的,放得时间太长就烂掉了。多亏镇上的干部,帮我解决了销路问题,看,车上这些都是订购了的。”宋志龙口中感谢的是他的包扶责任人。如今,包扶干部变身“推销员”“带货员”,还发动爱心团体、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采取“以买代帮”等形式采购,帮助贫困户拓宽销路,以消费助力增收。
在圪台乡马场村的辣椒基地,火红的辣椒随处可见。“我从5月份就开始在辣椒基地干活,每天收入130元。我们村的菜品质好,经村支部联系,拉到韩城,销路不错,价位也好。现在村上务工机会多,收入不断增长,村子建设得越来越漂亮,我们生活得都挺幸福的。”贫困户胡梅芳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村上喜事连连。她丈夫秦院民大力发展庭院养蜂,不但蜂蜜卖得了好价钱,还得到了产业补贴6600元。村里自8月初辣椒上市,已经采摘售卖3次,累计销售产量达到5万余公斤,总金额达到了15万元。支部引领,合作社在创收集体经济的同时,还成为了就业扶贫的产业基地。
“我家花椒正愁卖不出去呢,村干部让我拿到代销点卖,以42块钱一斤的价钱卖了70多公斤,帮我解决了大问题。”在界头庙镇范家卓子村农产品代销点,51岁的王彩霄高兴不已。王彩霄是村里的脱贫巩固户,家里种了2亩花椒,可今年客商收购价才25元一斤,远低于预期。但令她高兴的是,在村里电商代销点,一斤花椒价格高了许多,这不仅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还让她家多挣了一笔钱。
有了电商代销点,各村农副产品第一时间就能发往全国各地。“贫困群众不仅可以在这儿高价卖掉农产品,而且还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范家卓子村第一书记孙宪民说。今年,为了加大销售力度,村“两委”对贫困群众家里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专门设立了代销点,通过电商平台把贫困群众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既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构建起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
在全国第七个“扶贫日”这一天,来自全县的30余家扶贫相关单位和11家企业走上黄龙街头开展系列宣传及扶贫产品展销活动。现场37个扶贫宣传点,25个扶贫产品展位,18类262种扶贫产品琳琅满目。当天,各乡镇及扶贫企业通过现场展销、订单销售、直播带货等形式累计销售扶贫产品60余万元。
记者还了解到,县扶贫局还建设了5个扶贫消费专馆,3个专区,设了2组10个消费扶贫专柜,目前水、电、通信已落实,待企业协调异地扶贫产品上架,预计近期可投入使用。此外,计划在水磨坊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商铺建设一座占地300平方米的黄龙县消费扶贫馆,届时将集中展示来自全县7个乡镇,4家企业的62类400余种产品,这不仅将是扶贫产品的展示、宣传,也是消费扶贫成果的总结和提炼。该项目由西安市黄龙商会负责建设,已进入最后装修阶段,预计12月底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