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一个让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的名字,他率领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以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技术,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救治了大批伤员,培养了大批医疗技术人员,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81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他撰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白求恩精神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医疗卫生战线职业精神的真实体现。”
白求恩虽已离我们而去,但白求恩精神永不过时,白求恩同志精益求精的医术、满腔热忱的医心、毫不利己的医德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已经上升为一种刻骨铭心、催人奋进、引领时代的文化和精神,这种文化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巨大动力。
12月21日,延大附院成我省首家、全国第22家“全国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
延大附院为什么能获得这一殊荣
前来参加“全国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授牌的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袁永林会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他说,对于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延安大学和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协调部署,反复动员教育,使全院上上下下认识到创建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营造了创建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的浓厚氛围,让白求恩精神融入所有员工的心中,让医学人文关怀渗透到角角落落。医院通过有形的白求恩元素设计和无形的思想教育,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期待延大附院将以新的契机,发挥好全国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的带头引领示范和教育培训作用,为医院培养出更多白求恩式医生、白求恩式团队,将这圣洁的精神文化基因浸透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中,努力成为延安市、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单位精神文明标杆。
延大附院:一个以白求恩精神办院育人的医院
在延大附院的门前高高矗立着一尊“白求恩与战士们”的雕像。它时时激励延大附院人要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去无私利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近年来,延大附院大力打造医院特色文化,该院被授予全省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精神奖”先进集体,还涌现出“白求恩式检验科”“白求恩式好医生”等一批先进的典型科室和典型人物,并以“仁爱、精医、传承、创新”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和“用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医人育仁”的医院精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对弘扬和传承白求恩精神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要想成为一名白求恩式好医生,就必须具备像白求恩同志一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对病员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
延大附院“白求恩式”好医生李红梅副院长和李元军主任以及援苏丹医疗队副队长李长红发表践行白求恩精神感悟。
三位白求恩精神的实践者以自身成长的经历,战胜病毒、战胜疾病,以及为延安人民、世界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领导和医院的同仁。
弘扬白求恩精神重在科学认识和亲身实践
在随后举行“传承白求恩精神”研讨会上,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栗龙池、马国庆分别做了《医院文化与医院健康发展》和《抗疫中感悟白求恩精神》的讲座。对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以及新时代的实践意义做了系统的阐述。
白求恩精神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卫生工作者的宝贵精神财富。白求恩精神诞生于战争年代,践行于救死扶伤的烽火前线,更发扬于和平建设时期。
为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践行和弘扬援外医疗队精神。延大附院党委书记李小龙说,多年来,延大附院多批次选派医务人员开展援外、援藏医疗服务工作。目前,已有13名医护骨干援外、27名医护骨干援藏,特别是2019年10月17日,更是由该院牵头,组团参加了中国(陕西)第35批援苏丹医疗队,该院选派的12名医疗队员通过近半年的集中培训,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将延安精神、白求恩精神带到了非洲,进一步帮助当地人民改善医疗条件,深化卫生交流合作。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该院选派9人参加援鄂、援京,均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该院、为陕西、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表示,随着“全国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的正式落成,延大附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践行白求恩精神,大力推进医院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以白求恩精神为指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