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薪火相传绘新景
——安塞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纪实
    ●余泽玲(右一)和她的徒弟及剪纸爱好者正在剪纸
    ● 民间艺术培训增加群众致富技能
    ●民间剪纸艺人为学生们传授剪纸技艺
    ● 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一角
    ●陕北说书展雄风
    ● 腰鼓成了学生们的必修课
  记者 彭琛 通讯员 马志青 闫玉霞
  “腰鼓之乡”“民歌之乡”“剪纸之乡”“绘画之乡”“曲艺之乡”……位于延安市北部的安塞区是全国少有、陕西唯一的五大民间艺术之乡,几千年流传至今的腰鼓、剪纸、民歌等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印刻在鼓乡儿女的生命里。
  “十三五”期间,安塞区不断探索,依托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创新推进传统文化“五进课堂”活动,积极打造黄土风情文化品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时值寒冬,在安塞区第一小学的操场上,一群茂腾腾的学生尽情地挥舞着鼓槌,他们时而踢打跳跃,时而腾空飞跃,豪迈粗犷的动作,刚劲奔放的舞姿不时赢得阵阵掌声。而在不远处的美术兴趣课堂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正低头认真作画,不一会儿工夫,一幅幅想象大胆、构图奇特的农民画便跃然纸上。
  “陕北的女娃娃、美得像窗花花……”在学生社团活动课上,伴随着悦耳动听的陕北民歌,一张张红纸剪在灵巧的小手里翩翩起舞,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个安塞人,肯定要学会打腰鼓,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强我们的意志力。除此之外,我还学习了陕北民歌、剪纸、绘画等兴趣课,老师说这些都是安塞特有的文化,每一个安塞人都要好好学习。”安塞区第一小学三年级八班学生牛瑾萱深有体会地说。
  近年来,安塞区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腰鼓进体育课、剪纸进手工课、农民画进美术课、民歌进音乐课和民间艺术、曲艺进学生社团的“五进课堂”活动,不仅使民间文化得到了弘扬和传承,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走出了具有安塞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安塞区还创新编写了《安塞民间美术》《快乐成长》《鼓乡乐园》等教材在全区推广使用。同时,改编创作《总书记和咱们过大年》《行为习惯养成歌》等12首陕北民歌,编印成《陕北民歌新唱》,提升了“五进课堂”活动的水平与质量。
  学校每年都邀请国家级剪纸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腰鼓传承人、省级陕北民歌传承人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现场指导民间艺术教学,与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全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组建了自己的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曲艺等学生社团,累计200余个。“五进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从小接受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为传统文化扎根安塞这片丰厚的土壤提供了源头活水。
  群众吃上“文化饭”
  让文化回归百姓,实现文化养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一直是安塞区文化工作的重心。
  近年来,安塞区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群众至少掌握1~2项文化技能,人人都能够利用闲暇和空余时间参加文化演出增加收入。
  “学会手艺,吃上了‘文化饭’,做人做事就有了底气。”余泽玲感叹道。
  余泽玲曾是安塞区招安镇王窑社区庙沟村一名普通的妇女,以前在家里拦羊、喂猪,后来接受了安塞区举办的正规的剪纸、农民画培训,成了安塞有名的剪纸艺人,一年靠剪纸能赚20多万元,在城里买了楼房。
  余泽玲是安塞众多吃上“文化饭”的群众的缩影,在安塞,像余泽玲这样依靠传统文化走上文艺路的妇女有一大批。
  “以前每天下地干活,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凭着剪纸,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余梅高兴地说。
  余梅是余泽玲的徒弟,在余泽玲的指导下,小学还没毕业的她在各类剪纸大赛上荣获不少奖项,也因为学习了安塞传统文化,圆了她的“大学梦”,她曾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了一个月的剪纸,过足了“大学生”瘾。
  “正是安塞的民间文化让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转变。”余梅感慨道。曾经害羞胆小的人自信了、生活有保障了,每天都剪剪、画画,日子过得很充实。
  近年来,安塞区“文化地标”建设也很突出。2018年,该区立足腰鼓、民歌、剪纸、绘画、曲艺等民间文化资源,投资5400万元,精心打造并投入运营了魏塔“东方毕加索”、冯家营“千人腰鼓”、西营“信天游大舞台”等一批文化村,推动安塞文化落地生根。
  冬日的暖阳照在安塞区冯家营村的上空,伴随着鼓点声,62岁的腰鼓手孙旺明正在练习打腰鼓,孙旺明动作娴熟、腿脚利索,丝毫不像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
  “打腰鼓已经成为习惯了,一天不打浑身不自在。”孙旺明10多岁开始跟随父辈们学习打腰鼓,一打就是50年。如今孙老是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的签约腰鼓手,靠着一身打鼓的才艺去过全国不少地方演出。可在他看来,在家门口打腰鼓让他更加开心,每天和村里的老少爷们一起打打腰鼓,一个月下来轻轻松松就能赚三四千元。
  “腰鼓打出了咱冯家营村村民的精气神儿。”冯家营村党支部书记陈三义说:“‘千人腰鼓’文化村的打造改变了我们村村民的生活方式,村里只要会陕北说书、打腰鼓、扭秧歌、唱陕北民歌的村民全都参与演出,每天上午排练,下午表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钱也赚了,身体也锻炼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提振了。”
  在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西营信天游大舞台等景区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安塞区累计接待游客50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余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贫困群众660人次,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间接带动约29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文化就业,人均增收8200元。
  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又养鸡来又种棚,收入年年往上升,一是政策好,二要人勤奋,好日子越过越舒心。大棚卖得这沓沓,鸡蛋卖得这沓沓,这沓沓加上这沓沓,叫我好好数一数……”在安塞区沿河湾镇茶坊村文化广场,小品《二狗脱贫》受到了在场群众的喜爱。秧歌剧、歌曲、舞蹈……众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引领着安塞群众的乡风民风。该镇党委书记刘政说:“我们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就是要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群众,让他们树立过上幸福新生活的信心。”
  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居环境风景如画,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孝老爱亲蔚然成风,文化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走进茶坊村,“文明之花”遍地盛开,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茶坊村是安塞区推进文化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安塞区始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在文明乡村创建上下功夫,在移风易俗上出实招,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下硬茬,打好“组合拳”,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之路,全面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乡村。
  “好婆婆”陈思芳、“好媳妇”刘建华、“脱贫之星”张星、“致富带头人”郭占库……在安塞区白坪街道冯家营村党支部的“好人榜”上,每一个熟悉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他们的凡人善举最为当地群众津津乐道。
  据了解,冯家营村还成立了“一约四会”、道德评议会,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推荐活动,严把“道德关”“入口关”,把身边的典型模范“选出来、推出去”,以“好人气”推动形成“好风气”,精心打造“最美品牌”,在潜移默化中把文明乡风“种”进农民的心田,广大群众正在自觉践行着新时代的文明新风。
  “从来没有领过奖状,这还是头一回,日子越来越好,幸福感当然就越来越足。”开怀一笑,一整天的劳作便烟消云散,冯家营村的“脱贫之星”张星的话,道出了精神文化建设的真谛。
  如今,在文化的熏陶下,安塞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在交出漂亮经济成绩单的同时,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锐意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全区人民的文化自信,迎来满园芬芳,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