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树起“风向标”选用好干部
——我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三年行动纪实
  记者 班姣
  “延安的追赶超越,要实现总量、质量、增速的追赶超越,组织部门的责任就是选拔生力军,发挥干部决定性因素。”7月10日,在全市《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情况汇报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金根鲜明地提出,只有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才能担负起延安高质量发展重任。
  坚持用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2018年以来,延安市更加注重在“三大攻坚战”和基层一线选人用人,把“三项机制”贯穿到干部选用过程中,强化刚性运用,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凝聚起了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把岗位留给真正干事业的人
  2020年3月,王军辉的任职公示让人眼前一亮。
  1982年出生,选调生,研究生学历,拟推荐为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人选。此前,王军辉只是市委统战部政秘科科长。
  很多干部坦言,这样的提拔第一次见到。甚至在王军辉看来,这样的“重用”,自己也没想到。
  但仔细观察王军辉的成长经历会发现,他和这个岗位有很大的“匹配度”。
  2005年参加选调生考试,3000多人的考试中,王军辉以全省第十名的成绩被录取,先后在洛川县杨舒乡、团县委工作。2008年调至市委统战部,其间因工作出色被省委统战部推荐至中央统战部办公厅秘书处挂职,2017年担任吴起县五谷城镇麻台村第一书记。
  在市委统战部工作的12年里,王军辉先后调整过几次科室,信息、宣传、理论调研、实践创新,涉及统战工作的4项重要工作他全部参与并负责文字起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协会的成立、换届他都亲力亲为,政秘工作“零失误”“、五星级党支部”创建由他全力推动,统战工作连续3年包揽省委统战部年终考评全部4个集体奖项。
  肯吃苦、工作细致、善抓落实、对统战业务熟悉、方法灵活是组织部门研判时,同事们对王军辉的“画像”。
  “如果放在多年前,类似王军辉这样的提拔,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打听‘什么背景’?现在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他干过哪些亮眼的事,这就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变化。”一位和王军辉同批提拔的干部直言不讳。
  听到自己要被提拔,赵鹏娟正在迎接脱贫攻坚的“国考”,宜川这一仗打赢了,意味着延安要整体告别绝对贫困,赵鹏娟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2004年来到延安市宜川县工作,转眼就是十几年,这位外地来的女干部早已经熟悉了陕北的一切,从云岩镇到秋林镇,从人大主席到镇长再到乡镇党委书记,赵鹏娟参与了宜川县由黄变绿的生态改善,见证了宜川县苹果产业从小到大的发展,也深刻感受到了宜川百姓由穷到富的变化,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投入到宜川县山山峁峁的发展变化中。
  “如果按照惯例,我可能永远到不了市局当副局长,最多换届的时候,在宜川县当个局‘一把手’,过几年再慢慢调整。”这是赵鹏娟对自己进步空间的“自我研判”。
  2019年4月份,赵鹏娟被任命为市林业局副局长,分管生态修复、造林、绿化等工作。
  “可能组织认为我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我更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对林业工作有哪些期望,希望能通过我的参与,在林业工作的顶层设计中与基层群众联系起来。”
  对于赵鹏娟的提拔使用,有干部做过统计,这在宜川县属“头一份”,这也体现了市委让高素质年轻干部尽快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让扎根基层的‘老黄牛’不吃亏、有奔头的鲜明用人导向。
  黄陵是我市的能源大县,推动能源化工向高端化精细化延伸,实现工业产业“换挡”升级,是黄陵县委、县政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因此,选任工业和煤炭局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2018年8月,经过深思熟虑,县委调整统计局局长李春延到任工业和煤炭局党委书记、局长。而在此之前,李春延毫不知情。
  谈起李春延,很多干部直观印象是“政治强、经验足、学历高、有能力、敢担当、人品好”。
  李春延也并没有让组织和群众失望。任职两年来,全县工业经济一路上扬,2019年同比增长16.81%,多个指标超出考核要求的三分之一。
  黄陵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海清说:“把想干事的好干部用在能干成事的岗位上,是选人用人的核心问题,也是‘三项机制’运用恰如其分、用当其时的最好体现。”
  正如张海清所言,黄陵县在知事识人体系建设上,量身制定了“五看五选三不用”的干部选用标准,旗帜鲜明地刻画了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真金”标尺。对于干部的精准考察识别,同样是下足了功夫。叫得最响的,就是政治素质考察破题早,而且走得深、走得实,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政治标准》《选人用人负面清单》,画出了“不可违”的政治底线红杠杠,“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成为普遍共识。最为关键的是平时考核与关键考察无缝融合、有机衔接,《干部工作日志》、《干部诚信档案》、“六个鉴定”,架起了经常性、近距离、全方位的“探照灯”,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成为了新常态。
  在3个《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汇报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志旺强调,“我们不能把论资排辈的思想带到新时代来,要把岗位留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同时,要重视优秀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把更多优秀的‘70后’‘80后’‘90后’干部输送到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让干部成长跟上时代步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延安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从大政方针到地域特色,党校学习的每一堂课张域都用心理解。
  作为新提拔的县级干部,延川县副县长张域和其他47名学员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充电学习,这也是延安市培养干部的一项常态化举措。
  在此之前,张域先后历任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科副科长、园区办城建科科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科长、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科科长。
  一路从业务岗位上成长起来,张域深知理论学习对业务工作的重要性,从工程建设管理学硕士到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忙碌的工作并没有让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市场经济、财政金融、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现代科技……只要与工作相关的,他都会用心学习研究。
  2018年4月,张域调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参与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大改革工作。特别是参与国务院确定的延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等工作以来,他全程主导试点方案的起草、讨论和修改工作,积极推动我市改革试点方案落地实施,重点抓了“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个部门、一套标准”的“六个一”审批管理体系建设,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
  “敢于让张域‘一步到位’,体现了市委注重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同时在选用干部时注重分析行业特点、岗位需求、干部素质,又注重考量人选年龄、专业履历、班子结构,力求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科长刘甲奇说。
  1984年出生的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鸿翔作为挂职干部,在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办工作了半年时间,这半年,李鸿翔感受颇深,也收获颇丰,“我要利用难得的机会,学习沿海地区干部高效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并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到真经’,回报组织的培养之恩。”
  挂职期间,李鸿翔跟同在深圳的挂职干部们一道,成功举办“洛川苹果”深圳推介会,促成深圳市创豪贸易有限公司和洛川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500万元的苹果购销协议,全程参与2019“粤陕合作”延安苹果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了延安苹果的对外影响力。
  “对标《三年行动方案》,我们严把政治关、能力关、程序关,干部队伍结构逐年优化。”在安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剑看来,“80后”“90后”正值干事创业的黄金期,要拿出更多的岗位给他们。比较三年前,安塞区“80后”正科级干部占比由7%上升至15%,副科级干部由42%上升至50%,“90后”由2018年的5名增长至12名。
  “培养一个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激励一代人。”这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在年轻干部挂职锻炼汇报会上对挂职干部们提出的期望。
  三年来,延安市深入实施“建苗圃”工程,成批量、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三大攻坚战”、发达地区等改革发展前沿经受实践考验、锤炼过硬本领,先后选派87名年轻干部到广东、江苏等地挂职锻炼,举办优秀年轻干部、选调生、女干部中青班和专题轮训班29期,培训1438人,为延安长远发展储备了一批生力军。
  在全市追赶超越大局中体现组织担当
  在延安市新建成的扶贫展馆里,市扶贫局副县级督查专员冯永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市内外领导干部。
  这位从吴起县扶贫局局长岗位上提拔起来的干部,对扶贫工作有着清晰深刻的认识。在他的电脑中,留存着一份关于扶贫工作的PPT,冯永将扶贫工作比作一棵苹果树,成熟的红苹果代表医疗、住房、教育、安全饮水、道路等扶贫任务,未成熟的青苹果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发生率等指标。
  “红苹果是可以通过投资容易解决的问题,青苹果是不能通过一次性补贴解决且需要下大力气去做的,而如何识别红苹果、青苹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精准识别两个对象和11项任务……”谈及扶贫工作,冯永总是滔滔不绝。
  2017年,冯永临危受命,到扶贫局局长岗位上任职,两年多时间,从组建队伍到扛起全县脱贫工作重担,冯永清晰的工作思路、高效的办事效率和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让身边的同志看到了这位陕北汉子的“硬核”担当。
  行业扶贫、信息工作……如今,在市扶贫局,冯永依然分管着扶贫领域的众多工作,有时加班太累了,就和年轻人聊聊自己的成长经历,“尽管大家笑称这是‘口头福利’,但每一个人从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希望。”冯永坦言,通过自己的提拔,组织部门给扶贫系统的干部树立起鲜明的用人导向,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和冯永一样,全市优秀第一书记焦红卫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也收获颇丰。
  在宝塔区南泥湾镇陈子沟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多,焦红卫把村上的脱贫攻坚工作搞得风生水起。
  建设标准弓棚105座,栽植苹果400亩、雪桃200亩,引进“意惠万家”连锁超市,首创“反租倒包”方式,解决了种棚户的后顾之忧……
  “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让一大批干部成长起来,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焦红卫坦言,在农村,才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为社会作贡献,通过两年的扶贫工作,也更深刻地理解农民的不容易。
  扶贫工作结束后,焦红卫从市收费资金管理处副主任直接升任为市会计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只要认真做事,组织是不会忘记我们的。”焦红卫说,自己的提拔,也打破了机关干部过去“副职不会直接转正”“系统内下属单位不出干部”的错误认知。
  近年来,市县两级先后分3批选派5026名优秀干部到第一书记岗位锻炼,811名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得到提拔。
  “我们要坚持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形成忠诚的干部受重用、担当的干部提拔快、干净的干部走得远的鲜明用人导向。”在干部大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金根多次强调。
  干部为事业着想,组织为干部着想。
  2018年以来,全市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市管干部432人,其中,鼓励激励407人、容错纠错1人、能上能下24人;调整科级干部4477人,其中,鼓励激励3768人、容错纠错73人,能上能下636人。
  三年来,延安市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持续优化,“70后”正县级干部占比19.1%,“80后”副县级干部占比9.44%,较2018年之前,分别提高14.4和7.2个百分点;“90后”科级干部143人,较2018年增加113人。“老中青”梯次搭配的干部体系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