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卖苹果 红彤彤的苹果压枝头(资料照片) “全国劳模”刘双奎介绍桥山红苹果产品 苹果喜获丰收果农正在分拣(资料照片) 苹果正在装车 智能选果线 果农忙着搬运苹果乐开怀(资料照片) 通讯员 朱浩龙 记者 常青
黄陵,自古钟灵毓秀,不仅是一块历史厚重的精神高地,更是一块物产丰饶的富庶沃土。这里土层深厚、海拔适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度、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与最佳苹果优生区七项标准完全吻合,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
近日,全省果园冬季管理现场培训会、全省苹果冻害防御技术研讨会在黄陵圆满召开。省级相关部门及来自全省7个苹果主产市、48个苹果基地县果业中心负责同志和部分苹果产业体系专家、企业代表、果农大户一起见证了黄陵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成果。
从全国首家京东农场高品质苹果项目落户黄陵到苹果产业后整理千户示范工程;从黄陵苹果南下杭州宣传推介活动的圆满举行到黄陵苹果签约东盟诸国走向国际市场;从电子商务线下销售到各大“网红”争相代言……黄陵苹果产业逐渐发展成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黄陵苹果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从发展之初的积能蓄势到现在的增收富民、从发展苹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到持续增加果业综合效益,黄陵苹果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之果”、老百姓的“致富之果”。那么小小苹果如何能带动全县百姓“造血”致富?
一颗苹果的“心路历程”
“黄陵县的苹果产业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据县果业中心主任陈永锋介绍,1952年,黄陵县阿党乡南河村李国杰开创了黄陵苹果栽植的历史先河,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全县果园面积曾达到近万亩,在当时来说非常可观,“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果园”。
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制定了“果业富民”的发展规划,及时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政策倾斜扶持家庭果园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家庭果园为主要模式,以富士系为主栽品种的商品化生产基地。县农业、果业部门坚持“科技引领、培训指导、示范带动、帮助实施”的工作方法,大力推广普及“四大技术”,大胆创新生产管理技术,快速提升果品质量,增强了黄陵苹果入市竞争力和增收实力,努力做大做强黄陵苹果产业发展这篇文章。
“十三五”以来,黄陵县制定了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围绕“做强做优”苹果产业的思路,提出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黄陵经济社会发展十件大事之一“苹果产业化建设”为契机,按照“建改并举、产后整理、示范带动、提升效益”的发展思路,优化结构调整、全面实施产业后整理,结合脱贫攻坚,加快苹果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增加果业综合效益。不断推动规模升级、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等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特色鲜明、高效生态、体系完备、竞争力强的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战略格局,实现果业大县向果业强县的转变。黄陵也成为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和优质苹果生产出口基地县之一。
一条产业链撑起百姓致富梦
“快到年底了,很多企业都来这里预定苹果,这一百箱是广东那边预定的,刚赶出来,一会我就拉去发货。”深冬时节,在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选果线车间内,红彤彤的大苹果,精美的包装礼盒,工人们正忙着将分拣好的苹果进行包装,装箱……一派繁忙却又秩序井然。
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双奎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多年来,他致力于苹果产业发展,带领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带动周边老百姓共同增收致富,2019年他与京东合作,全国第一家苹果“京东农场”落户黄陵。“苹果不仅圆了我的致富梦,还能让我在致富的道路上带着乡亲们共同富裕,我会珍惜这份荣誉,为乡村建设、为苹果产业发展再立新功。”谈起苹果情缘,刘双奎又感激又开心。目前,刘双奎的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52户,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组468户农民从事果业生产经营。
如今在黄陵,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增效的“黄金产业”,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果”。从果树的育苗种植到果园的管理技术培训;从果业发展的政策补助到果业保险的保障体系建设;从一条条智能选果线的上线分选到一个个苹果交易市场的建成投用;从线上合作社、专卖店的签约销售到线下电子商务、网红直播的订单加持……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的“供产销”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
“刚开始政府提出的间伐政策,村民们都不认可,害怕影响自家苹果产量,通过这两年实践来看,间伐虽然减了量却极大的提了质。效益最好的时候,我4.7亩苹果就卖了18万元,还是要相信政府的决策,圆了我的致富梦。”63岁的寇贺东是隆坊镇小寨村的果农,因为栽植苹果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达人”,说起自己依靠苹果致富的经历,寇贺东感受深刻。
在田庄镇宏昌果业公司标准化厂房内,一条条选果线正在有序作业。镇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李永宁说,“现在有了智能选果线,可以智能分拣、分选,精选过后,每斤苹果还可增值5毛钱左右。不仅提升企业竞争力,也给果农减少了许多开支。”
苹果产业的发展,承载着黄陵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决定着当地群众的富裕程度,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做优做细产业发展的工作还要继续。在圣土上成长、恩养龙乡大地、造福一方乡邻,黄陵果业必将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乘着东风的翅膀,在辉煌的前景中焕发出新的、更加夺目的光彩。
一种新模式催生产业变革
2016年,县委、县政府在分析研判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等的基础上,再次明确了苹果产业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黄陵县重点在群众参与、技术培训、政策扶持、延链补链等方面集中发力,坚持“建改并举、乔矮结合、科技支撑、示范引领”的路子,大力推进“三园一田”建设,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矮化密植苹果,在水肥条件较差、相关配套设施较难的区域发展乔砧短枝型、半矮化品种,实现果树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黄陵县还积极推广新优品种、新的栽培模式和新的管理技术,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苹果,推动苹果产业全面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7年,随着市委、市政府提出“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黄陵县提出分级分选、品牌战略、“苹果+旅游”三步走模式,努力实现让黄陵苹果卖上好价钱,优果优价,好吃看得见的目标,打出一套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成立了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及全县苹果产业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进展情况。与此同时,黄陵县还制定了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奖补办法,多措并举推进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企业、合作社、大户购置引进智能选果线,修建冷(气)库,建设集散市场,购置冷链运输车辆,功能苹果生产、个性化、小型化包装,在省外城市建立“延安苹果专卖店”等,政府给予相关财政补贴和信贷优惠政策,极大提高了果农发展苹果产业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截至目前,黄陵县4.0苹果智能选果线达到10条;冷气库贮藏能力达到14万吨;冷链运输车15辆;外省“延安苹果”直销窗口34家;全县苹果镇村交易市场、中心17个;“延安苹果”区域品牌授权企业(合作社)50家;苹果深加工企业2家……2020年,黄陵县实现果业销售总收入15.5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18023元,果区人均果业收入24603元。
县果业中心副主任梁春辉说,“黄陵县在果业生产中,后整理倒逼前生产,从优化品种结构着手,引进响富、烟富等品种,在栽培模式上进行更新,从乔化稀植向矮化密植转变,在老园改造上,实施间伐,提质增效,让黄陵县苹果产业走上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