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重回“天尽头”幸福无尽头
——黄河岸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陕西日报记者 刘印
  出走20多年后,孙永山在52岁的年纪,又回到了天尽头。
  2020年12月22日,吃过早饭,孙永山揣上果树剪,沿着拓宽不久、还未及硬化的生产路,不紧不慢地踱进了自家的花椒地。
  凛冽的寒风掠过,指头粗的花椒枝不时摇曳着,孙永山左手稳住树枝,右手摸出剪刀,“咔嚓”一声,一根枯枝应声落地。2020年4月,孙永山好好拾掇了这块闲置多年的花椒地,准备当作试验田练手艺。
  2亩地、50棵花椒树,孙永山绕着花椒树,或蹲或躬,疏枝格外细致。干了一会儿,孙永山直身四望,不远处的山脚下,裹挟着冰凌而来的黄河低声沉吟着,似乎在讲述岸边黄土人家生生不息的往事。
  天尽头,是延长县罗子山镇寨石村的自然村。这个黄河岸边的贫困村,曾像它的名字一样令人绝望。
  延长县曾是延安市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而离县城80公里、离镇政府20公里的天尽头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村47户中,有7户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
  孙永山的前半生,都在努力走出天尽头。
  延安电视台1995年摄制的纪录片《家住天尽头》,记录了20多年前天尽头恓惶的模样:村里人天不明就赶着毛驴去山下抢水,怕去晚了没水吃。那个半干涸的泉眼一天一夜只能蓄大概20桶水,刮坏瓢、累倒驴是常有的事。
  枯泉汲水,瘠土刨食,老孙家一家老小竭尽所能,仅换得全家温饱。纪录片拍完不久,孙永山收拾起行囊,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天尽头。
  打小工、当小贩、做小生意……孙永山脑子活泛,办事靠谱,在县城站稳脚跟后,他租了房子,把妻子和孩子接了过去。2009年,父亲去世、母亲进城,除了二哥孙永明,老孙家一家老小先后走出了天尽头。
  但孙永山割舍不下那片生养他的土地。
  隔上几个月,他都要带着妻子回去收拾老窑洞。在这来来回回之间,孙永山眼里的天尽头一步步在改变:村里通电了!通村路拓宽了、硬化了!修了集雨窖、通上自来水了!村里来第一书记了!红薯有客商上门收购了!
  天尽头,脱贫了!
  不仅仅天尽头,2014年到2018年,延长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万人减少至0.06万人。2018年9月30日,延长县在延安贫困县中率先摘帽。
  2020年农历正月二十,安顿好妻儿,孙永山打着铺盖卷重新住进了老窑洞,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建棚种红薯,再拾掇起几年前种下的50棵花椒树。 

  “5万株红薯苗子卖了2万多元,红薯收了1500斤,花椒头一年挂果,产量不高,但品质不错。”孙永山小试牛刀,相当满意。
  与孙永山的谨慎相比,50岁的王勤学步子要大得多。
  2020年秋天,王勤学揣着卖了10头牛挣来的15万元赶到东北,花了4万多元买回2头新品种公牛,准备通过杂交改良自家牛群品种。在他家那孔比他年纪还大的旧窑洞里,王勤学侃侃而谈:“新品种价好,咱搞养殖还是得跟着市场走咧!”
  尽管还住着当年那孔破窑洞,但如今的王勤学挺直了腰板儿。
  王勤学早年也走出了天尽头。1999年,王勤学跨过黄河到山西下矿,长年的井下生活,不仅没挣下钱,还拖垮了身体。2010年,心灰意冷的王勤学悻悻而归,又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刨食”日子。2013年,经过精准识别,王勤学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他养牛羊、种红薯,2017年底顺利脱贫。目前,王勤学家还有10头牛、8只羊,2020年毛收入超过了10万元。
  好日子还在后头。
  距离王勤学的旧窑洞不远,3排黛瓦白墙的新房已经完工。2020年3月,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后,延安市和延长县两级政府部门共同启动了天尽头村新村建设,投资1200万元,修建了74间安置房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王勤学交了5万多元,买了一套三室的安置房。“水电都通到家里,装修完就能搬进去了。”王勤学非常期待。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天尽头人的梦想,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变得不再遥远。
  29岁的寨石村第一书记薛朵朵,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天尽头的情形“:村民们还住在老窑洞里,感觉跟外头有几十年的差距。”薛朵朵挨家挨户走访,坐在炕头跟村民们拉家常,想对策:有劳动能力的,帮忙出谋划策,发展产业;没有劳动能力的,帮忙落实政策,做好兜底。在她的鼓励下,乡亲们种红薯、种花椒、养牛羊,户户都有点儿小产业。如今走到哪里,村民都要夸她一句“好女子!”
  2020年春天,延长县农业部门上门征求意见,计划在天尽头建立一个170亩花椒产业园。孙永山和王勤学早早报了名。孙永山打算把家里的30亩地都种上花椒,挂果前先租地种红薯;王勤学决定等搬进新房,把家里的6孔老窑洞都用来养牛羊,“跟着党的政策走,肯定错不了!”
  回想着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孙永山心里无比踏实:虽然回到了天尽头,但幸福从此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