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正在为患者测量血压 通讯员 段导茹 刘丽娟 记者 乔建虎
近年来,黄龙县综合医改取得实质性进展,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努力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十三五”期间,全县医疗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向黄龙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健康答卷”。
提高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里,前来就诊的患者有序地排队挂号,诊室门口电脑叫号声不时响起,病房里护士贴心地为患者服务。近年来,黄龙县人民医院硬件设施有效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对此,该院内科医生王永斌深有体会。
“我刚到医院时,医院只有一栋旧楼,住院部和门诊都在一起,病房条件较差,仪器设备也比较陈旧,来医院看病的人不多,病情稍微复杂一点的患者,都到省市其他医院去了。”2011年,王永斌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他怀揣一腔热血投身黄龙医疗事业,说起当时县医院的医疗条件,他唏嘘不已。10年间,医院的发展他看在眼里,他也在医院的不断培养下,迅速成长为一名内科骨干医生。
医疗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黄龙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周丽英说,医院紧盯患者需求,一方面让本地医务人员“走出去”进修和培训;另一方面不断寻求和引进省市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帮扶各个科室发展重点学科。通过不断努力,极大地提升了县医院学科服务能力的建设。
近年来,黄龙县人民医院分别与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唐都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帮扶关系,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医院省市级专家以大型义诊、长期门诊坐诊等形式对医院进行全方位帮扶,共有百余位专家来院开展医疗活动,引进新技术、新项目80余项,开展各类手术300余例,接诊门诊患1.28万人次,培训授课百余场。
“病房里干净卫生,床单被罩都是定期更换,房子里还有卫生间,24小时供应热水。主治医生和护士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也很暖心。”近日,白马滩镇的武女士因病住进了县医院的内科病房。对医院的医院环境和服务,她非常满意。
县医院总务科长陈玉宏介绍说,从2018年开始,医院与西安银牌物业有限公司合作,将医院消防、安保、保洁等工作外包出去。按照二甲医院创建标准,医院设置高清摄像头88处,新建废物暂存处、天然气锅炉房,保证医院24小时不间断供暖。
“十三五”期间,黄龙县人民医院新增科室13个,新增病区3个,新增CT、思维彩超、麻醉机等多种设备,新建发热门诊,现已投入使用;儿科、骨科先后顺利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医院综合性住院楼建设项目,目前已顺利封顶,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2020年,黄龙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验收,医疗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中医疗法,让患者接受特色治疗
进入深冬,黄龙的寒意更盛。走进黄龙县中医医院大楼,一股暖意中,还能闻到中草药香。简洁明朗的门诊大厅,古色古香富有中国风元素的诊室,处处彰显着中医的神秘与魅力。
洛川县石头镇群众杨为民第四次来到黄龙县中医院看病。“我们家离黄龙县比较近,看病也方便。在这里看病花钱少,效果还好。”在黄龙县中医医院名老中医诊室里,杨为民告诉记者,几年前的一场事故,造成他行动不便,中医特色诊疗让他重拾生活信心。
在一旁的治疗室里,中医院内科专家路保华正在给两名颈椎、腰椎病患者进行“雷火龙灸”项目治疗。“我们对传统疗法‘雷火龙灸’进行了创新改良。现在‘雷火龙灸’成了科室里一个特色项目,对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很受患者欢迎。”
路保华是名老中医科室里的带头人,由于医术精湛,2015年退休后又被返聘回中医院。“以前,老院区床位紧、住院难、停车难,看病的人也不多。现在,各方面医疗条件都有了大幅提升。现在来看病的除了黄龙当地的,还有来自洛川、韩城等周边市县的患者。”从医几十载,他见证了中医院的发展变化。
黄龙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83年11月,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疾病预防、康复理疗等于一体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机构,2016年医院搬迁新址。2018年,黄龙县中医医院进行了二级乙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2019年6月,被确定为二级乙等中医医院。
2020年6月28日下午,患者刘会敏来到中医院疼痛科门诊,将一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锦旗送到了疼痛科主任路辉的手中。刘会敏多年来一直被高血压、关节疼痛困扰,在外医治了几年,病情一直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中医院疼痛科,经过2个疗程的蜂针治疗后,困扰数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面锦旗,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和感谢,更代表着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路辉说道。
近年来,中医院整合优质资源成立治未病科,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针灸康复科依据科室自身实际情况,开设了老年病科、疼痛科等特色科室,共开展了中药熏蒸、蜂疗、“雷火龙灸”等中医诊疗项目,自主研制了10种养生茶和6种足浴熏蒸中药配方,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简、便、效、廉等特点和优势,惠及了不少患者。
贴心服务,健康扶贫暖人心
“叮铃铃,叮铃铃……”一声声急促的铃声打破了黄龙县人民医院内科办公室夜晚的宁静。内科副主任王永斌接到电话后,迅速来到急诊科。
在急诊科,王永斌了解到,患者病情十分复杂,其家庭为贫困户。根据医院政策,贫困户免收挂号费、押金,先入院后付款,患者很快就住进了内科扶贫病房。经过王永斌的耐心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之后康复出院。
县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至2020年底,像这样的享受扶贫政策住院治疗的贫困户有1217人。为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黄龙县持续强化健康扶贫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不低于80%,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住院实行的“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让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
2016年,黄龙县因病致贫返贫864户、患病950人。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县健康扶贫工作全面实行“四免一提一降”,兜底保障,限时办结,通过宣传、摸底、体检、签约,落实“三个一批”,扎实推进“十大行动”等措施,完成了健康脱贫工作阶段性任务。
“以前对自己的病不重视,服药断断续续,实在扛不住了就去买一些药。”白马滩镇孙家坡村张大爷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患病后,每次看病买药都成了一件难事。接受了签约服务后,每隔一段时间,他的签约医生、黄龙县人民医院医生刘文娟都要上门为他测量血压,指导他的健康饮食和检查身体健康状况。
“我们每月入户对贫困户进行服务,为贫困户检查身体,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叮嘱他们按时服药,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平常他们有啥不舒服的地方,也会直接给我打电话。”刘文娟说道。
2017年,黄龙县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由县级卫生计生部门按照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布,采取“1+1+1”组合式签约服务模式,由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和县级医院医生组建51支签约服务团队,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一对一”签约。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病种制定个性化签约方案、一户一策、一对一帮扶,常住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
“十三五”是黄龙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西北地区首个“行走的医院”项目的建成,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让山区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在二级医院享受到北京三甲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全覆盖,慢病示范县、健康黄龙、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启动实施;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黄龙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县卫健局局长薛晓平表示,“十四五”期间,他们将大力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完成县医院综合楼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院治未病、中医理疗、中医康养等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健康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