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进入新一轮紧张战斗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无数奔走在社区一线,穿梭于数据海洋中的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员,以他们及时、准确的信息报送,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数据屏障。
宝塔区南市街道南桥社区副主任王罡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说:“疫情常态化防控,社区信息报送是最基层的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所有的数据都要从这儿起,最后再落到这儿。每一条线索看似很小,却关乎整个疫情防控大计,都得仔细地过、认真地捋,一条一条核实清楚。”
“核实报送要及时、精准,数据不能隔夜”
南桥社区有常住人口6780人,加上单位、门店、酒店等流动人口,总计7000余人。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需求,社区需要核实报送三类信息:一是大数据反馈的社区与风险地区有通讯往来的人员信息,包含人在风险地区电话号码是本地的和人在本地电话号码为风险地区的;第二类是飞机、火车和客运站反馈数据信息;第三类是自驾、出差等不能监测数据信息的线下摸排。
“每一条信息线索都要打电话或者实地核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此时此刻在哪里,必须精准!数据核实后,在辖区的人员要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不在辖区的人员要向有关部门作信息反馈。”王罡说,疫情常态化防控,数据核实报送工作从2020年1月份开始就没有停过,一年下来他光电话核实人数就超过5000人。
王罡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以来,他核实排查的数据信息有50多条,其中核实属于南桥社区的人员超过30人,有2人为境外返回人员,其余多数是低风险区返延的学生。
“疫情防控数据不隔夜,都是一日一报。”由于随时会有要核实的数据信息,所以王罡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离手。“有些数据信息不是正常上班时间来,可能晚上八九点,或者更晚来,当日都要核实报送。”
坐在电脑前,王罡正在把已经核实的信息进行表格化,姓名、年龄、身份、行程情况……一条信息十几个项目要核实填写。“工作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要细致、严谨。”王罡说,最多的一天,他核实过100条数据信息。“100个电话打完以后,嗓子都哑了,好几天后才恢复。”
“最难的还是沟通”
王罡告诉记者:“做疫情信息核实报送这件事,我不怕任务重,不怕工作多,苦点累点都能接受。最怕的就是联系不上或者沟通不畅,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核实报送。”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拒接电话的,有沟通不配合的,还有实地核查找不到人的……“我电话打过去,常被人质问‘你给我打电话干什么?我好着呢,再不要打来了!’或者直接甩一句‘神经病’!还有说耽误自己生意的等等。”王罡有些无奈,“但是这些数据必须要及时核实清楚,才能为相关部门下一步的措施落实提供依据。”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尽最大耐心去沟通,打电话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拒接了就发短信,反复沟通,仔细全面地讲政策、说风险。”王罡说自己这一年下来口才提高了不少,耐心更是好得不得了。“遇到这种不理解、不配合的人,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没有办法,工作还得好好做,疫情防控,这是对整个社区、整个城市负责,半点也马虎不得。”
王罡说,疫情常态化防控一年来,大家的认知度和配合度都有了极大提升,不少人还会主动报备,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约束自身行为。
家住南桥社区的刘先生1月4日自加拿大出发由上海入岸,在上海14天隔离期满后,于1月19日到达延安。“刚开始和他沟通的时候情绪不好,觉得自己为什么回到延安还要报备隔离。”王罡就反复地给刘先生讲延安的疫情防控政策,讲病毒潜伏14天后依然被发现的案例。“都是为了更多人的健康与安全,沟通清楚了,大家都能理解。”最后,刘先生非常详细地报备了自己的行程信息,并在延安主动集中隔离14天期满后方才归家。
今年1月份以来,南桥社区通过小区大喇叭、横幅、社区微信群等,密集深入地宣传疫情防控常识、措施和相关政策;积极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对山体沟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整治和消杀;辖区酒店全部推广场所码,包间散客控制在10人以内,宴会一律缓办、简办。人员管控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和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社区居民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
“春运已经开始,数据线索必然会增多,信息报送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多。”王罡说,“压力是有,但是每一条线索都是一份责任,必须得一丝不苟地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