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黄土地上的伟大奇迹
——延安脱贫攻坚全纪实
    ●笑容溢满脸庞的梁家河群众    记者祁小军 摄
  记者 刘小艳 王垠山
  如果人间有奇迹,我们已有幸目睹它的模样!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宝塔山下,延河水畔,延安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参与、实践、见证了这一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历史在这里交汇,从革命圣地到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幸福圆梦再启新程的赓续奋进。
  庄严承诺
  历史是忠实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
  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也目睹了老区人民的艰苦岁月。当地干部群众说:“延安是片苦焦的地方,沟壑交叉,山大沟深,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将这里描述为“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据《延安地区志》记载,从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580余年间,延安共发生旱灾、洪涝、冰雹等灾害200余次。直到上世纪70年代,延安农民人均粮食产量尚不足250公斤,许多农民难保温饱。
  改革开放后,延安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时至2014年底,延安仍有693个贫困村,7.62万户、20.52万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3.2%。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压力大,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实现全面脱贫任务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2015年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习近平总书记回到了延安,亲切看望父老乡亲。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他动情地说“:加快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226万延安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
  “如若完不成任务,我将引咎辞职。”2018年3月26日,在全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视频会议上,从市委书记、市长,再到各区县、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个人面前摆着的军令状末尾都如此写道。
  立军令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仅要真抓,更要实干。
  白于山区、黄河沿岸、洛河峡谷……在这些贫困带上,一个个真实的脱贫故事再度重现了延安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风貌。
  在黄土高原白于山腹地,吴起县南沟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落后村,年轻人都出门打工,村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留守儿童。近年来,南沟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村组集体、农户的现有资源进行产权评估、股比分配,全村167户农民都成为股东,年底进行分红。现在,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不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乾坤湾镇,黄河奔流而过。这里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生活条件艰苦,发展最为落后。2017年,乾坤湾镇筹措资金480万元,给全镇16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各注入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与延川县文旅集团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投入穿越黄河旅游项目,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
  说起洛川县菩提木家塬村,熟悉的人都知道,这里地处偏远,出行不便,农民虽有大片的果园,可苹果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2016年,洛川县投资1300多万元,修通了16.1公里的通村公路,不仅激活了这里的产业,更点亮了群众的心。
  通路一年多时间,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长了3000多元,这条“天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交出的,是一张心意满满的答卷,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脱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69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7.62万户20.5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全市现行扶贫标准下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
  ——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市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底3255元增加至11747.48元,6年增长了2.6倍,年均增幅23.85%。符合条件的13.16万名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
  ——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全市1784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通安全饮水、通客车、电力入户和4G网络全覆盖。693个贫困村通动力电、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人居环境全部达到干净整洁要求。
  这份成绩单,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踏过历史的长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对老区人民的感怀之情,信守承诺,让革命老区延安彻底摆脱贫困,让这里的人民过上好日子。
  实事求是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南泥湾好地方……”走进南泥湾,历史的回音始终在耳边激荡。
  57年前,侯秀珍就是唱着《南泥湾》这首歌、听着公公的故事嫁到南泥湾的。公公刘宝斋是359旅719团的一名连长,从1941年进驻南泥湾垦荒一直到去世,老人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公公垦荒,儿媳种树。世纪之交,侯秀珍带领全村妇女上山,一镢头接着一镢头,把山头变成了森林。
  历史从未远去,垦荒种树的老镢头依然握在手。
  任凭岁月流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融入延安人骨血不变的力量。进入新时代,延安毅然扛起手中的“镢头”开辟出一条脱贫致富的不凡之路。
  延安,13个县(市、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各县(市、区)发展情况迥异,贫困分布与致贫原因不尽相同。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施策。
  为了精准再精准,延安坚持实事求是,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脱”四大问题,把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精准实施“八个一批”脱贫工程,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让老百姓心里有了底、脱贫有信心。
  从2018年5月开始,安塞区冯家营村村民孙旺明就不太出门了。他成了安塞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签约腰鼓手,每个月可以挣到4500多元。
  2018年,投资1800多万元打造的冯家营“千人腰鼓大舞台”启动运营。集安塞腰鼓、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于一体的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实景演出让这个小村庄焕发出新活力,农家乐、民宿经营、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制作销售等文化产业应运而生,村民收入大幅增长。
  腰鼓百面春雷发,卷地狂飙破长空。如今的冯家营村,腰鼓不仅是文化的“交流鼓”,更成为了农民的“致富鼓”。
  孙旺明说:“我们村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会打腰鼓,婆姨女子会剪纸、会画农民画,过去自娱自乐的民俗文化艺术现在已经形成产业了,能给村民带来好收入。”
  这些年,冯家营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为抓手,分期分批开展文化辅导培训和非遗传承活动,先后累计为全区培训贫困人口2200人次,直接带动350多户贫困人口脱贫,其中冯家营村246人,人均增收2.8万元。
  文化扶贫只是延安聚焦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扶贫的一个方面。
  ——推进“特色产业+”,把发展苹果、棚栽、养殖等特色产业作为治本之策,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产业全覆盖。全市5.66万户15.46万名贫困人口享受了产业帮扶政策,产业覆盖率达到93.9%,4.73万名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带贫益贫机制,178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294.068兆瓦光伏扶贫项目惠及13个县(市、区)2.14万户贫困户。
  ——推进“就业+”,大力推进“1+5”就业扶贫模式,贫困劳动力累计创业就业7.1万人。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243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100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7154人。开展技能培训2.17万人次。
  ——推进“生态+”,累计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9652人次,户均增收4389.38元;累计兑付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补偿资金9.89万户次25425.99万元,公益林补偿资金6.17万户次3875.3万元。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在延安,易地扶贫搬迁让1.5万户、4.9万名群众告别穷窝窝,危房改造让3.1万户群众住上放心房。
  “我这辈子都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而且住在县城,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打工,都方便得很。”说起过去住的地方,黄龙县脱贫户刘元有连连摇头,唏嘘不已:“原来住的就是那黑窑洞,一下雨就不敢在屋里待。吃水还要到山上担水哩。”
  “住在这里美着哩,又干净又安全,水电气很方便……”说起搬到县城以来的变化,68岁的刘元有内心充满喜悦。
  不仅安居梦圆,脱贫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也都有了保障。精准扶贫以来,延安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全链条学生资助体系,精准资助贫困学生14.63万人次,全市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失学辍学。建立健康扶贫“三重”保障机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80%。
  使命在肩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同志在安塞烧炭因炭窑塌方而殉职。三天后,在他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演讲。
  70多年后,毛泽东当年演讲站过的土台子已改为石板砌成的平台,上面屹立着张思德身背木材的高大石雕全身像,雕像两面镌刻有《为人民服务》全文和描绘张思德光辉一生的巨幅石雕。
  时光渐逝,历史却愈加凝重,五角星的光辉始终让人们铭记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正在走访贫困户,有事请拨打1890911××××。”在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办公室门上贴着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旁边还有几行小字,其中一条写道:2020年6月29日14时40分,去政府送报表。这是他留在新寨子村最后的话语。2020年6月30日在驻村工作中,孙小京不幸去世。直至生命的最后,他还一心牵挂着新寨子村,牵挂着这里的父老乡亲。
  驻村以来,孙小京以新寨子村为家,一心为群众办实事——累计硬化生产路7600平方米,村庄巷道6300平方米,修建路旁护坡420平方米,村庄巷道全部实现硬化,通村主干道实现绿化;安装村委会广场健身器材13件,恢复水稻355亩,发展中蜂养殖12户440箱……在他的带领下,新寨子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
  聚焦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砥砺干部作风,狠抓扶贫实效。延安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因村选派1807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198个市级单位、2.69万名市县乡干部联户扶贫,组建1499个驻村工作队。干部苦帮,群众苦干,成了延安脱贫攻坚战场最感人的画面。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的果农迎来了大丰收,凭借着先进的果树管理方式和多年的果品口碑,村上的苹果均价卖到了3.2元,成为历年来价格最高的一年。
  村民王升的果园去年收入了40万元。他说“:我们收入这么好,一个是果价行情好,更重要的是我们村书记张延刚领导得好。”
  近年来,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带领村民对果园进行果树改型、土壤改良,不断提升果品质量,2020年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
  辛苦没有白费。不仅张延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辛户村也赢得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全省党建示范村、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苹果第一村等称号。
  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走进新时代,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始终一脉相承。
  “只要你不抱怨生活,生活永远不会抛弃你。即使没有双手,容颜尽毁,我也要坚强走下去,用爱心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活出自己内心的那份精彩!”
  付凡平是宜川县云岩镇人,因一场意外火灾先后失去3位亲人,自己也因此致残。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信念,在各级残联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先后创办了云果飘香土特产专卖体验店和宜川县蒙恩农场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使自己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吸收和带动了周边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打赢脱贫攻坚战须臾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从中发现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岁月流转,精神不朽。如今,这种“东方魔力”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依旧无往不胜。
  奋斗圆梦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历史的昭示如此,今天的探索莫不如是。
  “我种了3个大棚,一年下来,收入有七八万元,觉得比揽工强多了。”走进安塞区坪桥镇马家塬村,正在大棚里忙碌的脱贫户钟巧玲停下手中的活儿高兴地说。
  马家塬村地处白于山区腹地,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无主导产业,村民多以放牧、传统农耕为生,年轻劳力大量外流,土地撂荒严重,是典型的贫困村,时至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还不足4000元。
  而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马家塬村修大棚、搞养殖、建果园,一项项特色产业蓬勃兴起。几年下来,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由零到纯收入11万元的转变。
  洛川县槐柏镇两坑村村民陶七斤,过去种小麦和烤烟,只能勉强吃饱肚子。后来,家里种了24亩苹果,去年苹果卖了54万元。
  陶七斤家敞亮的窑洞里,彩电、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院子里停着2辆轿车,他和儿子一人一辆。春节过后,他还打算去城里给儿子买套房子。
  “苹果就是我们长在地里的‘铁庄稼’。”陶七斤说。
  脱贫路上,延安走的每一步都来之不易。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种植,从规模化扩张到提质增效,从坐等客商上门到主动出击,从混级混价销售转变为分级分价销售。400万亩苹果已成为延安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产量达370万吨,产值近200亿元,全市近百万人从事苹果产业相关工作,农民经营性收入的一半都来自苹果,苹果树成为延安农民的摇钱树、幸福树。
  2021年2月13日,大年初二,屈万平的洛川苹果网上销售便恢复了正常。
  屈万平自幼便患有脆骨病,多年来经历了多次骨折,身高只有1.1米,生活一度贫困不已。2015年,随着脱贫攻坚好政策在延安落地开花,身残志坚的屈万平通过自学,摸索出网络销售苹果的致富门道。近年来,他通过网络销售洛川苹果共盈利100多万元,不仅使自己家庭实现脱贫,还带领周围人共同致富。2017年他当选洛川县残疾人协会会长。在他的帮助下,目前已有16名残疾人开设微店,人均年收入增加1.2万元。
  在新时代,来自宝塔山的精神烽火,时时刻刻地温暖、鼓舞着每一位新时代的追梦人,为脱贫攻坚战注入活力。
  出走20多年后,孙永山在52岁的年纪,又回到了天尽头。
  吃过早饭,孙永山沿着拓宽不久、还未硬化的生产路,不紧不慢地踱进了自家的花椒地。2020年4月,孙永山好好拾掇了这块闲置多年的花椒地,准备当作试验田练手艺。
  天尽头,是延长县黄河岸边最偏远的一个村庄。这个遥远的贫困村,曾像它的名字一样令人绝望。
  延长县曾是延安市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而离县城80公里、离镇政府20公里的天尽头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村里人天不亮就赶着毛驴去山下抢水,怕去晚了没水吃。那个半干涸的泉眼一天一夜只能蓄大概20桶水,刮坏瓢、累倒驴是常有的事。为了打柴,孙永山一家要渡过黄河到对岸的山西大宁县,一来一回,一整天的时间都耗在了路上……
  孙永山的前半生,都在努力走出天尽头。
  打零工、当小贩、做小生意……孙永山脑子活泛,办事靠谱,在县城站稳脚跟后,他租了房子,把妻子和孩子接了过去。2009年,父亲去世、母亲进城,除了二哥孙永明,老孙家一家老小先后走出了天尽头。
  但孙永山割舍不下那片生养他的土地。
  隔上几个月,他就要带着妻子回去收拾老窑洞。在这来来回回之间,孙永山眼里的天尽头一步步在改变:村里通电了!通村路拓宽了、硬化了!修了集雨窖、通上自来水了!村里来第一书记了!红薯有客商上门收购了!
  天尽头,脱贫了!
  不仅仅是天尽头。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革命圣地告别绝对贫困,为中国减贫事业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启新程
  告别绝对贫困,延安人在新时代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赵玉芝生活在子午岭脚下的黄陵县双龙镇杜洛尾村,2008年以前,一家人靠着做豆腐维持生计,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赵玉芝失去了左腿,也使她的豆腐坊无法继续经营,再加上她看病的高额费用,各种困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一时间,这个曾经让人羡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成了贫困户。
  近年来,通过政府扶持,帮扶干部帮助,赵玉芝带领全家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从贫困户成为现在年收入10万元,拥有豆腐作坊、猪鸭养殖等产业的小康之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延安提前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稳定增收、“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等10项长效机制。开发了“延安市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加强行业部门间数据分析比对,前移防返贫风险预警预判关口。
  在延长县罗子山镇寨石村,一对木制驮水桶,早已成了刘海波家的“古董”,放置在闲窑里,落满了灰尘。拍去驮水桶上的灰尘,刘海波笑着说,这对水桶,与他相伴了几十年。
  像刘海波一样,驮水桶上,刻满了黄河岸边许多人“吃水难”的记忆。
  老百姓的向往,就是使命和担当,就是努力的方向。不仅要吃上水,还要吃好水。
  脱贫攻坚以来,延长县在全力提升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又增加一道考题——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几年来,按照“宜池则池,宜井则井,宜窖则窖”的办法,全力推进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先后建成农村供水工程646处,其中:集中供水408处(涉及504个自然村),分散供水238处(水窖92处1275眼、水井146处4986眼),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
  2月8日一大早,宝塔区甘谷驿镇唐坪村集体红薯库(分拣中心)的院子里人头攒动,前来分红的村民们早早就来到了现场。村委会按照人人有份的原则,让301名村民拿到了2020年的产业分红。
  村民张延生家里有6口人,领到了1000余元的人口和土地分红及2万多元的工资。他高兴地说“:今天拿到钱很高兴,也非常满意。”
  地处210国道沿线的塘坪村,前几年人口外流,村子产业弱,村民收入低。为改变贫困现状,村里坚持发展红薯特色种植,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红薯种植当年就有了10万元的红利。真金白银的分红大会,不仅激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也让多年来的空壳村迈出了稳定增收的关键一步。
  塘坪村第一书记常伟说:“我们所有的贫困户都脱贫摘帽了。2021年我们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大做好红薯产业,村民们的生活水
  平也会越来越高。”
  对于延安来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需要再接再厉、接续奋斗,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南沟村是安塞区高桥镇的一个偏僻小村庄,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沟村通过“支部引领、村企共建、群众参与、合作共赢”的模式,探索推进“三变”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黄连河村地处川道,曾一度是洛川县贫困村的代名词。近年来,借着脱贫攻坚的好政策,黄连河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培育“林—菌—禽—渔—游”综合性立体循环经济,让昔日的贫困带“活”了起来,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美丽宜居新农村的华丽转身。
  延川县关庄镇甄家湾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在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团队的推动下,如今,甄家湾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前的不足3100元提高到了近2万元,村集体收入由2017年前的“零”收入增长到百万元以上。家家户户用上了卫生厕所,4G网络、WIFI信号全村覆盖,雨污分流、电缆地埋、污水处理站、智能停车场等一批惠民工程先后建成,80%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
  “满天的黄沙难得见,沟岔峁梁绿成片,青山绿水鲜花艳,高原美景似江南……”脱贫攻坚,彪炳史册!人间奇迹,感天动地!伟大的事业值得铭记,历史的时刻已然到来。摆脱贫困,已经成为写在陕北大地上的当代史。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延安人正迎着朝阳,唱着新时代的“信天游”,开始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