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脱贫攻坚有法子 助农增收有路子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野根利
     ●野根利(中)在宣讲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
  记者 刘彦 通讯员 刘颖 张志林
  “当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那一刻,作为一名脱贫攻坚的直接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曾经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化作了幸福和喜悦,自豪感和光荣感油然而生,浑身充满了干劲。”近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野根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春光明媚时,在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的农家院内,村民们团团而坐,笑语声声传来。刚刚载誉而归的安塞区化子坪镇党委书记野根利还没有回家,就第一时间深入全镇各村,为村民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早春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格外舒服。野根利走在化子坪镇的沟沟坎坎、山山峁峁间,看着成排连片、明亮耀眼的五型日光温室大棚矗立山坡,听着农家圈舍里一只只湖羊此起彼伏的叫声,心中盈实、幸福。“这一切来得不容易,不能说是千难万险,却也是千辛万苦。”野根利说,多少人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在梁峁沟谷间忘我奔波,在农家田地里细致谋划……往事历历在目。
  飞地经济——破解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老大难”
  2016年,34岁的野根利调任化子坪镇党委书记。这里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出行靠走、通讯靠吼、吃水靠驮”。全镇11个村就有6个省级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0.64%,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摆脱贫困,几辈人憧憬,多少年夙愿!不容易,却不能不干。”野根利下定决心要带着大家发展产业,他说,“全镇大多数村都找不到合适地块,有地的村却是‘空心村’。建产业陷入困境,大家都希望我能拿出好办法。”
  张岔村在全镇基础条件算好的,“支部领办、村社合一”试点就从这里开始实施。陕北的四月,春寒尚未褪去,张岔村的新建大棚点却因为资金缺口而不得不停工。“工期延误一天,将来的移栽定植、产品上市就要推迟一天,菜农的利益也会多损失一天。”
  难!野根利犯难了。
  “野书记,区上给的20万元扶贫资金我们村不要了,能不能退回去?”全区有名的产业空白村石山村因为发展产业缺人少地,村党支部书记吴伟宏找野根利申请退回区上下拨的扶贫专项资金。
  “石山村不要钱!张岔村正缺钱!”野根利陷入了沉思,“能不能让石山的钱‘飞’到张岔来?张岔产业建成后再把租赁收入作为石山的村集体经济收益?”——“飞地经济”!想到就干,马上就办。野根利立即向上争取政策,把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贫困村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在近水近路向阳的村发展棚栽业,大棚建成后再确权给各贫困村,以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
  “飞地经济”发挥不同村组优势,给有地的村子“送”来了人,给缺地的群众“送”来了地,给贫困村“挣”来了钱。2019年年底,石山等6个贫困村收到了来自确权大棚的“第一桶金”,每村年收益达10万元。而张岔村等产业村的村民也通过大棚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脱贫户高志宏就是其中一户受益户。老高当年因为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致贫,2019年村上建起大棚后,他自费1.4万元承包了两座棚。“以前常年在外打工,还挣不来钱。种上大棚后,一茬下来就挣了8万多元。”高志宏看着紫嫩油亮的茄子开心地说,“自从种上大棚,不仅轻松供娃上学,自己还买了车。我还要带动更多村民一起种大棚,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截至目前,我们镇在化子坪、张岔等村建成‘飞地’模式产业基地共3处,建成标准大棚108座,受益群众达87户。”化子坪镇党委副书记勒海雄说,“飞地”模式已被推广至安塞全区。今年,化子坪镇将在沙湾村再建一个“飞地”模式产业基地,让更多群众受益。
  以羊换羊——扶持贫困户走上湖羊养殖的“阳光大道”
  “我原来有60多只山羊,政府提出‘以羊换羊’,我就换成了湖羊。湖羊繁殖率高,经过这一年多的饲养,我家的羊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60只。”安塞区化子坪镇徐坪村湖羊养殖户鲍海南说,他中间还卖了一些,羊羔一只卖900多元,大羊、母羊一只2800~3000元,他家从前年到现在光养羊一项就收入了30多万元。
  村民徐生贵家的10只湖羊发展到了17只,徐生富家的10只湖羊变成了26只,还有几只马上就要生小羊羔……
  “一个都不能少!”每次进村入户、看点调研,野根利都为那些东躲西藏的“拦羊户”着急、想出路。“禁牧与放羊,是一场生态和生计的博弈,国家要‘被子’,‘拦羊户’要‘票子’。”野根利说,作为乡镇党委、政府,二者都得要,这个“硬骨头”必须啃。
  为此,野根利北上内蒙、南下江浙,最后相中了肉质鲜美、产羔率高、生长发育快、适合圈养的湖羊。化子坪镇率先引进湖羊养殖,并针对老百姓不愿卖山羊养湖羊、担心湖羊圈养易生病不好卖等实际,提出“以山羊换湖羊”的办法,贫困户不用额外掏钱,按比例以自家山羊置换羊场湖羊,羊场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饲料代购、羊子包销。
  “一只湖羊一年产两茬羔,每次均产2只以上,一只羊羔最低都能卖900元。每只羊的养殖成本有1600元就够了,所以一只湖羊一年最少都能挣2000元。”化子坪镇红咀村党支部书记乔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山羊换湖羊,湖羊满家园。一时间,“湖羊风”刮遍了化子坪镇,300余户群众参与到湖羊养殖中来,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山羊换湖羊的品种更迭也随之完成,困扰多年的封山禁牧难题迎刃而解。如今,湖羊养殖在陕北地区已得到全面推广,仅安塞区湖羊存栏已突破10万只,2300多户贫困户通过“以羊换羊”实现脱贫增收。
  野根利在化子坪镇创新实施“飞地经济”“以羊换羊”模式,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完成了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74户2138名贫困人口全部退出的脱贫任务,如期实现了“1510”产业发展目标(即: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户均发展1座大棚或5亩果园或10只湖羊),有效破解了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和黄土高原林牧矛盾难题,走出一条产业建设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大力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低调务实不张扬,带头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化子坪镇的干部群众,全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站在黄土高原厚实的峁梁上,野根利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