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你这个‘张思德调解室’果然名不虚传,我要给你竖大拇指。我的这个事情圆满解决了,我要赶紧买肉回家做年茶饭。”2月3日,已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二,在宝塔区枣园派出所的张思德调解室内,一场调解刚刚结束,当事人樊某拿着补偿款激动地说。
走进张思德调解室,墙上一面面锦旗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情系百姓、一心为民”“化纠纷、促和谐、全心全意为人民”……一句句质朴的话语,都是人民群众对枣园派出所的褒奖和肯定。据统计,调解室成立以来,先后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40余面。
“这起是雇用期间引发的工伤赔偿纠纷、这起是土地征迁引发的赔偿款纠纷、这件是……”翻开调解室的案件登记册,首席调解员老赵对每一起案件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对每一个当事人都能熟练叫得上名字,让在场的人由衷地感受到一位老公安、老党员身上所散发出的执着与敬业。
老赵名叫赵学慧,是一名有着近40年党龄和警龄的退休老民警,退休后,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的他来到枣园派出所当起了义务调解员,到现在已经干了两年多了。“干了一辈子公安工作,真正要离开的时候还真舍不得,能发挥一个老党员、老民警的余热,为群众解决些实际困难,也能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一举两得。”说起来枣园派出所作义务调解员的初衷,老赵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两年来,老赵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百件。谈起自己的调解“法宝”,老赵说:“做调解关键是要有爱心、耐心,让群众听得进去、静得下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同时,要把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很重要。”采访中,老赵向笔者讲述了一起非正常死亡的艰难调解。
2020年2月18日,辖区一洗浴场内发生一起工作人员突发疾病意外死亡事件,由于当时正值疫情防控期间,浴场暂停营业。“人死在你的浴场了,与你们脱离不了关系,最少赔偿60万,否则别想营业!”“自己因病而亡,凭什么要给赔偿?”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这个事情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都坚决不让步,家属扬言要将尸体拉到浴场进行闹事。”老赵介绍说,开始时双方态度十分坚决,似乎看不到调解的希望,但是他并没有灰心,自己首先不放弃,从法、理、情方面分头做思想工作,坚持以心换心,一步步感化双方,让双方冷静下来不把事情扩大。经过6次谈心之后,双方的思想才出现了转变,老赵看到了调解成功的希望。后来,该所又请来法庭的法官现场算了一笔经济、法律账,彻底扭转了双方的认识,让双方当事人都从打心里认可,最后以8.5万元达成协议。
“纠纷调解光靠爱心、耐心还不够,有的时候还要有针对性的运用一些技巧,对症下药,这样会大大提高调解的成功率。”谈起调解的经验,老赵颇有感触。2019年6月,枣园某村一村民来调解室反映,称其的1.9亩土地被高速公路征迁,但征地款却被其侄儿孙某领走,要求侄儿返还遭拒。老赵经过前期调查,查清了事情的原由,并把双方请至调解室。调解时,老赵巧打亲情牌,从法律和伦理等方面进行细致耐心的劝说,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圆满解决了这桩亲属之间的矛盾纠纷。
谈及“张思德调解室”名字的由来,老赵给出了答案。1944年9月8日,在枣园举行的张思德战士追悼会上,毛泽东第一次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演讲。从此,张思德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作为新时代的枣园人,传承和践行好“张思德精神”既是责任也是使命。通过这样一种命名,就是要提醒我们,把“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让“张思德精神”在警营代代相传。
感受到了调解室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枣园派出所在2020年底对调解室进行了全面升级。设置了学法室、谈心室、说事室、调解室,从硬件、软件上都进行了全面提升,营造了既温馨又严肃的氛围,促进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疑难复杂案件的成功调解率提升了10%。
据枣园派出所所长李军阳介绍,经过两年的工作实践和不断地学习总结,枣园派出所张思德调解室形成了“一杯热茶暖心、耐心倾听顺心、矛盾化解舒心、人民群众安心”的“四心”精神和“群众说事、警官说法、干部联动”的“两说一联”矛盾调解机制,特别是“群众说事、观剧学法、警官说法、干部联动”的矛盾调解“四步”工作法已深入警心,成为枣园派出所服务群众、打造平安辖区的一大法宝,是“枫桥经验”在圣地延安的生动实践,为平安延安建设提供了样板和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