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春节
李增春
1969年2月1日上午10点38分,知青专列从北京站开出四天后,我和北京月坛中学150名同学来到延安下坪公社插队落户。
李家砭村在蟠龙镇雷鼓川。村里乡亲闻讯,就扭起秧歌欢迎北京知青到来。那时的延安,山头没树,刮黄风时,黄尘飞舞,遮天蔽日。知青们在北京已被分配好各自落户的生产队。来到下坪,各个生产队的乡亲们牵着毛驴车前来,帮我们拉行李,把我们迎进窑洞。
我们初到陕北农村,感到一切都是新鲜的。住窑洞,吃土豆,喝泉水,驴拉人推碾小米,石磨磨小麦、磨玉米面。夜晚来临,点上煤油灯照明;清晨起床,每人鼻孔一片黑。我们挑起木桶,从沟底把泉水挑到窑洞。刚开始,一担水挑回来,就只剩半桶水。渐渐地,我们知青练就了一副铁肩膀,能一口气把一担水挑到山顶的田地里。当年延安农村没电,知青与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做准备。年前,家家打扫卫生,换去旧窗纸,贴上新窗花。户户开始做年茶饭,杀猪、磨豆浆做豆腐、炸油糕、蒸花馍、做米酒,小山村处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村民还自发排练秧歌。除夕那天,老支书和知青一起过年。村民邀请我们这些从北京来的知青娃娃,扭秧歌、转九曲,并为我们送来了过年的美食。
春节前后,队里总要开社员会,会议结束后,就开始杀羊,随后炖上一锅羊肉。我们知青和乡亲们一起吃着肉,谈论着来年村里准备在哪里打坝、修梯田,如何走出贫困,怎样进行流域治理等村民关心的问题。
在春节期间的集市上,我们还学到不少平日在北京学不到的知识。比如集市中,买卖双方做生意,谈论价格的时候,相互不出声,用一块布遮住双方的手来商讨商品的价格,让我们大开眼界。
五十年后知青相聚,谈起在延安插队期间的春节往事,都不由得感慨万千。因为在这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我们拥有了勤劳朴实的品质,这些都值得我们受用一生。对我而言,在延安过的春节,将永生难忘。
陕北婆姨北京娃
姜华信
1969年秋收时节的一天晌午,收工回来的我正准备回窑洞歇息,缓步爬上半坡时,忽然听到旁边有人喊,但不知在喊着什么。
在信息科技极不发达的山村,老乡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隔着山坡或河岸互相喊话。“出工了!”队长伸长脖子一声呐喊。“开革命委员会喽!”贫协主席一声吼叫。喊声拖着很长的尾音,在四面环山的旷野里传得很远,人人闻知。
来农村几个月了,听到上面的呐喊声,心想是不是拦牛拦羊的或是炭窑发生了什么事了,或者娃娃们惹啥祸了。牛羊从山上跌下也是常有之事,发生这些事时,村里常会一阵躁动,此情景也是司空见惯。没有多想,还是回到窑里睡觉去了。
晌午歇罢,下午出工时,只见老乡们三五一伙儿正在议论着什么。当路过的我听见有老乡说出“小L跳河了!”这句话的时候,我紧走几步忙问:“咋了?出啥事了?”听后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
小L是我村二队的北京知青,和我班一个女生因亲戚关系一同结伴来延安插队。她个子矮小,胖胖的,性格开朗,生活俭朴,为人热情。下乡后,她和村里的婆姨女子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常听这些人夸奖:“小L真是个好女子。”
插队期间,她和一个老乡家走动挺勤。老乡家有一年轻后生小Y,两人相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事发当天,小L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一时想不开,一个人从住处出来,下了坡就往川道河边跑去。等邻居众人和几个知青反应过来去追时,她已跑出很远。眼见快要追上时,她已蹚水到了河中瀑布处。大家眼睁睁看着她从河床上一跃跳下落入水中。好在河水不深,众人七手八脚下了河,才将神情恍惚、衣服全湿的她搀扶着送回窑洞。
就这样一个突发情况,将村里老乡和北京知青背地议论的小L和小Y的男女之情公开化了。同时,也加速促成了这位北京女知青和陕北后生的一段美好姻缘。
事情发生之后,村里自然有人出面说合二人的婚事。随后,他们的婚事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也是在全村人的祝福中,二人走到了一起。
陕北后生小Y和我在一个生产队。他身材瘦高,生性朴实,干活儿勤快。我们在一起干活时,也常说笑。言谈间,我感觉得出他对婚姻生活的满足。小L也如此,总是乐呵呵的。陕北后生家中只有一个老父亲,是个石匠,家中的生活条件在村里也算不错。不用细说,小L婚后的生活可谓是幸福甜蜜。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多后,小L就生了娃娃。无论语言、装扮还是形态,已经从里到外成为一个与陕北妇女没有什么区别的“婆姨”,成为家里做饭的一把好手。做的面食比当地婆姨都好,在生产队里也是妇女和娃娃们的带头人。以后几年还当了妇女队长,入了党,并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可见她已获得村里老乡们的认可,完成了由北京女知青到陕北婆姨的转变。
1975年以后,经过几次的招工、招生,我村的知青已先后离开了农村,就只剩下小L一人带着孩子仍然在村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虽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眼看就剩下自己一人仍在队里,她的心情可想而知。好在当地政府落实北京知青政策,先是安排她在公社工作,后又给了她招工机会,把她分配到养路段做养路工,全家老小也告别了农村生活。
按说,吃上了商品粮,有了稳定的正式工作,日子过得应该比在农村要强多了。可生活稳定了没几年,她赶上了在延安各个单位工作的北京知青掀起的回京浪潮。北京知青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回到北京并找到工作。受此影响,小L也回了北京。
人是回来了,但真正在北京生存与扎根又是一回事。听说,小L一家人无法适应北京的生活,顶不住压力,他们在北京没呆多久,全家又返回延安。
前几年,小L和小Y都退休了。按说在延安生活的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当地生活。但落叶归根以及让子女当个北京人的想法又让他们重新返京。而今,他们在北京过着退休生活,儿女也成家工作了。真心祝愿他们一家人幸福平安,祝福二人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