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明在备课 记者 贺卓 通讯员 张伟莉
40多岁的李芳明,是富县聋儿语言培训中心的校长,在特教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潜心钻研、不断进取,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2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芳明接触到一些特殊儿童,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和渴望求学的目光让她很触动。她决心为这些渴望知识的残疾儿童提供学习的机会,为他们打造一个温暖的家,于是创办了富县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走进学校,记者看见李芳明正带聋儿做舌体操练习发声。她让一双双小手触摸她的喉咙感觉声带振动,用一个个夸张的口形为学生演示清晰的唇语,用一幕幕形象的情景剧演示文字含义。她说,这是她每天要做的工作,也是她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
李芳明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孩子们的爱,而且严格要求代课老师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与他们平等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叫她“李妈妈”。“20年来,先后有300余名孩子亲切地称我李妈妈,我倍感欣慰。”李芳明幸福地对记者说。
现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聋儿学会了发音说话,开始和身边的人沟通,许多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也已经在社会上有了立足之地。“赵晨阳现在在华天有限公司上班,而且是技术人员;马乐自己开了一家足疗店,他还带动其他聋哑同学就业,看到孩子们有这样的成就,我很欣慰。”李芳明甚是感慨,20年的特殊教育工作,她看到孩子们顽强学习、自食其力,回报父母、回报社会,让她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在李妈妈的帮助下,我不断地学习,才有了今天的工作。没有李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赵晨阳比画着告诉记者。
“李校长平时要求我们对孩子各方面多付出爱心,她常说特殊群体就必须要有更多的爱心与责任心,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该校老师冯霞说。
下一步,李芳明还想把这个特殊教育学校办成“一条龙”服务的学校。“0到6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让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6到15岁的孩子,对他们开展文化课学习,同时加设专业课。根据孩子的爱好,开设烹饪、手工、理发等技能课,让孩子们从这里毕业以后就能走向社会,自食其力,不成为家长和社会的负担。”她信心满满地规划着学校今后的发展。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关爱、呵护这些特殊孩子,使这些特殊的孩子能同正常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如期绽放。”李芳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