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就像一个大熔炉,在这里你能得到革命传统、延安精神的淬炼。 工作以身作则,遇事依靠群众,从来不讲困难。 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大家能团结一心,迎难而上。 领导布置工作,同志们都雷厉风行,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许多工作,领导带头参加。 4月10日是《延安日报》创刊纪念日。回首往昔,像是昨日,仍有诸多感慨。报社就像一个大熔炉,在这里你能得到革命传统、延安精神的淬炼。
1968年8月,在延安地区武斗被制止,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在西安等待三个多月后,省分配办通知我,可以报到了。于是,我于当月24日来到延安。几天后,地区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把我分配到报社。从此,我成为延安报社的一员,直至退休(1970年—1976年,在地委通讯组,但主要工作仍然是办报)。我的一生献给了延安日报。
我到报社时师锐、张鸿基是报社的领导。几天后,我发现同志们和他们打招呼都直呼其名,“师锐”“鸿基”,却没人称呼职务。时间长了,和同志们拉(方言,同“聊”)起来才知道,这已经是报社的老传统。后来到地委通讯组,前多年的报社社长任建平任组长,大家也都只叫“建平”,不称职务。一直到我退休,报社这个传统没有变。那种叫法,我感到同志间没有距离感,觉得亲切。那时候,领导布置工作,同志们都雷厉风行,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许多工作,领导带头参加。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支援农村劳动很多,领导都是和大家一起去,有工作晚上回来加班。
师锐、后来的薛向东等同志是原《群众日报》的老同志,任建平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延安的老传统、老作风。工作以身作则,遇事依靠群众,从来不讲困难。据老同志讲,过去纸张紧张,也是为了节约,有时印错一两个字,不是把印过的报纸毁掉,而是发动职工把印好的正确的字一个个粘上去。当年《群众日报》一度纸张紧缺,报社曾组织职工办过纸厂,生产马兰纸印报。从老同志的言谈中,我的一个感觉是,在他们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大家。
我忘不了在地委通讯组那六七年办《今日延安》《延安通讯》等的日子,一度只有五六个人,最多时也只有八九个人,延安报刚恢复时,也是十来个人。同志们不分你我,争着抢着干工作。采访、编稿、画板样、校对、看清样都是这几个人,几乎天天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没有一个人叫苦。
在报社,我在编辑岗位时间较长,1983年任副总编、1991年任总编。1995年又被任为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报社社长、党委书记。过去,我对印刷厂的情况只是在社委会上听到一些,当然是好话多,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组织宣布了我的新职务后,我第二天一上班,让厂长孙永军领我到厂里转一转。第一处就是纸库。一进门,我很惊讶,偌大的纸库仅有三摞纸,且都不多。一摞是当时印报的大白纸,一摞是印发票的软纸,一摞是印延长卷烟厂烟盒的纸(当时该厂已停产)。我问孙永军,这种状况怎么生产。他说,谁家印东西,要先交预付款,工厂才联系材料,有材料就干,否则只能退款。当时大白纸印的报纸,人们看不了多少稿子就烂了。我问为什么不贷款?他说,银行已不给贷款。这种状况,让我着急。
有的同志建议,找市委想办法。可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地区就已经决定,报社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收自支。何况我刚刚上任,所以要钱的事我张不开口。于是,我一面要求厂长发动职工讨论,让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一面帮助工厂出外找活路;同时,找兄弟单位借款。孙永军说,我们的彩印设备可以印啤酒厂的商标。于是,我们就一起到当时的延安啤酒厂,联系印他们的商标。有的同志说,我们的彩印设备印高档烟盒有问题,低档的没问题。于是,我又同编辑部的同志到延安卷烟厂,做工作印该厂的烟盒。
资金问题最大,我先后到邮政局、西安日报社、延安炼油厂等单位借款150多万元。印报不再用大白纸,改成了新闻纸;啤酒商标、延安卷烟厂烟盒开足马力印刷。职工讨论提出,作业本的需求量很大,可是我们印作业本的机器手工作业太慢。所以我们又设法帮助工厂买了一台小型自动印刷机。第二年后,我们又给广告部增加了任务,还降低了活动经费。情况虽有好转,但工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靠工厂自身,工资常发不开。
副厂长刘王成建议能不能联系印刷《陕西日报》,使《陕西日报》当天就能送到陕北读者手中,陕报加快了时效,我们能增加收入。有的同志说根本不可能。我觉得这是一个思路,争取不来也就花几个路费。就领他找到陕西日报社的主管副社长李立彬。李立彬是延安人,他也正在为《陕西日报》要两三天才能送到陕北、陕南找路子。所以,我们谈得很成功,当下即达成协议。一个多月后,我们和汉中日报社就分别开始在陕南、陕北印上《陕西日报》了。
一年后,汉中日报社那边不知为什么停印了。我们的也要停。听到消息,我和当时的厂长黄志强迅速赶到西安,找到李立彬。他提了几个问题,说厂里解决不了。在我保证有问题社里负责帮助解决,出问题向我追责的情况下,李立彬才答应保留了延安的印刷点。
自印上延安、榆林的《陕西日报》,印刷厂的经济状况才得以缓解。同时,我们在全社进行了节约开支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领导和各部门的电话费、编辑部用的稿纸等等,都严格控制,全社过了几年紧日子。令我欣慰的是,在全社同志齐心努力下,《延安日报》在全省的报纸新闻评奖中,在地市报中无论档次、数量一直靠前;印刷厂的印刷质量也多次受奖;报社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职工工资、医保等各项费用没有拖欠;到2001年1月我正式退二线前,我们不仅还清了全部借款以及前任的欠款,还为后任留下了200多万元。
2000年4月10日报社50周年报庆前,我找到时任主管基建的副市长霍凤梅同志,希望她能给书记、市长做工作,改善一下报社的办公条件。报庆前夕,我们请来书记和霍市长到报社视察,书记当场表态,请霍市长按相关程序研究解决。报庆过后,我们就积极工作,计委正式同意立项建设延安报社办公楼。
在报社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大家能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无论行政人员、编辑、记者,还是工厂的干部、工人,都纷纷献计献策,为解决困难用心出力。我记得当年拆房子,为了把拆下来的整块砖和半块砖拣出来,以备以后使用,我们一动员,全社职工纷纷参加义务劳动。一位同志有公务参加不了,竟让其在外单位工作的妻子替他来参加。他的妻子我们再三劝阻,她还要坚持。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真的都让我十分感动。
今天,全党正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清凉山上就有我们党的重要的新闻史。《陕西日报》的前身是《群众日报》。去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为《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了重要指示。《延安日报》的前身也是《群众日报》。我深信,总书记指示精神、延安精神在《延安日报》一定会不断发扬光大,在融媒体中心党委领导下,《延安日报》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