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司法局开展“法律进社区”律师到残疾人家里上门服务活动 ● 举办“新媒体快乐普法”竞赛 ●开展宪法宣传 ● 枣园街道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张思德调解室工作人员现场调解纠纷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始终把学习教育抓在手中,在筑牢司法行政队伍思想根基的同时,注重发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通过多方座谈、走访调研、征求意见,认真梳理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盼,创新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举措。这十项举措贴近民生民意,在普法宣传、公共法律服务、行政复议、仲裁、特殊人群管理、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业务十个方面出实招、用实功,努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整体工作全面铺开、多点开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普法宣传进基层
市委普法办、市司法局在全市开展了以法律进乡村、进社区为重点的百场“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中国共产党党史等内容,特别是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党中央关于开展政法教育整顿的部署要求、重大意义,宣传市、县(市、区)政法各部门开展教育整顿举措成效和先进典型经验,宣传政法战线涌现出的英模事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普法机构创新宣传形式,采取菜单式、讲座式、参与式、体验式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治文化阵地、“普法责任田”“农村大喇叭”等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让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现已开展“法律六进”活动63场次。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参与普法的热情,实现了法治宣传的双向互动,拓展了普法覆盖面,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全市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法治体检防风险
市司法局、市律协组织全市30家律所为延安55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通过宣讲国家政策、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审查各类合同等形式帮助企业梳理、查找经营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潜在隐患,并针对问题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预防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和优化治理结构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全市有14家律所为20家企业义务开展了法治体检,有效助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4月7日陕西嘉陵律师事务所律师在宁夏长南油气公司延安项目部招安中队开展法治体检。
法律服务一站通
市司法局主动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制定出台了《加快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所有法律服务职能,采用前台接待受理、后台延申办理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目前,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大厅10个,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司法鉴定惠群众
为回应枣园街道上砭沟村42户脱贫户、101名群众健康需求,市司法局组织协调延安瑞康司法鉴定所、延安瑞康医院组织外科专家等10人,组成健康服务组瑞康司法医学鉴定所对开展了健康体检摸底工作,拟定于4月12日为村民开展免费健康体检,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通过此项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法律援助添站点
为更好发挥法律援助扶危济困的工作职责,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延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向全市广大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开展普法宣传等工作。发生劳动争议后,可就近获得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和工伤待遇的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是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市妇联、市残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后,新添的又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竭诚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上门公证暖民心
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市公证处开通公证绿色通道,落实便民具体措施,已为行动不便的公证申请人提供上门服务3次。同时,还对涉及小额继承、现役军人、参与援鄂抗疫的医护人员、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困难群众及困难企业申请办理公证事项的进行公证法律援助服务,减免公证费用,努力践行公证为民初心使命,为广大群众提供人性化、多样化的公证法律服务。
行政复议到身边
为方便当事人参加行政复议活动,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公布了《行政复议便民听证制度》,我市的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临近当事人的地点举行听证,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视频及其他类似方式举行听证,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还可以合并举行听证,实现了行政复议“零距离”,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认真践行“复议为民”的宗旨。
仲裁服务无假日
市仲裁委员会设立了“假日仲裁庭”,专门针对当事人在工作日无法正常参加庭审活动、仲裁员因为工作原因在法定工作日无法正常参加庭审、当事人众多法定工作日无法正常参加庭审且不在本地需要异地开庭等情形,出台完善了假日服务相关制度,仲裁办工作人员实行假日轮岗服务,为当事人及时有效解决纠纷提供了极大便利。
特殊人群增技能
市司法局筹措专项资金4万余元,在市级新航驿站开设驾驶员培训班,由县(市、区)司法局在五年以内的刑满释放人员、三年以内解矫的社区矫正对象中筛选,推荐10名遵纪守法、无重新犯罪倾向且身体健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培训对象,免除培训、住宿费用,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有一技之长,尽早实现就业,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实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目前,已有4名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通过报名审核程序,即将开班培训。
人民调解亮身份
为满足全市基层8000余名人民调解员外出工作需要,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协助,方便当事人识别身份,市司法局积极着手为全市人民调解员办理“身份卡”,采集审核全市人民调解员信息,对不符合人民调解员条件和不适应工作要求及违纪违规人员及时予以清理解聘,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目前已完成第二阶段信息审核工作,预计将于5月将“身份卡”发放到位,实现全市人民调解员持卡上岗,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好更贴心的调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