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的这口缸,在我们吴起是用来盛水或腌制酸菜的,但是在1935年却是用来煮饭的……”4月10日,站在展品“红军锅”前,吴起县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白晓妮为几位四川游客讲解这口浑身布满裂痕,用胶泥和竹条加固的水缸和红军的渊源。
一口“红军锅”,带着大家穿越历史,回到了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峥嵘岁月。
10月中下旬的陕北,气温已到零下。1935年10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从定边县的白马崾崄一带到达吴起头道川的铁边城。19日晚天刚擦黑,住在距吴起镇约5公里的倒水湾村村民张宪杰,看到远处有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沿着河谷走来。
这支队伍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征得老乡同意后,红军战士就在倒水湾村驻扎了下来,在院子里起锅做饭。人多锅少,连石板都被用来擀面烙饼。张宪杰家的水缸也被“征用”,搭几块石头架到火上就成了一口锅。
那时加工的米面少,粮食只有黑豆、荞麦、糜子,都是带皮难熟的东西,烧的时候火一大,水就干了,再一加水,没想到缸随之裂开。
缸裂了,又冷又饿的战士们抓起撒在地上的粮食就吃,半点儿也舍不得浪费。等离开的时候,红军战士把裂了的缸洗干净,又拿出两块银圆给张宪杰作为赔偿。
“一口缸烂了就烂了,不值两块银圆的。”张宪杰坚决不要。按当时的物价,两块银圆可以买四个这样的水缸。
“这是纪律,你非拿不可,你不要那我们就违反纪律啦。”红军战士态度坚定。无奈,张宪杰只好把钱收了。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向节俭的张宪杰请人把裂缝的水缸箍好,用来存放粮食。
1966年吴起革命纪念馆筹建,工作人员在乡下收集革命文物时,张宪杰把这口缸捐了出来。1992年,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将这口缸认定为国家三级革命文物,它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锅”。
张宪杰的侄孙张新从小就听二爷爷讲那口“破缸”的故事。“听二爷爷说,红军不乱拿群众家里的东西。他们问爷爷,‘老乡,能不能借一下你家的水缸?’在征得同意后才借走。”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不麻烦群众,这是红军落脚吴起伊始就立下的规矩。为了不挤占群众的住房,红军部队整齐有序地露宿在院子里、大路边。“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甚至在麦地里和衣而卧,但谢老甘之如饴,“稳睡恬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红军打破了村民的一个瓷盆,赔了五角钱;受惊的马踩坏了村民的猪食槽,赔了一块银圆……感人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
“这口‘锅’是吴起县群众支持红军的有力见证,也是红军军纪严明的‘活教材’,更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我们要把这段历史讲给更多人听。”吴起革命纪念馆馆长袁苏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