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王久富:带领群众开拓致富新路
  通讯员 叶伟强
  85岁的王久富曾是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街道庙沟村党支部书记,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庙沟村退耕还林、山地苹果产业取得重要发展的关键人物。退休后,他没有停下脚步,专心学习、建言献策,仍然关心枣园各项事业的发展,经常给枣园干部群众讲授党课、传递能量,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1937年,王久富随父亲从横山县来到延安讨生活,最终在庙沟村落了脚,还当上了村干部。当时的庙沟村交通不畅、信息闭塞、自然条件落后,村民靠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穷得出了名,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拥有7500亩山地的500多口庙沟人仍然富裕不起来。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窑洞前,挖空心思地想着怎样能让庙沟人过上好日子。
   敢为人先栽苹果,退耕还林谋发展
  改革开放后一系列富民政策让王久富看到了希望。面对变化了的农村政策,身为庙沟村当家人的王久富左右盘算,庙沟人不能就这样祖祖辈辈穷下去,他独自一人背起干粮下关中、走河南、上内蒙古,走了一圈,看了一路,所见所闻让他头脑里有了新主意、新打算:“穷在山、富在山、希望也在山!”于是,一回来,他就立即召开村民大会讲外面的变化并信心十足地说:“咱庙沟要致富,大家都要‘换脑筋’,再也不能广种薄收了。”
  如何“换脑筋”,王久富有个大胆的规划。他告诉村民,从人均14亩地里留下3亩种粮食,其余的全部用来栽果树。
  “不种粮食,种树?那树能当饭吃吗?”还没等王久富说完,有群众就起哄了,就连村干部也各执一词。
  王久富见一时半会儿也说服不了大家,只好寻求新办法:他一连开了7个晚上的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讲道理、说见闻,又拿村上原有的120亩集体果园作对比——苹果每亩平均收入483元,而粮食每亩收入不到68元。他给村民打包票说,如果大家赔了,他一人包赔。经过反复讨论、论证和核算,全村群众终于统一了思想,把苹果树种了起来。
  庙沟村从种粮到栽植山地苹果的大胆尝试,不仅挑战当时沿袭数年的习惯和传统观念,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后,一场新的“苹果革命”在陕北大地席卷而来。
  与此同时,庙沟村诞生了新的决策:退耕还林,个人承包30年不变。从此,庙沟村群众种苹果的积极性更高。
  推广科学巧种地,群众吃饱有余粮
  然而,大面积退耕还林,林粮争地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王久富为此多次进城请教农业技术专业人员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在耕作制度上开始普遍推行台地垄沟、山地水平沟种植法,并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增施有机肥,旱播玉米、地膜覆盖等,这样一来,庙沟人均产粮由2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以上。
  民以食为天。庙沟的粮食够吃了,甚至盈余了,就盼着钱袋子鼓起来。他们开始精心管理苹果,苹果丰收了,奇迹出现了,1988年全村总经济收入上升到52万元,人均钱粮双过千;1989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600元。
  庙沟村富了,1989年9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来到庙沟村。他登上了山峁,踏进了村民的窑洞,品尝了庙沟的苹果。在了解了全村情况后,江泽民总书记问王久富:“到1995年人均纯收入能达到多少?”王久富胸有成竹地回答:“5000元。”江泽民总书记高兴地握着王久富的手说:“你们的路子走对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等到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目标后,我再来看你们。”
  光阴荏苒,时过留念。1995年庙沟人实现了向江泽民总书记的承诺。那年,王久富赴京出席全国劳模表彰会时,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报告了喜讯——庙沟村现在家家有电视,半数农户装上了固定电话,村小学免收学生学费,3个农村户口的小伙娶回了拿着中专文凭的城里婆姨……
  后来,王久富光荣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后又兼任枣园乡党委副书记,1996年当选枣园乡人大主席。
  典型经验起示范,带动村庄共脱贫
  过去,农村单一的粮食种植和广种薄收的传统习惯禁锢了农民的手脚。王久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带领庙沟村群众种植山地苹果,发家致富,率先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光明之路。昔日的黄山峁梁,变成今日的绿色银行,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齐丰收。
  庙沟的成功,王久富功不可没,为陕北山区脱贫致富闯出了新路子,也使处在黄土山沟的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一石激起千层浪,榜样是方向、榜样是力量,延安市多次在庙沟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周边的很多县区慕名来庙沟参观学习。他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总结庙沟村富裕经验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周边群众,先后带动了柳林、川口、河庄坪、万花等乡镇发展山地苹果,枣园张天河村和华林村学习庙沟村的苹果种植经验和管理技术也富裕了起来,真正起到了典型示范、效益引导、技术帮扶和精神鼓舞的作用。
  多年来,王久富一直恪守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和责任,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庙沟群众。他“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中,敢为人先、善于学习,带领群众寻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