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5日
赵梦桃:奉献之花永绚烂 梦桃精神代代传
记者 孙文珍 樊小帅 刘阳
  “我相信全组同志一定会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每时每刻都听党的话,把这副光荣重担挑得稳稳的,不换肩、不歇气,越挑越有劲,用最大的决心一直挑到共产主义……”
  1963年4月27日,在留下遗言不到两个月后,她英年早逝,年仅28岁。她就是“党的好女儿”赵梦桃。
  2021年5月19日下午,“晒比看·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走进咸阳”调研采访团走进赵梦桃纪念馆,实地学习赵梦桃及“赵梦桃小组”的光辉事迹,以及“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的梦桃精神。
  “1951年,年仅16岁的赵梦桃进入原西北国棉一厂,成为细纱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刚一进厂,赵梦桃就给自己定下了高标准、严要求。为了尽快掌握技术,她总是书本不离身,两只手从不闲着,只要有时间就苦练操作技术。”赵梦桃纪念馆馆长王晓荣介绍道。

  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在挡车车间,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到5分钟,她只用2分50秒,甚至连上厕所都是小跑着去。在车间里,赵梦桃不论人前人后、活松活紧,都是争分夺秒,铆劲儿拼命干。她进厂不到两年时间,就创造了千锭每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她第一个响应工厂“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很快,赵梦桃就成为厂里的技术尖子。1952年至1959年,她创造了月月完成生产计划、年年均衡生产的好成绩。
  “一人先进孤单单,众人先进推倒山”,这是赵梦桃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她也用短暂的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1956年,赵梦桃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观摩同行双手绞皮辊花表演后,当即找来两根糖葫芦杆当绞花钎反复练习。回来第一件事,顾不得回家,而是直奔车间,把这种先进技术教给工友。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不让一个姐妹掉队。”赵梦桃先后11次和别人换车,把自己好用的车让给别人,自己看管难度大的“老虎车”。她不仅自己保持先进,还帮助10多名工友成为先进生产者。
  1962年,赵梦桃又摸索创造出一套细纱值车工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并在全省推广。在西北国棉一厂工作期间,赵梦桃月月完成生产计划,连续42次被评为各级先进生产者,两次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还被选为党的八大代表。
  1963年,她创造出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使“断头”减少三分之二,粗细节坏纱比过去减少70%左右,对提高棉纱条干均匀度和棉布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就在这一年,赵梦桃因病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在短暂的人生中,赵梦桃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2009年,赵梦桃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她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梦桃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梦桃精神”依然以深远的影,在梦桃小组这个接力棒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如今,虽然生产设备更换了一轮又一轮,车间的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生产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我们对于工作的质量和要求没有变,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力争达到最优。”王晓荣说,如今,小组依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赵梦桃“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精神。
  赵梦桃纪念馆2017年5月开始筹建,7月17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是全国首个以纺织工人名字命名的纪念馆。馆内总面积500平方米,通过2.5万余文字,1500多张图片和多部历史影像资料充分展示了赵梦桃及“赵梦桃小组”的先进事迹,反映了咸阳纺织工业发展历程和纺织工业园区建设的辉煌成就。
  自开馆以来,纪念馆先后接待了中国纺联合会、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总工会、妇联、省直机关等社会团体及市民群众参观1300个团队,6.3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