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栽苗 产业兴,则百姓富。黄龙县圪台乡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村民发展高山冷凉蔬菜和中药材种植,眼下正是苗木移栽的最佳时节,圪台乡马场村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马场村依托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鼓励农民发展高原夏季蔬菜产业,成功走出一条高山冷凉蔬菜种植路子。现在村上家家有产业、人人会种菜,很多邻村的村民也纷纷利用空闲时间来种菜务工。
“我是长村村民,看到马场村这边务工机会多,我就承包了这些农活,负责人答应10个月给我3万块钱,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务工,既能照顾家人还能赚钱真不错。”圪台乡长村村民王巧玲说。
在占地面积144亩的圪台乡中药材示范园区,记者见到了园区负责人崔斌。他说:“这里有105个大棚种的是无花果,今年在种植无花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八种水果蔬菜,其中包括水果西红柿、小乳瓜和贝贝南瓜等。园区长期雇用的工人有十二三个,临时工有几十个,去年我们支付的务工费用就有七八十万元,今年还在不断增加,预计能给村民们带来10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
“路子找对了,就要大胆去做。”马场村党支部书记荆发明常常对村民这样讲。记者一路跟随荆书记来到山上,山坡林地间不少村民正在除草劳作,与以往不同的是,村民们不再种植农作物,而是中药材。“现在看到的这一片林子,就是我们马场村种的林下经济苍术,山坡上看到的每一个小坑里边都种植的是咱们的苍术苗子,有的已经长出来2厘米左右。”荆发明告诉记者。
“我们总共退耕还林的地有500亩,已经种植了100多亩林下经济作物,今年预计再多种植200亩。林下经济有什么好处?一是减少流转土地的费用,二是苍术适宜山坡地种植,三是增加了村民的务工收入,按照市场价湿苍术每公斤34元计算,能带来不错的效益。”荆发明说。
在山坡林地间种植中药材不仅扮靓了乡村环境,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良药”。苜渠村村民吕根强患有残疾,一条腿安装了假肢,但是记者见到他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眼前这个辛勤劳作的人装有假肢。村民们都说虽然吕根强身有残疾,但是他特别能吃苦,出来干活都是干大工,硬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自己光景过起来了。
“我们村现在种中药材和大田蔬菜的活儿很多,只要村上一叫我都会去,虽然我有一条腿有残疾,但是全村人都很照顾我,在这干了3个多月了,收入一万多块钱,现在对生活也越来越有信心。”吕根强说。
近年来,圪台乡在产业发展上,走内涵式可持续产业发展道路,持续发展以中药材、中蜂为主的高山冷凉蔬菜和以羊肚菌为补充的产业链条,让农副产品具有明显的特色化、生态化、高效化、品牌化。“今年我们新建生态养蜂庄园一处,新增高山冷凉蔬菜2000余亩、羊肚菌50亩,累计羊肚菌种植面积达到168亩,设施农业发展120个,鼓励群众种植连翘、黄精、苍术,还有紫苏等中药材,在原有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新增1500亩中药材,打造集示范引领、科普教育、研学培训为一体的中药材康养小镇。”圪台乡党委副书记王永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