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十三年•沿着先辈的足迹甘泉篇(下)
一批来自四川的游客在下寺湾镇义字沟村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参观 甘泉高质量发展快速推进,光伏、物流等现代产业园区助力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两位大棚种植户在棚内劳作 ▲ 远眺甘泉县道镇镇南义沟移民新居 ◀ 两位村民行走在崭新的民居前 ★红色故事
5000大洋显忠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记忆就是一剂珍贵的营养剂。
甘泉县道镇象鼻子湾村的红色展室里,一小块展板上写着这样的文字:红十五军团支援中央红军:1.每个连抽出机枪3挺、其他枪支弹药若干,送给中央红军;2.财务科在仅有的7000大洋中拿出5000大洋给中央;3.供给部调出部分被服、药品,送给中央红军;4.把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中入伍的战士全部拨给中央红军。
这段话是1935年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作出的支援中央红军的指示。连续的几个“给中央”,足见急切与赤诚。甘泉县委党校讲师郝高霞深情地讲述了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饱含着的忠诚的动人故事。
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大大加强了陕甘根据地的革命力量,为随后到达的中央红军打开了局面。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经过二万五千里跋涉,中央红军衣衫褴褛、缺吃少穿,给养一度极为困难。吴起县铁边城镇东沟台村民王满仓2005年的口述记录里写道:大冬天了,红军穿得破破烂烂,有些娃娃还光着脚,有的怀里抱着一块烂毡片,有的抱一块烂羊皮,边走边焐脚。
如何筹到粮被、服装,让战士们顺利过冬,成为一道难题。为解燃眉之急,毛泽东提笔给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写了封借款信:
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两千五百元。
早在榆林桥战役获胜当天,确悉中央红军已到达吴起,徐海东、程子华、郭洪涛等商定,由郭洪涛等带人前去迎接。徐海东接到毛泽东的信后,立即把供给部部长和财务科科长找来,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家底?
7000大洋。干什么?
当时红十五军团的生活也相当艰苦,每人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这些钱可是他们长期积攒起来的家底。
徐海东毫不犹豫地说:“中央红军刚到,困难要比我们大得多。我们要勒紧裤腰带,多为中央红军解决困难。这样吧,我们那点家底,留下2000大洋,其余的5000大洋全部送给中央。”红十五军团还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动员部队把缴获的部分武器、弹药、药品、布匹等送给中央红军,并且命令每个连挑一挺最好的机枪送给中央红军。连最精锐的骑兵团,也交给中央指挥。
徐海东言明5000大洋是送,不是借。同时复信说,红十五军团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
多年之后,谈及此事,毛泽东依然感慨万千,盛赞徐海东是“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5000大洋,足见徐海东对党的忠诚,足见红军团结友爱的弥足珍贵。”郝高霞说,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到达陕北之前,与红四方面军于四川懋功(今小金县)会师。按照中央决定的战略方针,红军主力继续北上,但张国焘却公然搞分裂,执意南下,甚至宣布另立所谓“临时中央”。
作为张国焘的老部下,徐海东是服从“老领导”的所谓“中央”,还是忠诚于真正的党中央?在当时,几乎对所有人而言这都是一个重大考验。
关键时刻,徐海东表现出了无比坚定的党性原则,作出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作出的选择。徐海东在自传《生平自述》中如是说:当时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中央。
赤诚的党性,绝对的忠诚,5000大洋的故事,穿越时空,依然如一剂珍贵的营养剂,让人沉醉。站在象鼻子湾鲜红的工农红军军旗雕塑前,正与同伴拍照留念的江苏游客张紫倩说,5000大洋的故事,是一堂让人心动的党课。
甘泉唱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千家万户把门开,
快把那亲人迎进来……
天寒地冻,中央红军到达人生地不熟的陕北,为什么很快就有了“快把亲人迎进来”的动人场景。范长江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开始,饱经战乱和兵匪苦害骚扰的陕北人民,看到了这么多不明真相的队伍时,自然是逃跑。但当头道川的农民返回村子,看到的竟然是秋毫无犯。许多身体单薄、衣不蔽体的伤病员,躺在大门口,用自己印制的“钱”祈求买口饭吃时,历来就好客、厚道、善良的陕北人民被感动了,他们认定这是一支与刘志丹率领的队伍一样的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严明的纪律,让红军成了“自己的队伍”,在群众心里扎下了根。静静流淌的洛河水,也曾见证一支人民军队的军纪严明。
“从‘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到‘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再到‘不拿群众一针一钱’,从甘泉唱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加嘹亮。”象鼻子湾“雪地讲话”旧址陈列室前,甘泉县委党校讲师郝高霞说。
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为了消除来自旧军阀的许多红军战士的坏习气,特别制定了“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夏天,毛泽东又补充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禾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又增加了两项,即“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这样产生了,斯诺在《西行漫记》里如是描述:执行得越来越成功,到今天还是红军战士的纪律,他们经常背诵。
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延利站在陈列室的展板前介绍说,1929年6月,徐向前把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训带到了鄂豫皖苏区,以此整顿部队纪律。
“1935年10月,红1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在给官兵讲解布告时想到,如果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军纪条文编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词,更便于红军官兵牢记。于是,他与任宣传科科长的刘华清商量,借用鄂豫皖苏区流行的歌曲《土地革命已经成功了》的韵律,完成了歌曲《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创作。由于歌词易记、旋律简单,这支嘹亮的军歌很快在部队中传唱开来。战士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歌唱中重温纪律要求,人民军队的好作风也随着清脆的歌声荡漾开去。”
刘华清回忆道:“当时,我在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工作,当宣传科长。程坦同志编出歌词后,我立即帮助他把歌词填入歌曲。我还刻过蜡版,印过歌片,也教部队唱过。歌词是程坦同志编成的,这是肯定无疑的。据他讲,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他又整理过歌词,重新印过。”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洁明了,每一项都从生活小事入手保护群众利益,极易入心入脑。在‘雪地讲话’时,毛泽东要求红军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遵守纪律的模范。要爱护陕北人民的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甘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白居爱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甘泉起被更加广泛地传唱,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自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军的统一纪律。它对统一全军纪律,加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铁一般的纪律,才有铁一般的队伍。新时代的干部应该继承革命先辈守纪如铁的红色基因,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走过象鼻子湾鲜红的工农红军军旗雕塑前,许多游客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百姓幸福故事
民生关怀让群众绽放笑脸
1935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迁驻甘泉县下寺湾镇义子沟村,并在这里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武装组织,开展一系列经济建设活动,设立集市、发行货币、创办畜牧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甘泉革命斗争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新文化、新思想、新生活在这里广泛传播。
八十多年过去了,当地老百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伟大的创业精神,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020年,义子沟村人均纯收入达11596元,高出了全县人均纯收入。“这些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些零花钱,我还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楼房。”拿着刚领到的工钱,甘泉县下寺湾镇贺家湾村义子沟村村民张大明笑着说。
民之所望,心之所向。进入新时代,甘泉上下凝心聚力抓实事、惠民生,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一幅充满幸福底色的安居乐业民生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户户住进放心屋
“以前想都不敢想,只花1万元就能住进城里的楼房。”道镇甄家湾村庙沟门村民小组的村民刘关亮坐在太皇山移民安置小区院子里高兴地说。
住房是民生之本。过去的庙沟门村人,祖祖辈辈住在窑洞里,遇到下暴雨,村民们就要提前挖好排水渠,夜里还要随时关注降水量,防止山洪冲毁窑洞。“以前最害怕发洪水,夜里不敢合眼,几乎人人手里都提着手电筒,一家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今,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房屋被冲毁了。”看着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楼房刘关亮感慨地说。
农村危窑危房改造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甘泉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落实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乡村治理联动联创为抓手,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建成太皇山、曲里、西门坪集中移民安置点,298户1002人搬进了新家。
村村通油路方便群众
道路通,百业兴。在推动全县发展的过程中,甘泉抢抓机遇,加快现代交通体系建设,以“实施大投入、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为主线,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攻坚克难,干出交通力度,跑出交通“加速度”,交通道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快、走得好、走得舒畅”的历史性跨越,全力构建覆盖全县城乡“便捷、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道路交通越走越宽阔。
“我在这条路上卖了20多年的豆腐,以前都是石子路和土路,路不好走,我要在豆腐上面压好多层布。现在道路不仅平整还干干净净,省油省钱,我卖豆腐既轻松钱也没少挣,挣的都是舒心钱。”在道镇兰家川路上卖豆腐的刘三笑着说。
“过去在县城打零工,自从路修好之后,我就回乡做起了养蜂人,现在土蜂蜜通过互联网都能卖到全国各地了。”圪崂村村民阎文玉说。
随着道路的修通,甘泉县石门镇产业不断实现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春夏两季,来这里观光旅游和垂钓的人越来越多。”石门镇主任科员李向东告诉记者。
要想富,先修路。该县新扩建大桥2座,将原来只有9米宽的双向两车道的曲里大桥加宽改造成现在的24米双向四车道,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公路57条达233.4公里,实现全县62个行政村通村道路全部通畅达标,农村公路的路网结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由“村村通”向“路路好”转变,真正把老百姓“走路不湿鞋,车子开进来”的梦想变成现实,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美。
甘泉县紧扣精准扶贫任务,科学编制规划、加大投入,围绕交通运输、交通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改扩建等工作,按照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的立体路网布局,统筹推动全县公路建设与优化城镇布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有机结合,全面实施通村公路完善工程,完善县城路网规划与建设,重点对砂石路、老旧路进行提质升级,全力打通公路与农户连接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户户吃上放心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甘泉县结合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提前谋划、设计、狠抓落实,不断强化水质监测,夯实管护责任。“十三五”期间,实施工程259处,共投资7594.67万元,供水消毒率达100%,实现全县安全饮水全覆盖。
“我正愁着老了后怎么吃水,现在好了,门都不用出就有水吃了。”桥镇乡刘老庄村今年78岁的村民坐在院子里的水管前激动地说。
为了方便群众饮水,该县投资3.946亿元实施府村川水库工程建设,大大解决了周边群众饮水难的问题。为更好地保护好水源,该县在府村川道镇段防洪工程总投资2537万元,新建护岸7074米。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该县对坡改梯项目总投资3750万元,实施坡改梯25073亩,治理水土流失31平方公里;新增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共计下达投资3635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500亩。
“以前种地的时候,走两圈我就要歇上一根烟的功夫,得用两天的时候才能把地给种上。现在政府坡改梯帮我把地推平,用少半天的时间就把这块地给种完了。”劳山乡林沟60岁的村民林万福边吸着烟边激动地说。
为了固定好河道两旁的堤防,保护群众饮水工程,甘泉县在城区洛河两岸生态景观带,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等耐浸耐湿植物12种,市民及赏心悦目还能吃上新鲜的野菜。此外,该县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集中连片地新建基本口粮田6000亩;启动渭河治理项目在重要河流关家沟段建设防洪工程。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甘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住房、道路、饮水……一件件民生成果,都是全县上下用踏踏实实、努力奋斗的汗水奋斗出来的。一个个数字、一项项举措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成效,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甘泉县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启甘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面对这一清晰可见、奋斗可得的美好蓝图,美水之乡甘泉必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高质量发展故事
甘泉大地上的幸福交响曲
洛河川,浪花滚,岸上红军过大营。过大营,铁流滚,洛河川里舞长龙……
这是当年中央红军到达甘泉时,当地流传的一首歌谣。从那时起,“跟定共产党,百姓露笑颜”就成了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旋律。许多年前飘荡在洛河川里的红歌,奏响的不仅是前进的号角,更是未来的幸福乐章。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秉承了先辈的精神,用勤劳的双手,正谱写着新时代的幸福篇章。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鸟鸣花香,在充满红色记忆的甘泉大地上,随处可见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甘泉这片热土上,新时代幸福篇章更加绚丽,“跟定共产党,百姓露笑颜”的欢歌更加嘹亮。
种下“致富瓜” 点亮幸福路
清晨,走进下寺湾镇闫家沟村,一排排蔬菜种植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在晨曦的晕染下格外瞩目。56岁的种植户庄成堂早早就起了,不用事先准备,穿过门就能进自家的大棚。
“我的这个棚90平方米,一年下来除去种子、肥料、膜和粪1万多元的花费,纯收入就能达到5万多元。”一提起自家的大棚黄瓜,庄成堂黝黑的皮肤立马就增添了很多幸福的褶皱,“去年我又新种植了一棚黄瓜,看着如今长势这么好,今年肯定也能有个好收入。”
16年来,庄成堂的心从忐忑不安逐渐变成踏实喜悦,这也是下寺湾人一路种植的真实写照。
没有致富产业,政府出资修建大棚;没有种植技术,专业技术员上门服务;久住的房子塌了,危房补助5万元……这些切切实实发生在庄成堂身上的事,让她家的生活从此变了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成了她的口头禅。
如今,家中的4个孩子都各自工作成家,庄成堂的又一桩心愿实现了。她一脸质朴笑着说,“像我们一样的村民们,再没有以前卖粮换白面大米的日子了。未来我就只管和老伴种好大棚,为了更加幸福的日子努力。”
据了解,甘泉县自1992年从山东寿光市引进推广日光温室种植技术以来,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已有20多年。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在西安、铜川、延安等周边市县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和营销体系,解决了蔬菜销售难的问题。2011年,延安市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甘泉县被确定为延安蔬菜的核心区,全县各级蔬菜园区达到33个。截至2020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7万亩,产量达到9.85万吨,棚均产值达到17365元,蔬菜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特色小产业 圆了大梦想
近年来,下寺湾镇张家沟村依托甘泉大峡谷、红色旅游带、休闲观光带三大核心景区建设机遇,坚持以“依托景区、服务景区、建设村组”为目标,实施“四抓四带”旅游扶贫工程,持续发展第三产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郭延凤是返乡大学生,还是村上的年轻党员,2017年率先在全村办起了农家乐,年均收入达到20万元。“以前村上的村民们主要靠种地或外出打工维持生活,村里居住的人也变少了。自从村上发展起了旅游业,村里的年轻人也开始返乡创业了。”
“我们家的民宿是去年8月份开的,到11月三个月的时间里挣了15万元。而以往,家中的生活来源就靠我丈夫一个月四五千元的收入。”张家沟村老兵窑洞民宿老板刘延玲笑着说,“经历了年初的淡季,现在每天入住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五一’的来临,旺季要开始了,我有信心我们的生意和收入肯定不会差。”
如今,全村发展农家乐22家,其中贫困户7家,共设床位300多张,年收入最高达80余万元。据悉,2019年,全村农家乐年收入达280万元,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收入稍差,但随着旅游产业的回温,2021年的发展空间增强。
为了更好服务游客,村党支部提出“环境要优良、服务要优质”的要求,并积极动员群众加大改造自家院落力度,安装了空调、WiFi设施,改善了如厕、洗漱条件,院落环境也持续美化,居住品质不断提高。
甘泉县还依托景区服务中心区位优势,在游客服务中心建起了“扶贫超市”,将全县63个村(社区)扶贫资金63万元入股超市,搭设“原味甘泉”宣传营销平台,并依托集散中心服务窗口,开发农特产品摊位12个,涉及贫困户3户,主要销售群众自产的红薯、小米、水果等农特产品,让户均增收达3万余元。
“如今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条件,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去民宿工作打扫一间房10元,帮厨洗碗两个小时50元,只要勤快,一天下来我能多收入100多元。我想着好日子还在后头,得再加把劲儿了。”村民魏清芳喜滋滋地说道。
红色记忆代代传 美好生活人人享
随着全国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各地来道镇象鼻子湾村的人逐日递增。在毛主席“雪地讲话”旧址前,树木葱茏,一行行“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格外醒目。“我爷爷说,一支身穿灰色军装的队伍来我们村驻扎,当时雪下得很大,很多战士衣衫单薄,根本挡不住寒冷,但他们一个个都很精神。”一直住在这里如今已85岁的贾生贵老人成了这段红色记忆的“活教材”。
“在我爷爷那辈,象鼻子湾村是一个条件落后无人问津的小村子,村里只有七八户人家,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好。”贾生贵老人感慨道,“现在光景可比以前好多了,农民真正享受到党的好政策了。你看现在农村有新房、有摩托、有汽车,我们村有柏油马路、自来水,家家户户吃得好、穿得暖,农民都过上了好生活。”
村里66岁的贾三恩和55岁的贾生国也有同样的感受。20年前,贾三恩种着20余亩地,家中的4个儿女全靠这点儿收入过活,为了让孩子有学上有书念,他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八九万元的借款,贾三恩硬是凭着在工地当小工的七八年时间还完。“钱还完了,心里的负担就卸下来了,现在孩子都成了自己的家,两个儿子跟着两个姐夫都学成了砖匠、木匠,都买了车,光景过得也不错。”
让贾三恩高兴的还不止这些。“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下地干活每年还有几千元的收入,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看病住院也能报销,每个月150元的养老金也能按时领上。”
种庄稼的“受苦人”能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正是过好日子的表现。贾生国告诉记者,他负责打扫“雪地讲话”旧址的日常卫生,也负责给人开门等事宜,这样他每个月能拿到1300元的工资。
日子要过好,自己也得使点儿劲。如今贾生国在自己家中养殖了11头猪,“收入还不错,今年猪娃能卖1万多元。低保和残疾补助一年也能领到8000至9000元,此前身患残疾的儿子做手术花费的14万余元,就报销了9万多元。”贾生国笑着说,“你看看,政策是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能不越过越好?”
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人们带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勤劳拼搏,正在向更加美好的日子奋进。正如象鼻子湾村不时驶过的隆隆火车,带给人们新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本版稿件由记者雷晓燕 干雄焱 李星棋 任琦 通讯员 范筱霞采写 照片由记者祁小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