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志丹广场 ● 太平山保安塔俯瞰 ● 三马路步行街一角 ● 建成的保安新村 ● 高楼林立的志丹县城 ● 城管局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检查 记者 彭琛 通讯员 杨婷婷 张佳宇
六月的志丹,漫山的野花开得正艳,站在太平山上放眼望去,周河水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穿城而过,两岸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干净整洁,车辆井然有序……这是15万红都儿女赓续初心、奋勇前行的成果。
近年来,志丹县委、县政府按照“统筹城乡、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以打造“红色文化之都、现代产业之城、宜居宜业之地”为定位,按照“南连、北延、中疏、东进”的基本思路,打造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山水中、红色在心中的大美之城。
▶ 保安新村乐事多
赵沟门村位于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金丁镇,四面环山,隐没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在这里生活的村民世代居住在窑洞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过去住在半山腰上,一遇到雨雪天气,不仅出行不便,还担心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夜里不敢睡觉是常有的事。”回忆起住在窑洞里的日子,赵沟门村村民刘志伟感慨颇深。
自“城市双修”工作启动以来,志丹县住建局大力实施旧城改造、设施配套、沟巷治理和城市景观四大工程,不断优化县城空间布局,拓展县城总体规模,完善县城综合功能,先后整合各类用地指标4000多亩,集中投向“1148”城镇体系,全面推进县城“十大片区”改造开发,在城北西沙道子村建成了保安新村移民小区。
“作为志丹县第一个开放社区,自2017年建成后,陆续有村民搬到这里,现已有1万多人在这里开始了新生活。”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保安新村建设工程作为志丹县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占地291亩,新建框剪结构楼房33栋共5664套,总建筑面积61.9万平方米,对加快统筹城乡、拉大县城框架、带动片区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2018年对刘志伟一家是难忘的,这一年他们一家人不仅住进了楼房,而且还迎来了新生命。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小孙子,刘志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现在儿子和媳妇都在城里上班,以后还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教育。”
要想在城里立得住脚,刘志伟想着附近这么多居民,如果能开个便利店,也许能贴补家用。于是在2019年,刘志伟的便利店开张了,店铺虽然不大,可是货物却应有尽有,大到家用电器,小到针线纽扣,只要居民需要的都能在店里买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开个便利店比种地强多了。”刘志伟说。过去,刘志伟在赵沟门村有20多亩地,一家四口靠着种玉米和豆类为生,现在儿子和他经营着便利店,儿媳妇安心在家带小孩,收入还翻了好几番。
在志丹县城数以万计的农民,像刘志伟一样,他们告别旧窑洞、告别穷日子,像蒲公英一样在城里安家落户。
▶ 休闲广场笑声朗
一池碧水,满园绿色。在花团锦簇的南滨公园,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玩耍,不远处的刘志丹雕塑在夏日余晖的照耀下,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
志丹县城受地理条件限制,城市呈条带状分布,南北相距18公里,城里少有大规模的休闲广场。“我们根据市民实际需求,借助洛河优势,打造了志丹广场,让住在黄土高原的市民也能看到烟柳江南的美景。”城市管理执法局党委书记薛明镇说。
志丹广场位于志丹县城南新区,是纪念和缅怀“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主题广场,也是市民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传播、综合休闲活动场所,面积38亩。
近年来,志丹县城管局在园林建设方面,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以“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县城景观为目标,将园林树木补植作为重点,科学谋划、周密部署,不断提升园林景观效果。漫步在河堤两岸,杨柳依依,清风习习,顿感清爽。
在此基础上,志丹县城管局还对滨河路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投用了4座橡胶坝,设置了水上音乐喷泉,修建了保安塔,栽种了40万株常青树,并对山、堤、桥、塔进行了亮化,打造了白天青绿环绕,晚上群星闪耀,景观引人入胜的河滨休闲公园。“现在每到周末我都会带上家人,来河滨休闲公园散步,看着这一汪清水心情得到了放松。”市民杨慧说。
城南的志丹广场在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城北的时代广场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年60岁的丁志刚已经干了13年公厕管理员工作,在他所负责的区域这几年卫生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过去公卫生环境差,许多市民都不愿意来这里上厕所。”丁志刚说。2019年,志丹县城管局按照“三无一保一正常”的标准对公厕开展整治活动,做到无污渍、无异味、无蚊蝇,保证无障碍通道和第三卫生间完好,并做到24小时正常开放。渐渐地,公厕卫生有了改善,在城南步行街锻炼的市民也都会选择就近如厕。“我们的公厕管理员基本上都是全天候待命,发现问题随时处理,争取让市民满意。”城管局工作人员刘瑞说。
“城市管理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需要为出发点,下足绣花功夫,从一针一线缝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织出’更安全有序的城市运行,‘缝出’更温馨亮丽的城市空间。”薛明镇说。
2021年,志丹县城管局将严管理勤督查,在提升环卫水平,清扫保洁上有新突破,强秩序抓整顿,在提升城市形象、规范市容上有新进步;勤巡查重养护,在提升设施运行、便民利民上有新举措;抓安全重维稳,在提升群众满意、纠纷处置上有新成效;抓思想强意识,在提升干部素质、勤政务实上有新作为,为建设更加舒适、宜居和休闲的美丽城市而奋斗。
▶ 重点镇上产业兴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在旦八镇西区采油大队,记者见到了神采飞扬的石油工人,他们身着红色的工作服,唱着激昂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之歌,响彻采油厂上空。“作为一名基层石油工人,我们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虽然每天和枯燥的机器、数据打交道,但丝毫不敢马虎。”工作人员杨凯说。
旦八镇作为志丹县西川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延长油矿志丹采油厂的重要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以建设县域经济副中心为目标,依托石油搞服务,围绕延长油矿志丹采油厂4个采油大队和200家油气开采企业,带动了近500家个体工商户发展餐饮服务、物流运输等行业,全镇拥有中国农业银行、陕西信用联社、中国邮政储蓄三家银行,2020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亿元。
石油产业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在镇上做了多年餐饮行业的王志强一家也在时代的变革中,搭上了石油产业的“顺风车”。“过去我在农村种地,广种薄收,后来看到镇上有这么多采油厂,我就寻思着开一家饭馆。”王志强说。于是在2015年,做的一手好饭的王志强和妻子李丽的饭馆开张了。“我们经常来这里吃饭,他们夫妻二人老实和善,饭也做得好吃,特别是剁荞面是我们每次来必点的美食。”采油工人王伟说。虽然是小本生意,但是他们夫妻二人却乐在其中,王志强说:“比起过去在农村的苦日子,现在享福多了,以后我还要把店做大,让更多的人来店里品尝美食。”
在镇上有不少人靠着做餐饮鼓起了自己的腰包,而在农村的职业农民,也借助优惠政策,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旦八镇围绕4万亩基本农田,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强力推进返乡创业和乡村振兴工作。“我们通过引进陕果集团建成4000余亩的苹果基地,发展20亩以上家庭农场300多个,培育职业农民101名,逐渐形成了企业基地自建、企业+村集体+农户、企业+支部+贫困户、支部+农户、社会资本+农户、村‘两委’会代管等六种现代果业管理模式。”旦八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曹志伟说。
太平山不语自巍,周河水不言自遂。从尘土蔽日、鸟无栖树到如今山清水秀、霓虹闪烁,一座山水交融、宜业宜居、宜游宜乐的繁荣小城,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