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8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将来临。面对这场人生中的重大考验,考生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轻松备考,正常发挥乃至超水平发挥,获得一个好成绩?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心理科主任医师钟意娟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何宁,请她们从多方面给考生和家长一些科学的建议。
考生:保持生活状态正常
学生要注意备考正常化,包括心理状态与身体状态的正常化。钟意娟认为,高考备战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较为紧绷的状态,睡得不太好、食欲不太好,一想起考试就会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调整一下就好了,并不会对身体状态产生太大影响。
学生的生活规律、饮食起居应该正常化。家长不要过度去给孩子补充营养,平时吃什么,高考那几天就正常吃。
考试时遇到紧张情绪,考生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调节,想象自己处于空旷大自然中,让全身都沉到凳子上,然后注意力集中进行深呼吸。
何宁建议,考生在考前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把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并按原有作息时间正常作息。有些考生为了延长学习时间会缩短睡眠时长,这可能会抑制思维状态,并且收效甚微。还有考生秉承“大考大玩,小考小玩”的观点,在考前“大休”一周,停止复习来专门调整心态,这也会打乱自身的生物钟,并且容易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现象,同样不利于备考。
考前的备考心态十分重要,考生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自信心。没有人高考复习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全面,考生将老师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以及自己薄弱点掌握好就足够了,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备考已经很充分了,相信自己能够考好。二是优化情绪。考生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感到紧张和焦虑时,可以通过听轻音乐、户外散步、与家人或同学聊天等方式解压。三是积极自我暗示。考生可以给自己心理暗示,高考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只要把学过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好,就一定能拿到一个好的成绩。
家长:别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家长在考生备考、考试的过程中,要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何宁建议,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积极备考,把高考看作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但不要让孩子觉得人生只有高考一条路,他们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家长不要因为过度关注考生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越是临近高考,心态调节就越重要。一味苦读往往会使大脑过度疲劳而自我抑制,对学习和考试不利。
钟意娟提出,家长的生活应该正常化,表现不能过激,不要突然对孩子表达过度的关心。
家长要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应多关注与高考相关的细节,给考生提供建议,比如考试当天应该穿什么衣服。此外,家长还要提醒考生带齐各种证件、考试用具,早起出门,按时到达考场等。
社会:不营造紧张氛围
社会各界应全力支持高考学子,不要刻意营造紧张氛围。“考生本身学业压力非常大,高考时绷得很紧,过多的提醒,会加重考生乃至家长的焦虑。”钟意娟说。
高考期间,大家应注意不在考场周围大声喧哗,避免干扰考生答题;应尽量选择绿色出行,为高考学子让出绿色通道;娱乐场所应调整营业时间,减少噪音,避免影响到周边考生。这些文明行为,都是普通人可以为高考考生做到的事。
社会各界努力做好高考保障,考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一定要学会及时求助。何宁教授特别提醒,在前往考点途中,一旦遇到交通意外,考生可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或向路面执勤交警求助。考生临考前丢失身份证,应立即到就近的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
考生的焦虑,根本上来源于对高考的认知、对于考试的态度。高考是一生中的大事,但绝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正确认识到这点,轻松备考,考生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正常发挥出来。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