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县直罗烈士陵园 ●纪念馆内的直罗镇战役参战领袖及将帅照片 ● 讲解员向采访组讲述直罗镇战役 ●擦拭墓碑 ● 清扫烈士陵园 ●院内依次排列的新旧3座房 ●直罗镇战役示意图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英雄的足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延安13年·沿着先辈的足迹”融媒体采访组一行来到富县,感受那段峥嵘的历史。
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也见证了高质量发展的“富县速度”。如今,富县围绕工业转型、果畜增效、旅游兴业、改革驱动、脱贫攻坚战略为指引方向,跑出了令人惊喜的发展速度,也展现出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富县力量”的活力与韧性。
红色故事
直罗镇战役: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是1935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一场重大战役。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与先期到达陕北的红十五军团在甘泉下寺湾会师,恢复组成了红一方面军。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红军战士们和当地群众一起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
直罗镇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红军发展积蓄了新的战斗力量,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从而使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此役也是国民党东北军与红军的最后一次较量,使张学良彻底认识到红军的战斗能力和红军抗日的坚定决心,进一步促使东北军将士从消极“剿共”到停止内战,再到联合红军一致抗日的转变,促成了次年“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国民党企图东西对进,围歼我军于葫芦河、洛河之间地区。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红军战士们和当地群众一起,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红军发展积蓄了新的战斗力量,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从而使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
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蒋介石闻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并与陕北红军会师非常惊恐,急调东北军沿葫芦河和洛河进行追剿,形成东西对进,南攻北堵夹击之势,妄图把立足未稳的中央红军消灭在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的地区。为了打破“围剿”,毛泽东将伏击地点选在葫芦河川直罗镇。
1935年11月18日,毛泽东亲赴张村驿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做战前动员与部署。毛泽东在部署直罗镇战役时明确提出要打歼灭战,在总攻发起前又亲自给彭德怀打电话说:“一定要打歼灭战!要的是歼灭战!”
11月20日下午,国民党东北军师长牛元峰率先头部队109师,在六架飞机的掩护下,从黑水寺沿葫芦河到达直罗镇,进入红军预设的“口袋阵”。
11月21日拂晓,红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发起总攻,南北两路红军如同猛虎下山,将109师紧紧夹在两山之间的川道里,犹如关门打狗。中午12时,109师的两个团和其直属队大部被歼,师长牛元峰率残部500余人退入镇东南的土寨子,固守待援。
11月22日、23日红军集中精力打击从甘肃、富县前来增援的敌人,斩断敌救援之路,使其不能前来救援被困之敌。在打援的过程中在黑水寺歼敌106师一个团。
11月24日凌晨,牛元峰在待援无望、饥渴难忍的情况下逃出了土寨子,在红军追击的过程中约上午9时许被击毙,整个直罗战役结束,共计3天时间。
讲解员王钰媛告诉记者,直罗镇战役由3个前线指挥所构成战役的指挥系统,红一方面军总指挥所(又称毛主席指挥所),设立在直罗镇东边山上的“吴家塔”高地。红一军团指挥所(又称林彪指挥所),设在直罗镇北“大峁”的高地。红十五军团指挥所(又称徐海东指挥所),设在直罗镇南的旗杆山上。3个指挥所呈三角之势,可以相互呼应,协同指挥,体现出毛泽东同志对此役的重视程度和高超的指挥才能。
直罗镇战役打死打伤1000余人,俘敌5300多人,缴获军用物资甚多,大大改善了红军的装备。击毙敌109师师长牛元峰,全歼109师和106师一个团,无一人逃脱,实现了毛泽东反复强调要打歼灭战的目的。
一次伟大的“奠基礼”
1935年11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东村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庆祝会议。他在总结直罗镇战役取得胜利时归结出四条原因:1.两个军团的会合与团结。2.战略与战役枢纽的抓住。3.战斗准备的充分。4.群众与我们一致。
据当时不完全统计,仅在直罗镇战役期间,鄜县苏区的鄜县县委和中宜县委各为红军筹集运送粮食600多石。参加加工粮食的当地群众300多人。组建了10支担架队,500多副担架,有担架队员1550多人。参与直罗战役累计人数达3.7万人次,战役结束后有1780人参加了红军。
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高荣辉向记者介绍,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里说,“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高荣辉说,直罗镇战役对中国革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首先,它是关乎中央红军前途命运的一场战役。直罗镇战役集合了当时共产党的众多精英参战,共和国的五位元帅(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六位大将(徐海东、罗瑞卿、张云逸、黄克诚、陈赓、萧劲光),上将、中将、少将共计80位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其中有16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拿出了共产党当时的全部家底(当时红军约14000多人)。真可谓是将帅齐上阵,军民齐用命,这在我军的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其次,这场战役加速了国民党营垒的分化,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发动“围剿”的三个月中,东北军三战三败,深刻认识到共产党是消灭不了的,“剿共”不是出路,为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直罗镇战役胜利以后,党中央多次派人秘密做张学良的统战工作,为延安的建立和发展,打好了基础。
最后,它是稳固西北根据地的一场战役。直罗镇战役结束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才腾出手来解决“肃反”问题。通过解决“肃反”问题,使陕北红军和中央红军出现了空前的团结,西北革命根据地得到稳固。
一个红色的传承地
虽然夏季已经来临,但富县的天气并没有往年那么炎热,沿着直罗烈士陵园的台阶,记者来到了直罗镇战役的烈士墓区,325名有名烈士和630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一阵微风吹来,松柏沙沙作响,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红色历史。
在烈士陵园,记者遇到了前来参观学习的延能化员工,一名员工告诉记者:“直罗镇战役烈士的事迹让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烈士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前仆后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应该继承烈士遗志,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直罗烈士陵园是陕西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入选民政部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已成为红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地和活动场所。
烈士陵园内的纪念馆布展以陕北革命历史为背景,以直罗镇战役为主线,以参加直罗镇战役的英雄、牺牲的革命英烈为重点,通过历史图片、场景再现、实物陈列、声光影像等形式,通过“红流万里 落脚陕北“”直罗大捷奠基西北”“立足陕北圣地延安”等三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画卷,揭示了直罗镇战役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直罗镇战役纪念馆组建了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宣讲组。他们走进基层,到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让人们更加了解那段惊心动魄的红色历史,使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记者离开直罗烈士陵园时正值日落,夕阳为烈士纪念碑勾勒出金色的轮廓,纪念碑显得更加高大、庄严、肃穆。英雄无名,浩气长存,英雄们的事迹除了永远镌刻在纪念碑上,也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中。
红色基因有传承
夫妇二人守护富县直罗烈士陵园——
“只要能干动,我们就会一直干下去”
今年的夏天似乎来得比较迟。虽然已近5月下旬,但雨后走在富县直罗烈士陵园中,仍然感到寒意阵阵。5月19日下午4时,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槐花的阵阵幽香中,一男一女两个孤独的背影,再一次扛起扫帚和锄头,拿上毛巾和水盆,慢慢向半山腰走去。
这一男一女是李富奎、张改凤夫妇。半山腰上,有他们牵挂的人和事。这里长眠着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中共中央委员、红一军团四团代政治委员黄甦、红二团团长李英华以及其他600多名无名烈士,以及其他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富县籍有名烈士325名。
李富奎、张改凤正是这座陵园的守陵人。雨后的陵园,需要尽快擦掉碑上的泥土,扫去枯树枝、落叶,这样才能让已故英雄有一个整洁干净的憩息之地。守护英雄,清扫墓地,是他们十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继承父业看管陵园
李富奎拿起扫帚,慢慢地清扫着落叶。张改凤则拿起毛巾,轻轻地擦拭着墓碑。这样默契地配合清扫陵园,夫妇俩已经坚持了近20年。1987年,张改凤刚嫁到李富奎家时,李富奎的父亲李相元已经70多岁,那时他正在看守这座陵园。
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李相元参加革命,全国胜利解放后,他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在鄜县黑水寺区政府、县医院、县财政局工作。上世纪60年代,国家号召公职人员回乡支援家乡建设,李相元积极响应报名离职,回到了家乡务农。李相元不仅责任心强,还是老革命,1982年,他被县民政局邀请来做陵园管护人。
李相元在陵园工作时,张改凤每天都要到陵园给公爹送饭,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勤恳和不舍得浪费国家一度电、一滴水的生活态度给张改凤留下深刻印象。张改凤说,陵园内外的杂草、砖块、石头,公爹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
当时陵园里只有小土房子,门窗用报纸糊,冬天冷得不行,但李相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一天不落地住在陵园。晚上去探望李相元的时候,李富奎夫妇总是发现,父亲的房间里总是黑乎乎的。他们明白,是父亲舍不得开灯。在陵园里,李相元种下了很多树和花草,天旱的时候,他还不舍得让儿子李富奎用自来水去浇灌。“没水树活不成了……”总要几番劝说,李相元才同意用水。
后来,李相元年纪越来越大,张改凤和丈夫便开始上手帮忙管理陵园。2005年,李相元下半身瘫痪实在无法继续工作,张改凤受民政局委托,成了这座陵园新的守护人。
李相元在世时,一直牵挂着这座陵园,常常会要求儿子儿媳推着轮椅把他带到这里来看看。“孩子,咱们管陵园可不是为了挣钱,一定要把英雄们守护好,他们可是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人……”李相元曾不止一次嘱咐张改凤。
“擦墓碑时我常忍不住流泪”
16年来,李富奎、张改凤接过父亲手里的担子,也住到了陵园。看到无数游客怀着敬意祭奠英雄,张改凤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管护工作中,也渐渐体会到公爹当时的想法。
“擦墓碑的时候,我会忍不住流泪。”张改凤说,“这些英雄牺牲的时候都非常年轻,很多只有十几岁、20多岁。我为他们早早逝去惋惜,更因为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这份担当而感动。”
2017年9月1日,直罗烈士陵园管理所成立,张改凤主要负责安保、登记、卫生、除草、防火等工作。到了春夏之交,从上午9点起就陆续有游客进入陵园,张改凤就开始忙前忙后,做着登记、烧水、清理垃圾等工作。直到晚上7点多,最后一批游客走出陵园,张改凤才会走出陵园外出办事。
张改凤没有细数过一天会从山上山下跑多少次,她总是做到让陵园里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每棵树木都完完整整,每块墓碑都要擦得明亮耀眼。“最累的时候是在清明,游客来得多,随时要保持卫生整洁特别不容易。”张改凤说。
张改凤和李富奎的心愿
“在陵园工作,收入咋样?”看到忙碌的张改凤,一些热心的游客会问。只有熟悉她的亲友才知道,张改凤只是临时工,她是从400元的月工资干起的,直到现在才慢慢涨到了2500元。
“这点工资到哪里都能挣到,要不换个工作吧?”也有人劝说张改凤辞职另谋出路。
张改凤说:“在陵园工作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里就是家。在家里,你是不能说累或者是挣得少就离开。我们会牢记父亲的嘱托,好好管护好陵园。”
“住在陵园陪伴这些英雄,我早就把这里当成家了。”李富奎说道。虽然他在2019年才正式到陵园工作,但管护陵园的工作,他一直都在做。他还记得,上初中时,父亲总会要求他来帮忙干活。“现在孩子在家时,我也会把孩子叫到陵园,擦墓碑、栽树苗、打扫,这些活儿都干……”李富奎充满感慨地说道,“父亲教育孩子要敬仰英雄的言传身教,大约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李富奎小的时候,父亲常常会带着他在烈士墓周边植树。2013年,烈士墓从山下迁到山腰上时,墓前的320多棵云杉正是李富奎栽下的。“当时栽下的小苗只有30厘米高。”李富奎回忆说,经过多年的照顾打理,云杉普遍长到了2米高,最高的已经有3米。每当累了、困了,看着这些欣欣向荣的小树苗,他的心底又有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从山脚下通往山腰的路只有石梯,铺石梯用的石块、山腰上的墓碑、地上铺的石块,也是李富奎和四五个工人花了两年时间一起从山下院子背上来的。除此之外,还有水泥、沙子、铺路石子等,一共从山下跑了多少趟、背了多少块,他自己也数不清。
“平常管护是累,但对我来说,看管陵园就是自家的事,我们肯定要一直做下去。”李富奎说。
张改凤也说:“只要还能干动一天,我们就会在这儿,一直干下去。”
百姓幸福故事
一院新旧3座房 见证幸福变迁史
房子安放着家,也安放着一家人的幸福梦想。
“我们家的变化是地下到天上了。”富县直罗镇胡家坡村村民管生荣说道。土窑洞、瓦房、平房,走进管生荣家,院子里3座建于不同时代的房子依次排开,见证着一家人的幸福变迁史。
管生荣家院子靠后的地方,是挖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两孔土窑洞。经历了60多年的风吹雨打,一孔窑洞已经破败到没有窑面,而另一孔由石块和泥土混合垒成的窑面也早已坑坑洼洼,生出了不少缝隙。
土窑洞看起来又小又破,但承载起了当时正当青壮年的管生荣和妻子徐改花的幸福生活梦。打从记事起,管生荣就住在土窑洞里。他和徐改花正是在这两孔土窑洞里结婚的,他们在这里幸福生活,生儿育女,生活了10多年。
“娃娃大了,就要盖新房了。”1987年,夫妇俩经过努力,在土窑洞的前方,盖起了5间瓦房。“我们在瓦房住了20多年。一直到前几年,瓦房开始漏雨,到了下雨天,砖瓦房外面下大雨,房内下小雨,房子潮湿阴冷。”徐改花说道。“村干部来了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劝说我们搬迁。”
搬迁,搬到哪里去?一家人没有能力再盖新房。2015年,管生荣夫妇俩已年近古稀,各种疾病也跟着来了。管生荣患有脑梗,徐改花患有糖尿病,儿媳妇残疾,同时孙子还要上学,儿子养家的压力很大。而原本光景不好的两个女儿,也为此要常常贴补娘家。
“日子怎么过下去呢?”当管生荣正为生活发愁时,他家被纳入贫困户,全家有了低保。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在村里当上了保洁员,儿子被安排在富县采油厂打工,儿媳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贴。2016年,政府补助9万元,自己花费7万多元,管生荣和儿子一家修建了4间平房,一家人当年就住上了新房。
“现在下雨天我们睡得很踏实,再也不用担心房子里进水了。”徐改花笑着说道。
“医保和医疗救助过后,一年医药费感觉能花得起了。”管生荣说,现在家里的1.2亩平地改种成了直罗贡米,5.2亩地种植玉米,一年下来光种地就能赚到近万元。儿子在外打工,视力残疾的儿媳照看老人和庄稼,一家人的日子在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下,渐渐好了起来,并且越过越红火。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新房内亮堂整洁,新茶几、新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站在院内,管生荣和徐改花看着自家的3座房子,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本版稿件由记者干雄焱 郑鹏叶四青 通讯员夏蓓蓓吴龙迪孙姣张伟莉采写照片由记者祁小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