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5日
老张家的最后一把锄头“退休”了
陕西日报记者 张权伟
  正是农忙时节,洛川县石头镇吴家庄村村民张红斌家的最后一把锄头却“光荣退休”了。望着这把陪伴自己17年的锄头,张红斌还是有一些不舍:“真不敢相信,农民有一天下地干活竟然用不到锄头了。”
  5月27日,在家中工具棚里整理农具的张红斌发现,收拾来收拾去,竟然一时不知道把锄头放在哪里好,毕竟上次用锄头还是两年前。长时间放置的结果是锄头上已经有了生锈的迹象,之前专门磨锄头的磨刀石也光泽不再。
  思前想后,张红斌最终决定将锄头挂在工具棚角落的墙上——那是一个需要稍微费点力才能挂到的位置,意味着这把锄头以后很少会再拿下来用了。在这把锄头旁边,还有另外两把更显老旧的锄头。
  “这两把锄头挂在这儿有些年头了!”张红斌指了指最左边的锄头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家很贫困,在党的领导下才有了自己家的土地。这把锄头就是20世纪50年代生产队分发给我爷爷干活用的。”
  由于年代久远,张红斌爷爷用过的锄头锄柄部分已经开裂,锄刃全部被铁锈包裹。据张红斌回忆,爷爷那时候干农活是典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人一把锄头,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虽然辛苦,但好歹让一大家子人吃上了饭。
  爷爷的锄头旁边挂着的就是张红斌父亲用过的那把。相比于第一把,第二把锄头虽然也有些锈迹,但在重量上明显轻了不少,锄刃也较为锋利。
  20世纪80年代,吴家庄村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1982年,在政策激励下,张红斌的父亲找村上铁匠打造了一把更为轻便好用的锄头,并花钱购置了耕牛、骡子,协助自己下地干活。“从那时起,我们家开始有了余粮,身上有了余钱。”张红斌说。
  2000年,25岁的张红斌服役期满。本想外出闯荡的他由于父母和妻子先后生病的缘故,最终选择留在家乡,接手了父亲留给他的“原始资本”:10亩收益不高的粮食地和15亩苹果地。
  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2004年,国家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惠农政策。
  得知这一天大的好政策,张红斌高兴坏了。他卖掉了家中的最后一头耕牛,抛下了父亲的那把老锄头,花15元在集镇上买了一把工厂生产的专业锄头。这是他家的第三把锄头,也是最后一把。
  “工厂生产的锄头就是和人工打造的不一样,刚买回来时锄刃部分锃亮锃亮的,锋利无比,锄柄也是机器加工的,上手干活很是省力。”张红斌自豪地介绍。
  挖穴、除草、碎土、耕种……在张红斌将家中25亩土地全部改种优质苹果的过程中,第三把锄头也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整日与张红斌形影不离,成为老张家农业增收致富的“大功臣”。
  转折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张红斌卖苹果挣了20万元,决定添置一个新农具——旋耕机。这台机械不仅干起活来省时省力,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对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更为有益。从那时开始,锄头逐渐“退居幕后”。
  事实上,旋耕机也并非张红斌购置的第一个现代化农具,在此之前他还购置了打草机、打药机、农用小三轮等农具。“买这些农具之前,村干部曾组织我们去杨凌参加农高会。展会上先进的农用机械和接地气的宣讲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农民一定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张红斌说。
  得知购置农用机械还能享受国家专项补贴后,张红斌毫不犹豫地在村里率先走上农业机械化之路,逐年购置起适合自家苹果园的农用机械。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机械管理果园,他还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专业培训,并于今年1月拿到了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证。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张红斌家锄头的“退休”,折射出陕西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与全国同步迈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农业种植领域几千年来依靠人力和畜力的传统耕种方式,正在被彻底改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今,在各类农用机械的辅助下,张红斌一个人就可以照看自家的25亩果园。望着陪伴了自己家三代人的三把锄头,他不禁感慨:“什么叫乡村振兴,你看看我们家的历史就知道了!爷爷干活靠人力,爸爸干活靠畜力,我干活靠机械,这变化也太大了!”
  在将第三把锄头挂到墙上之前,有邻居建议张红斌可以将锄头当作废铁卖掉,他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这些锄头还是留在家里吧。等将来儿子长大了,孙子也有了,我还想用这三把锄头告诉他们是共产党带领我们家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幸福,教育他们走得再远也不要忘掉脚下的这片黄土地。”张红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