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外景 ●大办沼气宣传画。这幅画的原画是画在延川县梁家河村沼气池旁边窑洞的侧壁上,后来由陕西省文物工作者将它连同墙皮剥下来予以保护。 ● 北京知青专列复原场景。1969年1月7日,从北京发出了开往陕西铜川的第一列北京知青专列。 ● 延安窑洞住上北京娃复原场景。乡亲们热情地把这些远离亲人的北京娃迎进家门。 ● 秋收微景观再现。当时的陕北黄土高原,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面对严酷的现实,知青们很快从豪情万丈或迷茫困惑中平静下来,上山下乡,从春种、夏锄、秋收、冬贮的农事活动中,艰苦磨炼,茁壮成长。 ● 尾厅大型弧幕 ●延河畔上女石匠雕塑。在大搞农田水利基建中,延安县河庄坪公社决定修一条引水渠,将延河水引来灌溉农田。开工后因工匠少,石料跟不上,影响工程进展,性格泼辣的北京女知青张平妮,联络了十六位女知青和村上的年轻女娃,组建了一支“铁姑娘石工队”,在老石匠的指导下,经过短短10个月的磨炼,掌钢钎,抡大锤,开山放炮,修成一条1200米长的水渠。 记者 徐睿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对于五十多年前2.8万余名来延安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来说,那段独特的历史岁月,留下了他们在陕北大地抛洒青春热血的画面,这画面如繁星闪耀在历史的时空。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8万余名北京知青和北京干部,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下,陆续到延安插队,成为继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的又一个来延群体,是又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融合,构成了延安历史的一部分。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读懂这段沉淀的历史,最好的选择便是走进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位于枣园路中段,建筑面积14324.05平方米,陈展面积6080平方米,2016年9月30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预展。博物馆通过平实质朴的设计语言、相对成熟的高科技手段、综合的陈列展示方法,生动再现当年2.8万余名北京知青同延安人民一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用青春汗水和聪明才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传播知识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历史,讴歌了他们为改变延安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前开放的陈展由序厅、尾厅及六个单元组成。
序厅以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以多种写实雕塑的艺术形式,努力还原当年来延知青生活、劳动场景,定格了那一幕幕难忘的历史瞬间,强化了“广阔天地、终身难忘”的陈展主题。第一单元:告别北京,奔赴延安;第二单元:红色沃土,艰苦磨炼;第三单元:亲切关怀,健康成长;第四单元:广阔天地、终身难忘;第五单元:魂牵梦绕、黄土情深;第六单元:知青文化,硕果累累;尾厅以“圆梦中华”为主题,大型弧幕投影出习总书记曾经插队的地方“,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仿佛又回荡在耳畔。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将这段历史浓缩,通过一幅幅记录北京知青心路历程的影像,一段段真挚感人的故事真实记录了那段激荡青春风采的难忘岁月,为传播知青文化,弘扬延安精神,在圆梦中华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发挥资政、存史、育人的作用。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凝练的文化符号,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气息,久处钢筋水泥城市间生活的当代人,不妨卸下疲惫,放下手机,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走进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让思想与视觉“邂逅”,沉浸式触摸历史,感受那一代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推动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以指导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身边形形色色的事情,向美好生活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