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打造发展新引擎 解锁幸福新密码
——安塞区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高家峁村崖尧沟湖羊养殖场
  通讯员 郝莉萍 记者 刘小艳
  机械轰鸣、吊臂起落,热火朝天、奋臂挥汗。
  不同的场景,相似的一幕。火热的六月,走进安塞区各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师傅们顶烈日斗酷暑,“踩下油门”抢干工程,为项目建设提速发力。
  今年,安塞区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力推进90个重点项目建设,在第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集中开复工的5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4.69亿元,项目涵盖能源化工、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领域。标志着安塞区2021年重点项目建设拉开序幕、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春风徐徐,夏日炎炎,工程建设的加速推进,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也开启了群众越来越好的幸福密码。
  “风光”无限好“资源”助增收
  微风拂面,心情无比喜悦。郭平定把手中的钱数了又数,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原来,他和村中的脱贫户们刚刚领到了去年下半年的扶贫收益金。“我这次领了2700元,是一个季度的,还有一个季度的下次分发。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了光伏扶贫收入,现在日子比以前好了,生活也有了盼头。”
  郭平定曾是杨园村的贫困户,村上给他分配了公益性岗位,他依靠打扫卫生等劳务输出获取工资,加上光伏发电的效益收益金,每个季度能领到2700元。 
  “我现在终于有了旱涝保收的正经收入。”提起光伏发电带来的好处,贫困户刘起社难掩笑意。他说:“只要每天出太阳,就能发电,一发电,我们就有收入。”
  “以前,村民穷,村集体也穷,有了光伏发电,村里有钱了,村民的光景也变好了。”杨园村是安塞区化子坪镇的一个山区农业村,海拔高、光照强、可利用土地多,拥有发展光伏发电的优越条件。“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无须消耗燃料,无噪声、无污染、安全可靠,还不受地域限制,能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普及应用。”提起光伏发电,杨园村村主任张四平的话语变得多了起来。
  安塞区7.65兆瓦村级光伏扶贫项目于2018年12月21日并网发电,2019年10月通过市级验收,总投资6502.5万元。目前,已兑现扶贫收益655.8万元。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将所有电量全部供给当地电网,通过售电获得发电收益,用于开展公益性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等扶贫项目。
  光伏发电站由政府出资,村里没有项目建设投入的负担,却可以借光生“金”,当地群众不仅“坐享”一笔可持续增收的资产性收入,更有精力和时间从事其他劳动和生产。
  安塞区抓牢了“光伏扶贫”这把“金钥匙”,看准了光伏发电具有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既“立竿见影”,又绿色环保的优点,把发展光伏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可持续脱贫”“质量脱贫”的亮点项目。杨园7.65兆瓦村级光伏扶贫项目为全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方式的推进,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让贫困户省心省力,坐在家里“光”挣钱,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全区共建设光伏扶贫电站64座,涉及66个村,截至2020年已完成收益分配11549158.11元。
  山羊退湖羊进生态经济双提升
  走进安塞区沿河湾镇高家峁村崖尧沟湖羊养殖场,整齐干净的标准化圈舍中,一只只毛茸茸的大肥羊或三五成群休息小憩,或排成一队吃草,或围在母羊身边咩咩直叫,一副悠闲模样。
  近年来,安塞区立足长远破解林牧矛盾,增加群众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充分利用湖羊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效益高、不上山的特性,确定“湖羊进、山羊退,深加工、促转型”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湖羊养殖,同步建设30万只肉羊精深加工厂,推动肉羊养殖转型升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切实做到“保护环境、修复生态”与“发展产业、群众增收”有机结合。2016年,安塞区被确定为“全省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湖羊育肥快、繁殖量高、肉质也特别细腻,一只湖羊一年可产2至4只羊羔,羊羔养5个月左右便可以出栏,一只肉羊可以卖到1300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观。目前,存栏湖羊2600余只(其中1200只母羊正在繁殖期),从2018年至今,累计出售羊子1万余只,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高家峁村崖尧沟湖羊养殖场负责人白成元详细介绍了养殖湖羊的收入。
  “湖羊特别好养,一天喂几次饲草和水就好了,还能腾出时间干点农活。养山羊每年每只最多收益300元。养湖羊后,每年每只羊的收入能达到千余元。”村民高明雄也十分认可湖羊养殖。
  高明雄夫妻二人都在养殖场上班,他们每天负责湖羊的饲草喂养及繁育工作,每月工资加提成可以拿到近6000元。“我觉得湖羊养殖效益非常好,现在也有了一些养殖经验,以后,我也要养湖羊,让日子越过越好。”高明雄说。
  在安塞,羊肉是大家招呼宾客亲友的主要食材,炖一锅羊肉绝对是高配招待,甚至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拎上一盒精致的地椒羊肉,也是很有牌面的一件事。
  不只是安塞本地人,来安塞的众多游客当中,吃一碗地道的“地椒羊肉”也成为他们旅行打卡的第一事。
  安塞山地资源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羊子适生区。地椒羊肉因羊子食用的地椒草融入羊骨髓而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被誉为“肉品中的人参”。地椒这种草在全国都不多见,唯在陕北延安一带遍地都是,它是天然的饲料,安塞区在王家湾、镰刀湾人工试验种植地椒并成功实施。2017年,“安塞地椒羊肉”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以鲜而不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特色品质闻名在外。羊子养殖也成为安塞农民新的致富产业。
  截至目前,安塞区存栏羊子30.2万只,其中存栏湖羊14.3万只,2020年出栏羊子18万只,羊肉产量达3600吨,羊子产值达到2.6亿元。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36万亩。西安、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哈尔滨等大中型城市也陆续建起“安塞地椒羊肉”直营窗口店,如今,特别喂养椒草的“安塞地椒羊肉”系列产品已经走出安塞,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将地椒羊肉产业做精、做强、做大,安塞区着力开展羊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羊子屠宰、加工厂、包装等项目建设。2020年,延安黑萨羊业科技集团安塞年产30万只(1万吨)羊肉精深加工项目投产运营。该生产线项目有急宰间、待宰间、屠宰间等设施,采用进口一体化屠宰分割设备,年屠宰加工能力为30万只羊子的现代化羊肉精细分割。建成投产后,羊肉产品将被精细化分割为78种产品,分级分类包装,按照等级差异化价位销售,每只羊的产值效益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幅提升,安塞全区的肉羊生产加工将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有效推动安塞乃至陕西肉羊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层次增值增效,打造脱贫致富新支柱。
  一个个项目落地见效,一项项产业转型升级,一张张笑脸灿烂绽放……当下,鼓乡安塞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