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书写延安故事新篇章
记者 班姣
  “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之所以那样战斗,是因为什么?
  他们之所以顽强得不可思议,是因为他们怀揣着怎样的希望、怎样的目标、怎样的理想?”
  ……
  对于中国,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老区,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提出这样的疑问。
  斯诺的疑问,也是历史的疑问。如今,80多年过去了,在革命圣地延安,黄土高原的山梁沟峁、流淌过岁月的旧址文物、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从未停止向历史作答。
   在前进中传承延安精神
  “抗战期间,通往延安之路荆棘密布,但这里是爱国志士心中的圣地。”宝塔山上,讲解员秦莹深情讲述。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在彼时奔赴延安的4万名青年知识分子中,有人如此写道。
  为了什么?
  为了心中的信仰。
  斗转星移,80余年过去了,延安,依旧是全国各地党员干部追求信仰的精神高地。
  4月的一个清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长征史实展览前,72岁的刘德望凝神伫立,一笔一画地在笔记本上抄写着展览词。
  “亲眼看到当年红军穿过的草鞋、用过的皮带,我更加体会到长征的不易。我要把这些资料记下来带回家去,让家人也接受教育。”专程从云南昆明赶来的他说。
  刘德望的身旁,游客人头攒动。红军长征路线图展板下、直罗镇战役图片前,许多参观者驻足凝视,仔细聆听讲解员的叙述,不时提出问题。
  如今,遍布延安全市的445处革命旧址吸引着八方来客,亦成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
  手持笔记本,身背小马扎,在窑洞内外若有所思,一路上讨论个不停……在延安各处革命旧址内,不时可见各地前来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他们接受现场体验式教学,亲身感受革命先辈创业之艰辛。

  近5年来,全国已有超过80万名党政干部在延安接受各类红色教育。延安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副科长刘晓丹说,延安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麓、南泥湾等16处革命旧址确定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设计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教学主题。
  “在吴起长征胜利纪念园重点讲述长征精神,在枣园旧址突出体现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在杨家岭旧址着重教学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南泥湾旧址讲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每年为数千名党员干部现场教学上百次的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刘延生介绍说。
  刘延生说“:看实物、听史实,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发精神共鸣。无论对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而言,红色革命遗址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课堂。”
  “抗战时期,在延安精神鼓舞下,无数有志青年来到延河边、宝塔山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描绘出了新中国锦绣河山;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人继续弘扬延安精神,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延安大学教授谭虎娃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继承与弘扬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
   用实干书写延安故事新篇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将延安描述为“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也见证了延安人民战胜贫困的决心与毅力。
  仲夏时节的洛川县,郁郁葱葱的苹果树漫山遍野。迎着上门收果子的客商,咀头村的贫困户郝秀才终于相信,这小小的果树上,真能结出脱贫的“金蛋蛋”。
  种了半辈子苹果,老郝却也穷了半辈子。洛川有种植苹果的传统,可过去因为家里穷无力管理、没文化不会管理,他眼巴巴地看着乡党们从苹果树上“摘下”小楼小车,自家的苹果却总是卖不上价钱。每当送走摇头撇嘴的果商,老郝都会点起旱烟,在果树下一坐就是一天,张望着日头升起又落下,瞪着果子长吁短叹。
  2016年,贫苦的生活终于改变。借助洛川实施的“党员+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帮扶措施,在党员带动下,他加入了当地的民丰专业合作社。专家一次次上门指导,合作社免费提供农用物资,老郝这才回过神,“原来苹果还能论个卖。”同年,3万多元稳稳地揣进腰包,他终于“挺直了腰杆”。
  “洛川是苹果优生区,过去一些贫困户守着果树受穷,主要是缺技能、少农资、管理差。我们找准问题根源,发挥党员的带动引领作用,咬定苹果产业不放松。”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说,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制定帮扶政策,洛川从延安精神中找到了答案。
  一路向北,沿着延川县文安驿镇往南,来到梁家河村。村史馆里,展板上的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记录了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
  产业变化:1974年,栽植刺槐、杨树100亩……2014年,凭借苹果产业规模及效益优势入围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交通变化:1974年以前,主干道土路,宽1米……2013年,主干道建成柏油路,宽5米,全村公路6千米,并修建排水渠;
  ……
  在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眼里,生活的变化“快得想象不到”。2017年,村民们搬进新建成的梁家河小区,开始了“居住在镇上、产业在村上”的新生活。
  “新房子真暖和!”坐在自己100平方米的三居室新居里,张卫庞笑得合不拢嘴。
  几年来,延安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回答历史的疑问。
  “为了什么?”
  “为了让全市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共产党人的这一庄严承诺终成现实。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以“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的要求,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等“八个一批”工程,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选派1784名第一书记、1546个驻村工作队、3.74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让延安故事再谱新篇。
   精神火炬闪耀新延安
  提及南泥湾,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贺海轮滔滔不绝。
  1941年,抗战时期最艰苦的岁月,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则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延安财政经济收入锐减,生存面临严重挑战。
  要么死,要么散,这两者都不愿意,那就只有一条路——撸起袖子加油干,大生产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
  1941年3月,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号召,来到南泥湾垦荒屯田。当时的南泥湾,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没有房子住,粮食不够吃,没有生产工具……除了11958人的队伍,什么都没有。
  粮食不够吃,就在饭里掺上山里的野菜、压扁的黑豆钱钱、小米米糠;没有生产工具,就派战士们四处弄回废铁,熔成铁水,自己制造。
  在这场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上至旅长、团长,下至伙夫、马夫,全部吃住在山里。领导干部都有生产任务,率先垂范,上下同心。
  部队很多战士来自南方,仅仅一年,三五九旅创造性地在陕北种出了水稻,养了猪、牛、羊、鸡、鸭,开了商店,办起合作社,建起工厂,农工商并举,多种经营,解决了部队其他生活用品的供给问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由此成为大生产运动学习的一面旗帜。
  贺海轮说:“今天回顾南泥湾,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在这个精神里面汲取营养和力量,怎么艰苦奋斗,保持住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革命时期那股子劲头,那股子干劲,那股子拼命精神,把工作做到底。”
  “当年,南泥湾见证了一场大生产。如今,南泥湾又迎来了一次大建设。”南泥湾管委会主任李鉴君说,利用自身优势,南泥湾正打造国家级5A景区,建成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发展林果、棚栽、杂粮、水产、香紫苏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地,建成旅游服务集散地。
  塬土黄、道林绿、天水蓝……在南泥湾这片热土上,“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延安的变化,让年轻一代增添了传承延安精神的责任感。
  让延安的老百姓吃上健康水,是三达膜董事长蓝伟光的心愿。
  这位厦门大学毕业的学生,受到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发出的“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影响,对延安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
  几天的参观考察中,延安高效的营商服务让蓝伟光感动不已,一个念头逐渐在他心底萌芽:到延安投资设厂。
  沟通、洽谈、合作,水到渠成。2018年9月,三达膜落户宝塔区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次年即实现营收3.62亿元,纳税超过1700万元。
  落户延安以来,三达膜已经参与8项水处理项目。“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6亿元,能为200余万老区群众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蓝伟光说。
  “我要创业。”2018年11月20日,28岁的惠凯敲开了高新区“红色筑梦”科技孵化基地负责人苏醒的办公室。
  由1人创业到成立4个人的创业团队,又发展到6人,专业背景涵盖动漫设计、市场、互联网开发。
  仅仅两年时间,惠凯的企业已吸收民间资本30万元、孵化器创投基金50万元意向投资,文创产品已全面投向市场。企业也从2楼的初创区,搬入4楼的加速区。在2020第二届延安文化传承博览会文化旅游商品大赛中,惠凯的窑洞纸模荣获铜奖。
  ……
  山河依旧,换了人间。
  告别绝对贫困后,延安聚焦绿色发展,苹果产业更新升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新经济加速崛起……一幅五彩斑斓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在山峁间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