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06日
黄陵县 力量,在党旗下凝聚
记者李星棋强国峰 通讯员王若曦杨池
    ● 驻村干部向群众讲解惠民政策
    ● 领办代办服务
    ●表彰先进鼓干劲
    ● 果园管护指导
    ●现场调处矛盾纠纷
    ● 便民服务柜
    ●党员干部义务劳动
    ● 湖羊养殖
    ●干部直播带货助农增收
  盛夏时节,在黄陵县沮水河畔、桥山之巅,微风抚过粼粼水波,古柏焕发勃勃生机,鲜红的党旗猎猎飘扬——全县440个党组织9800余名党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勇于担当作为,迸发创新活力,抓党建、强经济、聚民心,党建的力量在这里凝聚,红色的浪潮在这里涌动。
  近年来,黄陵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开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共同谱写出新时代黄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知史爱国,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路
  理想愈远大、信念愈坚定,党的事业就会愈壮大。
  6月7日,黄陵县委中心组集体到延安市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瞻仰革命旧址、聆听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
  “我们要自觉传承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理想,树牢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依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办实事、讲实效,与时俱进抓好黄陵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延安之行让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党性锻炼和作风锤炼。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欢庆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黄陵县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利用中心组学习、研讨班、读书班等形式,在各类媒体平台组织线上学习,挖掘小石崖革命旧址、刘含初故居、官庄村史馆等“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先后组织28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现场教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百年党史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不断给人以精神的滋养和奋进的力量。
  4月26日,黄陵县举行“学党史践行动志愿服务我先行”启动仪式。全县12支志愿服务队百余名党员志愿者在参加授旗仪式后激情澎湃,更加坚定了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我们将铭记志愿者精神,不忘初心、共同奋斗,用实际行动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团县委志愿者杨金豆说。
  黄陵县桥山中学志愿者王卫军表示,要把志愿者精神带到教学、工作和管理中,将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到底。
  6月1日,黄陵县田庄镇党委组织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全镇在岗工作人员身穿迷彩服,拿着铁锹、扫帚等工具,来到辖区慈乌河沿线清扫周边垃圾。
  此前,该镇政府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辖区慈乌河沿线存在大量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严重影响到村民以及水源地周边环境。镇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镇机关全体领导、机关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对辖区内慈乌河两岸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过以身示范,向当地群众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引导群众爱护环境卫生,争做文明村民。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省交通控股集团黄陵管理所党支部创新打造“体验式”党史学习模式,组织全体党员走进职工菜园,发扬老一辈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将理论学习付诸实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烈日炎炎,群情激昂。在职工菜园,党员志愿者们铆足干劲、撸起袖子,有的苗圃取苗,有的整理苗坑,有的种苗埋土,有的压苗浇水,场面温馨而快乐。党员志愿者们默契合作,用了一个多小时便完成了全部菜苗的种植,流淌的汗水中饱含着满满的获得感。党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体验机会,不仅体验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更加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
  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线上推送党史学习内容1120条,开展集中学习900余次,学习分享500余次。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黄陵县以“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开创新境界”主题竞赛为抓手,通过落实“五个一”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使党员干部对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等内容的核心要义、目标要求、实施路径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今年以来,黄陵县先后组织县级领导读书班3期,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在县委党校举办党性教育和理论知识培训7个班次,轮训党员干部2600余人。各级党组织集体学习2962次、召开学习分享会796次、专题研讨355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落实“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领办代办,把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全部工作都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黄陵县在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创新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办代办、便民服务”等各项服务机制,为群众办好事,从而让群众好办事。
  6月1日,桥山街道刘家川村村民呼万荣一大早来到村便民服务室,顺利领走了1000元的民政临时救助款。
  一周前,呼万荣的儿子被查出患有脊椎炎,由于家庭困难,他第一时间到村便民服务室提交了相关手续,请当日值班的村委会委员胡永明帮忙在桥山街道民政站申请救助金。不到一周的时间,救助金领到手,呼万荣十分感激地离开。
  一上午,陆陆续续一直有村民来到村便民服务室寻求帮助。村民呼青元想在村里的一处山上开办牛羊养殖场,要办理土地审批手续,不知该如何操作。村支部书记刘军陵现场帮忙联系桥山土地所进行咨询,得到两天后安排工作人员来现场勘查的回复后,呼青元满意而归。
  2016年,黄陵县在全县落实值班坐班、代办领办制度。刘家川村积极响应,建立了便民服务室,推行“政务代办领办、产业就业帮扶、日间照料、普惠金融、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六项便民服务,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仅去年一年,该村便民服务室为群众解决各类事项逾4000起,其中业务类代办领办事项297件。
  按照“支部搭台、党员示范、服务沉底、干群联动”的思路,黄陵县紧盯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在全县105个村级党组织推行“领办代办、便民服务”机制,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让群众的每一件大事小事、急事难事都有人管,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2020年,黄陵县“领办代办、便民服务”机制获得陕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奖成果二等奖和延安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
  在推行“领办代办、便民服务”机制过程中,该县建成县政务服务大厅、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室的三级服务体系,每年为每村列支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3万元,统一为每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配备电脑、复印机、饮水机等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让村级党组织成为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
  走进田庄镇安沟村便民服务室,只见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墙边还摆放着一排大小不等的玻璃柜,里面置有创可贴、碘酒以及扳手、管钳、冲击钻、割草机等医疗用品和常用工具。
  “柜中的物品,村民可以随用随取,登记使用后归还就行。”安沟村第一书记申志伟说。
  村民李林芝的儿女常年在外,去年寒冬腊月的一个晚上,老人家里的灯泡突然坏了,村干部接到求助电话后,二话不说从工具柜拿出一个节能灯泡就去换上了。老人感激地说:“现在家里遇上个事,村干部比咱儿女还管用。”
  县财政专项列支100余万元,为各村设立便民工具柜;组建117支便民服务小分队;在14个中心村建成“幸福互助院”,配备金融E终端和POS机;在“爱心超市”设置义务劳动、脱贫致富等11类积分项目……
  黄陵县紧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开设小柜子、小分队、小院子、小银行、小超市五大服务,把村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优势,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便民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在一件件小事中让群众感受到来自党组织的温暖。
  “头雁”领航,让村集体经济“破壳”成长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黄陵县坚持选准一个人、带好一支队、振兴一个村的原则,把农村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在田庄镇安沟村村民的眼中,村支部书记刘锋刚是村里少有的见过世面的村民之一。
  2010年以前,大学毕业的刘锋刚一直在天津的一家外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挣上了每月6000元的管理层工资。为了照顾父母,他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回到村里。2011年村里换届选举,村民们对刘锋刚的呼声很高,一致推选他担任村主任,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上任后,刘锋刚事事亲力亲为,带领村民硬化道路,改造提升村容村貌,抓住西延动车黄陵站选址安沟的机会,在动车站周边建设商铺,并成立全县首家股份经济合作,实现全村经营性资产100%量化、资源性资产100%入股、全体村民100%入社。同时,村上还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种植金银花、养殖小龙虾、栽植翡翠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既得了分红,又有了稳定收入。
  “我们村里有村支书带头,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说起村里的发展,脱贫巩固提升户程全满非常高兴。程全满由于要照顾两个孩子,家庭十分困难。村里在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的过程中,优先照顾脱贫巩固提升户,程全满也因此受益良多。如今,他身兼数职,一边承担村里的保洁任务,一边在金银花圃和果园打工,加上村集体经济分红,每年能收入3万余元。不仅如此,他家还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住进了新房,生活越过越滋润了。
  从黄帝陵景区向东,沿210国道行驶5公里左右,就是黄陵县有名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刘家川村。走进村里,道路平整,屋舍俨然,风车纸伞装饰美观,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花草丰茂,院内开阔敞亮。
  该村在村支部书记刘军陵的带领下,按照“支部引领、集体决策”的模式发展实体产业,打造集特色农家乐经营、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特色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村,建成刘家川村“一抹乡愁”民俗展馆、小吃一条街、生态采摘园等,吸引了大批县内外的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消费。
  “要感谢我们的村干部,把村里建设得越来越好,还鼓励我们开办农家乐,带我们到外地参观学习,才让我们不出家门就有稳定的收入。”村民李春梅高兴地告诉记者。李春梅经营农家乐已有13年了。其间,她用开农家乐的收入供出两个大学生,还给孩子在城里买了房,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今年“五一”假期,她家开的农家乐收入近万元,这使她对办好农家乐的信心更足了。
  为了加强对集体经济的经营与管理,刘家川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黄陵县刘家川旅游服务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村民意愿,将刘家川全组81户330人纳入集体经济受益人员名单,按照每户1股的分配方式发放集体经济分红,不断全体群众参与建设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全村有50%的村民都在经营农家乐,每户年平均收入可达10万元。
  在黄陵县,像刘锋刚、刘军陵一样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且能力较强的“头雁”村支书还有很多,他们在带领村民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做好示范,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取信于民,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向新生活迈进。
  该县桥山街道秦家塬村的村支部书记田东雲、隆坊镇鲁村的村支部书记李德全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集体事业发展的优秀村干部。他们带领村民种植苹果、樱桃、翡翠梨,发展养猪场,建设千只羊场,助推全村发展。
  “集体有产业才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作为村支书,我们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这样群众才会真心拥护、紧紧跟随,村集体经济才能快速发展,村民才能更体面地生活。”田东雲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促进全县各村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黄陵县制定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除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外,县财政列支1170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
  该县探索推行“支部+公司(合作社)”模式,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71名,培育湖羊、獭兔、翡翠梨、金银花等20余项新型种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已落实党组织书记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43名,2020年清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19个,打造年收入千万级强村1个、百万级强村2个。
  党建联盟,使基层治理走向精细化
  在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正与人民群众一道向着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未来加速迈进的同时,黄陵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力量,以“城市党建联盟”为抓手,建立“党员打卡、群众扫码”城市党建智慧社区平台,持续提升城市社会服务治理水平。
  “非常满意,本想着我的业务很复杂比较费事,但在工作人员的梳理和帮助下,很快就得到了解决。”6月1日,在黄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厅社会事务科窗口前,该县仓村社区管理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孙卫东正在办理业务。“党员示范岗”鲁亚兵在了解清楚情况后,结合相关政策,提出两种方案帮助孙卫东顺利解决了医师资格证书编码信息不符的问题。
  作为“党员示范岗”,鲁亚兵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不仅在窗口认真办理各项业务,还经常上门帮助个人、企业核查资料,尽量减少群众跑腿,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黄陵县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打造审批制度改革新样板,开设“党员示范岗”,开通延时服务、印章免费、免费邮递、红色代办等多项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大力推行网上办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初步实现了“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好事、不添堵”的改革目标。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也是基层治理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如何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更好地服务群众?黄陵县倾力打造城市党建智慧社区平台,通过“党员打卡、群众扫码”搭建城市社区治理新平台,实现社区党组织线上发布任务,驻区单位线下认领落实、服务群众,全面推动城市党建区域化互联互动、融合共享。
  “看到公共设施损坏、车辆乱停乱放这些问题,只需拿出手机拍下现场情况,通过平台上报给社区,社区便会及时‘派单’给相关单位,处理结果也能在平台上随时查看。”桥山街道梨园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党乔峰告诉记者。
  梨园社区围绕“服务新区发展、提升治理水平”的思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突出政治、服务和治理“三大功能”,用好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和城市党建智慧社区“两个平台”,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居民引导,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磁铁行动”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引导驻区单位和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城市治理,推动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各类组织的全面引领,逐步构建起“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全民参与”的共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河西社区的困难老人冯百玲没想到,她托人写下的“孙女需要一套学习文具,望好心人能帮孩子实现”的微心愿这么快就实现了。
  认领冯百玲微心愿的是县委组织部干部梁磊。他不仅给孩子送去文具,还细心地和老人拉家常、询问生活情况。
  “这些微心愿能够被认领,最值得感谢的是咱的城市党建智慧社区平台,通过平台能够帮助一些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河西社区工作人员张莉说,能够帮贫困家庭完成小小的心愿,基层工作人员也非常开心。
  如今,在黄陵县,“党员打卡、群众扫码”已成为新风尚,持续推动社会治理的重心、资源和力量向社区下沉,城市党建共驻共建新格局逐步形成,居民群众生活和谐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聚焦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黄陵县探索实施了“党员巷道长”工作机制,让原本“无职”的党员肩负起乡村治理责任,开拓了村事民议、村事民治的精细化管理“新路径”,打通了农村服务管理群众“最后一米”。
  自从当选为村里的“党员巷道长”,店头镇集贤村老党员麻兆彦每天空闲时间便走村串巷,检查督促巷道卫生,普及国家各项政策。2020年4月,在麻兆彦等“党员巷道长”的带动督促下,集贤村全面整治了门口和巷口的废弃杂物,解决了乱放乱停、乱搭乱建、乱泼乱倒的现象。
  “在‘党员巷道长’的督促下,村里的环境好了,大家住着更舒服了。”村民付玉芳说。“党员巷道长”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周边的人,现在该村村民每天都自觉打扫门前屋后的卫生,将垃圾送上环卫车,巷道环境焕然一新,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该县通过创新推行“联席会议+智慧平台”“驻区单位+治理资源”“预约代办+便民服务”,探索建立城市党建智慧社区平台,形成了线上回应、线下落实、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党建一体化运行模式,全面推动党建系统化、效能化、多元化,进一步激活城乡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释放全县发展新活力。
  胸怀人民梦想,致力人民生活,践行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黄陵县广大党员干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实践中不断践行为民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续写着新征程奋进的“非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