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的烽火岁月,是什么让一批批优秀青年奔向延安这座环境恶劣、人口3000多人的小城?答案也许就在歌曲《延安颂》里。
延安印象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国共产党人已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民抗战。延安,也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进驻,散发出卓尔不群的气质。
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妻子海伦·斯诺眼里,延安弥漫着英雄气概。1937年4月,海伦·斯诺来到延安,并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采访。离开之前,她作出判断:中国共产党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欧文·傅立叶时期的原始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所梦想的公社生活,只是以英雄气概代替了田园风味。
在诗人何其芳眼中,延安是开放的。“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召唤着“亡国”阴影下的优秀儿女。对于他们来说,代表着抗战、代表着革命、代表着光明与未来。
1937年10月,莫耶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五队”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与当时投奔延安的爱国青年以改名来表达自己对革命的追求一样,她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鲁迅小说《铸剑》中那柄锋利的宝剑“莫邪”的谐音,取名莫耶。1938年春,她进入鲁迅艺术学院第一期戏剧系学习,后转入文学系。
郑律成是一名朝鲜青年,出生于朝鲜光州的一个革命家庭,父亲和三个哥哥都先后参加了朝鲜和中国两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郑律成的女儿郑小提回忆,“他的几个哥哥很早就来到中国,参加了北伐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朝鲜已经亡国了,所以他觉得应该到中国来抗日。”同年同月,郑律成背着小提琴和曼陀铃,带着一本烫金字的《世界名曲集》,也来到了心中向往的延安。他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延安的生活艰苦但不乏激情。在延安的每一天,他们都被热火朝天的战斗热情所感染。莫耶说:“走路想跳,开口想唱。”
延安的生活塑造并改变着他们。在著作《烽火岁月》中,莫耶写道:“延安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转折点。延安犹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在西北高原上发出灿烂的光辉,照耀着整个中国。”
歌唱延安
1938年4月的一天下午,延安城里开大会,散会后,鲁艺的同学们出了北城门,爬上校舍的半山坡。莫耶和几个同学站在土坡上,望着从城里出来的一队队抗大的同学和战友,听着他们的歌声和口号,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奔腾。站在她身边的郑律成也受到了感染,对她说:“给我写个歌词吧!”
宝塔、延河、歌声、抗战……各种景象交织着在莫耶心头闪过,心中积淀已久的激情瞬间倾泄了出来,她拿出小本子,写下了这饱含激情的文字——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末了,莫耶写下了题目《歌唱延安》,交给了郑律成。郑律成把自己关在房间,两天后,完成了《歌唱延安》的谱曲。
郑律成曾这样回忆创作这支歌曲时的心境:“当时,延安还很荒凉,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生活很艰苦。但是,延安是革命圣地,是当时中国人民的灯塔和希望,人们怀着对革命的向往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又从这里把革命的火种带到四面八方。延安充满了朝气,到处都洋溢着热情和明朗的歌声。”
“我深深地爱上这个朝气蓬勃、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延安。我日夜琢磨着,想写支这样的歌,它应当是优美的、战斗的、激昂的,以它来歌颂延安。虽然我当时没有专门学过作曲,但革命的激情促使我拿起笔创作这首歌。”
时年,莫耶20岁,郑律成24岁。
唱不尽的《延安颂》
歌曲《歌唱延安》既具有抒情性,又富有战斗气息。从卓越多姿的优美旋律开始,中段转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进入结束段落以后,变化再现第一段落,使歌曲情绪达到了高潮,仿佛把人民带到了歌声四起的宝塔山下,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军的坚强意志和对延安革命圣地的热爱和崇仰。
1939年春天,《歌唱延安》亮相延安大礼堂,由郑律成和女歌唱家唐荣枚男女声合唱。演唱结束后,毛泽东主席高兴地鼓起了掌。
后来,中央宣传部的同志将歌名改为《延安颂》,征求她的意见。莫耶连声说:“题目改得好!叫《延安颂》好!”
此后,《延安颂》从延水河畔、宝塔山下传颂到抗日前线和全中国,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光辉象征。
《延安颂》不仅加深了延安军民对延安的情感,更拨动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心弦,唤起了他们对延安的向往,更多的人唱着这首歌加入了奔赴延安的洪流。据统计,1938年至1939年间,来到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大约有6万人。
它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在美国纽约,爱国华侨每次为八路军举行的募捐活动中,固定演奏曲目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和《延安颂》。
新中国成立后,《延安颂》又出现在电影《南岛风云》《峥嵘岁月》《椰林曲》《永不消逝的电波》及电视连续剧《延安颂》里。1993年6月5日,《延安颂》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定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颁发荣誉证书。
今天,延安同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前来探寻延安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革命圣地延安故事说不尽,《延安颂》也会永远被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