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拳宣誓表忠心 ● 庆祝建党百年歌咏比赛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表彰基层优秀共产党员 ●热情服务暖民心 ●党员过“政治生日” ●一心向党,筑梦前行 子长市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诞生过10位共和国的将军,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和陕西的“将军县”。
历史的年轮印证着子长的变迁与发展。多年来,这片热土在党旗的指引下,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头雁”领航、党员靠前已成热潮,“红都”大地焕发出崭新活力——瓦窑堡革命旧址、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迎来大批寻根“朝圣”者,党史学习教育“繁花锦簇”,红色精神深入人心;一群“头雁”振翅高飞,以羽翼为笔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村集体经济从“花开一枝”到“百花齐放”,引领群众奔向幸福美好生活;基层党建创新亮点满满,撬动各领域党建活力迸发、成果迭出。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子长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建功红都子长”这一主题,突出聚焦标准、重点、难点、实效“四个聚焦”,狠抓学习、夯实基础,深耕细作、精准施策,改革创新亮点纷呈,各领域党建统筹推进,为谱写新时代子长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 守好红色“根脉”,激励担当作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前我市正在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子长市依托瓦窑堡革命旧址、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一大批红色革命资源,通过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学习、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开出一路“繁花”。
“回望历史,要汲取力量,展望未来,更要激情满怀。”5月7日,子长市政府机关党委全体党员干部来到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通过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赓续红色基因,激励担当作为。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延安市党史廉政教育基地,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自今年3月以来,留下了来自省内外2万余名党员群众“寻根”的足迹,已成为子长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的热门“打卡地”。
在守好红色“根脉”的同时,子长市广大党员干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承诺办实事机制、开门办实事机制、调研办实事机制、结对办实事机制“四项机制”,推出“百名领导进基层、千件实事暖民心”、便民利民“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用一件件暖心实事践行初心使命。
188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便民服务站,10个城镇社区均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功能服务室,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代理办、上门办服务,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各窗口单位坚持开门办实事、当面解民忧,采取一站式办理、网上办理、开发“一表申请”个性化表单等便民措施,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以件件小事赢得了群众认可和点赞。各机关党组织结合群众需求,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截至目前,该市各级党组织共承诺办实事2248件,已办理917件;党员共承诺办实事14473件,已办理6243件,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成效、新变化、新气象。
近年来,子长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常态化学习机制,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充分发挥市域红色资源,建立了瓦窑堡会议旧址、谢子长革命烈士陵园2个市级初心教育基地,打造了李家岔镇东方红村红色记忆等10个专室,方便党员就近接受教育。同时,在农村推行“昼耕夜读”学习模式,在非公企业中推广“班前五分钟”学习法,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显著增强。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出现明显的积极向好变化。
2 “头雁”振翅高飞,乡村致富有道
4月9日,杨家园则镇11名新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在履职培训会上集中亮相,表初心、话发展、作承诺。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许下不辱使命的承诺,扛起不负众望的担当。
“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我的初心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居民群众搞好服务,让大伙儿的日子都过得幸福、红火。”杨家园则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合利的发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普遍认为,通过此次集中亮相承诺,明确了发展方向,坚定了发展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塑造和展示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集中亮相谈初心”是子长市精准发力、强化措施,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的有力举措之一。
子长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持续优化“头雁”队伍,坚持高线选人、“下深水”选人,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在此基础上,紧盯长远发展目标,通过全员培训提素质、现场推进促规范、集中亮相谈初心“三项措施”,做实做细换届“后半篇”文章,实现“换届不换档、发展不减速”,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累计召开会议11次,19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承诺事项990件。
在选好用好“领头雁”队伍的基础上,子长市深耕基层,全面夯实基础保障。市、镇、村三级累计捆绑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村级活动阵地7个、改造提升活动阵地14个;持续整顿后进,先后高质量完成56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由原来的10%控制到3%以下;积极开展典型培育,累计申报创建7个省级示范村和20个市级示范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指导全市188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多举措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白杨树坪村位于安定镇以西15公里处,在这里诞生了子长市第一个农村党总支——安定镇中山川联村党总支。该党总支谋划建设的一个个特色产品合作基地,一间间窑洞改造成的加工车间,一座座储藏产品的冷库,托起了白杨树坪、李家沟、石畔、魏家砭4个村村民的“致富梦”。
59岁的南国智是白杨树坪村的苹果种植大户,家里有80亩山地苹果。去年,他家苹果刚挂果就被冻了,产量不大,客商也不愿意来收。正当南国智发愁的时候,听说联村党总支在该村建的冷库开放了,他赶忙把所有苹果都存进冷库。如今,存进去的苹果已陆续卖出去5000多公斤,收入近5万元。南国智高兴地说,今年苹果长势不错,预计能挣近30万元,等果树再长上几年,收入可能会翻一番。
为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小、收入低、竞争弱等突出问题,安定镇党委、政府大胆创新,引导白杨树坪等4个村党支部,于2020年3月成立了中山川联村党总支,注册了子长市联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联村党总支+企业+经济合作联合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党总支为纽带、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载体,通过支部书记联村、委员联基地、党员联户,真正把每一户农民都“镶嵌”在农业全产业链上。建成4座50吨冷库和手工挂面、小杂粮2条生产流水线,累计销售农产品35.2万元。引进子长市窑洞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富有安定元素的农特、旅游产品包装,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创新联基地、拓销路、促乡游三项举措“带贫益贫”,建立山地苹果、中药材等8类48个合作社(大户)基地,多元化拓宽销售渠道,推进乡村旅游产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迈上小康路。
安定镇党建引领组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取得了可喜成果,成为子长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样板”“标杆”。
从“花开一枝”到“百花齐放”,子长市以安定镇为试点,按照省、市“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要求,破难题、补短板、创亮点,促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余家坪镇郝家川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探索出“支部+基地+经济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和“党员+产业户+富裕户+贫困户”帮扶模式,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场等致富产业,全村呈现“党建引领促发展、休闲农业添增收、乡村旅游齐开花”的良好态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余元。瓦窑堡街道齐家湾村立足区位优势,创新“基础工作+重点工作+责任人”党建工作责任制,以“122”工作法实现了党建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村集体带来821万元的年收益。
一个个景美、民富的村庄犹如星星之火,照亮了子长的每个角落,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3 创新激发活力,改革亮点满满
创新是动力之源。基层党组织应时刻紧盯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促进党建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
如何进一步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让党员自觉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作动力?2017年3月,子长市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中探索提出了党员“政治生日”制度。以“六个一”为主要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生日”活动,提醒党员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身份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赢得了广大党员的普遍欢迎。
5月17日,安定镇唐家川村党支部联合包扶单位安定古镇景区管理办举行“凝心聚力学党史、砥砺前行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干部们首先前往谢子长革命故居、安定新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通过观摩学习、分享交流等方式促进共同提高。随后,大家一起为石养玉、白建忠等老党员点燃生日蜡烛,并送上真诚祝福,还给老党员发放了“政治生日”纪念水杯。现场气氛融洽,欢笑中夹杂着感动,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担当在党员们心中脉脉涌动。
2019年,子长市党员“政治生日”制度荣获延安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三等奖、延安市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先进经验一等奖,2020年已在延安市全面推广。
走进袁家沟社区党总支所在办公楼,“同一座城,同一个家”的红色大字异常醒目。该社区成立以来,不断创新服务载体,邀请各类社区志愿者定期开展理发、授课等义务活动,联合驻区单位积极开展民情信息员走百家、党群连心卡连百家、普法宣传进百家、用心服务到百家“四个百家”活动,着力打造贴心、暖心、开心、舒心、安心的“五心”家园。
“社区对我们老年人可关心了,前几天还请了专家上家里来义诊,太谢谢了!”70多岁的袁家沟社区居民艾翠琴因患有慢性病每半个月都要去医院检查,而她家住在沟里,还没通上公交车,每次快到检查时间都犯愁。听说社区带了专家给免费看病,她高兴极了,连声地感谢着。
在纵深推进城市党建的过程中,子长市创新推行“同一个家”党建工作法,坚持“同一座城,同一个家”工作理念,力争实现“建设家文化、打造家品牌、共圆家国梦”总体目标,为落实“全域党建”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16日以来,齐家湾社区党员干部带领施工人员为辖区群众安装了近40盏路灯,解决了附近居民夜间出行难问题,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齐家湾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驻区单位优势,以“五个”措施为抓手,积极开展“一议三建五事”服务活动,精心搭建服务平台,打造“学吧”“画吧”“剪吧”等特色功能室,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将社区阵地打造成居民的温馨家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了齐家湾幼儿园和齐家湾中学门口乱停车、井沟渠污水排放等问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019年,“同一个家”党建工作法成功入选全国在4000多个城市基层党建案例中海选出的90个创新案例,入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安实践案例选编》,荣获2019年度陕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三等奖、延安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确定为延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典型案例。
在子长民政服务大楼,有民政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2个机关党支部,他们有着共同的活动场所——由书吧、多功能室、党员活动室共同组成的“党员共享之家”。在这里,这两个支部的党员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交流,不仅有效利用了资源,也使双方的关系更融洽、联系更紧密。
针对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无党员活动场所或党员活动场所不达标、组织活动不经常的问题,子长市按照驻地相邻、业务相近、功能完善、便于活动、多方共享的原则,创新推行“党员共享之家”,建立活动场所共用、基层党建共抓、硬件设施共享、理论业务共学、组织活动共谋“五共机制”,落实严格把关、落实责任、纳入考核“三项措施”,使组织更有力、党员更给力。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打造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党员共享之家”6处。
探索建立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创新推行城市社区“同一个家”党建工作法、打造“党员共享之家”……子长市聚焦难点,靶向发力,结合实践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创新,从而撬动全方位各领域改革发展,亮点满满、成果迭出。
4 党建全域提升,厚植发展底蕴 近年来,子长市把全域党建作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赢的有力抓手,聚焦实效、精准施策,统筹联动、分类探索,促进各类党组织全面落地开花,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我们小区容纳了3个乡镇的移民搬迁户,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管理起来难度很大。流动党支部成立以后,进行了统一管理、规划,现在环境好了,各种乱象也少了。”
“就是,那会儿最头疼的就是物业了。以前居民在公共花坛里种庄稼、往窗户外抛垃圾、部分老年人为省水费在楼下空地上厕所等乱象那是层出不穷,因为这些还引发了不少矛盾纠纷,搞得整个小区乱糟糟的。现在,你出去看看,已经基本不存在这种现象了。”
在秀延河北岸的安定镇移民搬迁新区,流动党员党支部支委委员杜生玉和李生昌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讲起了这两年里的变化。二人都是老党员,移民搬迁之前是村里的老支书,威望高、责任心强。流动党支部成立以后,二人既是支委委员,也是物业管理人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安定镇移民搬迁新区建成后,在物业未入驻、管理难推进、政府负担重的情况下,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采用“新区自治=党支部+红色物业”管理机制,通过支部管理物业工作,落实党员联系群众代办服务制度,走出一条提升移民搬迁新区自治能力的红色物业之路。创新推行“党建引领、支部管理、园区承载、多业支撑”精准扶贫模式,建立了全市第一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进行一站式办理。围绕“半小时产业圈”做文章,在山地苹果、棚栽推广、传统种养、药材种植等多个产业精准发力,引导搬迁群众参与创业。移民搬迁新区群众今年上半年人均收入5650元,其中23户搬迁群众成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就业务工得薪金、入股企社得股金”的“三金”农民,实现了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安定镇移民搬迁新区为子长市加强移民搬迁安置点党建工作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很快便在该市进行推广。目前,已在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推广应用。
2020年,子长市选派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助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质增效。
被选派到子长市足球协会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的石志荣,接到通知后即刻奔赴派驻组织与负责人见面,谈思路、话发展,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一年来,他牢记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引导、示范、联络和桥梁作用,与足球协会党支部书记及协会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全力抓好支部建设、队伍管理、服务发展、宣传引导等工作,支部战斗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第一书记的到来,可谓是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给协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使我们的党建工作有了思路、方向。”子长市足球协会党支部书记、协会副主席陈瑞高兴地说。
针对“两新”党组织党务力量薄弱的问题,子长市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企业、进社会组织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助推“两个覆盖”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推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该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5.5%和85.1%。
在子长市秀延初级中学,记者见到了该校的党员名师贾英。简单随性的衣着,优雅睿智的谈吐,令人印象深刻。在采访中,记者得知36岁的贾英在该校已从教12年,先后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贾英党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知行书社”社长等职。
作为一名教师,贾英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广博学识、专业素养,影响和教育着一届又一届学生,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延安市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作为一名党员,她不忘初心,在学校党支部的支持下先后成立“贾英语文党员名师工作室”和“知行书社”,精心策划多种形式的赛课、磨课、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和带动牛平、赵亮等部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贾英语文党员名师工作室”共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人,语文教研组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达16人。
该校积极打造“甘为圣地红烛,争做‘志行’少年”党建品牌,创新推行“一四三”党建工作法,以师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工作主线,实施党员名师工程、党员社团工程、党员服务工程“三项工程”彰显党员风采,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三爱教育”培养“志行少年”“美德少年”,实现党建与教育教学发展同步,党建文化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共赢。
秀延初级中学精心打造的“甘为圣地红烛,争做‘志行’少年”党建品牌是子长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的一颗甜美“果实”。
紧扣“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子长市先后打造了秀延初级中学、秀延小学、市幼儿园等24所党建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建立了4个党员教师名优工作室,将20名骨干教师培养成积极分子,17名党员教师培养成了教学骨干,推动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基层党建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开创了党建引领全域治理的新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互促共赢,厚植了子长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底蕴。
一往无前勇争先,砥砺奋进新征程。子长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在抢抓发展机遇中奋发作为,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破难前行,奋力开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化、宜居、幸福子长“添砖加瓦”,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接续奋斗。 本版照片由记者 邓志宏 通讯员 张亚宁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