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唱响《保卫黄河》 党群服务心连心 喜领分红款 田间地头送技术 党员直播带货助农增收 宜川县城全景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百年华诞风华正茂。7月6日,宜川县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表彰全县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坚守初心、奋勇担当。
表彰大会上,宜川县晒出了一组亮眼的数据:与2015年相比,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了6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6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29.2%和27.2%,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4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3.5万元,一、二、三产业结构由44.1:6.8:49.1调整至45:9.4:45.6……这一份实实在在的数据清单在百姓的心坎里如花般绽放,幸福的滋味越来越绵长。
何以能有如此闪亮耀眼的数据?这归功于宜川县抓党建的四大“法宝”——
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围绕“红旗如画映丹州”主题,着眼学懂弄通做实,深化政治建设;着眼忠诚干净担当,打造过硬队伍;着眼抓管理强服务,凝聚为民合力;着眼抓基层打基础,激发发展活力,为全县追赶超越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着眼学懂弄通做实,深化政治建设
5月21日一大早,宜川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全体党员踏着晨曦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先锋”现场培训活动。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行车途中,一路红歌高唱,一路激情昂扬,唤醒党员干部的红色记忆。在延安,全体党员干部身着红军服,先后来到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圣地河谷金延安文化街区、南泥湾,通过聆听讲解、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秀《延安 延安》大型实景演出等方式,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精彩党课。
此次活动增进了党员干部对党史的了解,加深了对党的感情,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初心使命,发扬革命精神,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宜川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宜川县把“学史悟思想强根铸魂奋进新时代追赶超越”主题活动作为推动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亮点特色,丰富学习载体,强化组织抓推进、强化学习提认识、强化宣讲抓深入、强化服务抓实效、强化宣传造氛围、强化机制保长效,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今年3月以来,该县组织启动了党史学习教育“黄河儿女心向党”百场红色经典电影展播、“黄河儿女心向党”游学宣讲,举行了“动员百名党员学党史,牢记百道党史知识题,讲述百个红色故事,学会百首红色歌曲”活动,精心设计了“聆听微党课,重温誓词守初心;走进博物馆,历史宜川悟思想;缅怀先烈,革命宜川学党史;打卡辛户村,现代宜川办实事;感受壶口瀑布,开放宜川开新局”五个环节,把讲党史故事、答党史知识、唱红色歌曲和“母亲,我想对您说”短视频拍摄等特色学习教育贯彻活动始终,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共订购学习书籍3000余套,组织专题培训156场次、培训4397人次,开展主题党日213次,各党委游学宣讲26次。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起点在学,重点在做。
紧盯工作重点、民生堵点、社会难点,宜川县各级党组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面对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便民、利民、为民活动,以推动发展的具体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县教科体局党委集中开展教师队伍专项整治,着力打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县就业服务中心举办“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就业创业服务专项活动,为群众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县文旅局、县文联积极举办送戏、送文艺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县城管局为城区管网“大洗澡”,解决污水管网堵塞难题;县法院为困难当事人减免诉讼费,司法局采取“一厅式”接待服务,方便群众法律咨询,组织干警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7件……一件件民生实事,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
党史学习教育是宜川县深化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宜川县着眼学懂弄通做实,灵活运用“五大载体”,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积极开展“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讲好我的扶贫故事”“领导干部上讲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不断深化政治建设。同时,创新推行“党员成长袋”“星级创评”机制,开展微党课“五进”、“身边的共产党员评选”等活动,建立小书包提示、预警和警示机制,提升党员在党意识和党性修养。
“通过‘党员成长记录袋’,党员干啥了没干啥,啥干好了啥没干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英旺乡啊道村第一书记崔振虎一边说着,一边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桃林的“党员成长记录袋”递给记者。打开详细查看,里面记录着杨桃林从2018年至今每次参加“三会一课”情况、民主评议结果、星级创评档次、承诺兑现落实、党内重大活动表现、个人问题整改等情况,及为群众办理的每一件实事好事、为村组解决的事宜等,非常齐全。
“党员成长记录袋”管理办法是该县为了实时掌握党员表现情况,在全县党员中推行的创新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党员管理精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党员成长记录袋”做法荣获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二等奖。
2016年以来,宜川县共组织学习分享会2268场次,宣讲320场次,专题培训党员干部35658人;制作“问题墙”357个、上墙问题6531个、完成整改5795个;设立党员示范岗203个,评选学用标兵124人,全县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更加坚定。
着眼忠诚干净担当,打造过硬队伍
今年52岁的张延刚在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当了32年的村支书。见到张延刚的时候是个雨天,当时他正趁着大伙儿有空把村民召集起来,心交心、问冷暖。
30多年里,他把入党宣誓作为一生的承诺,带领全村群众把产业结构从种粮调整到务果,把果业管理从粗放式转变成标准化、精细化,把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转变为合作化,把一个穷村、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书写了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初心和使命的执着,先后被授予“2018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5月,组织将他破格提拔为云岩镇副镇长,同时还兼任辛户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张延刚的破格提拔得益于该县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三项机制”改革的落地落实。
宜川县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选任标准、严格选任程序、严格监督审查、严格机制运用、严格培育培优,树立重基层、重公认、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创新建立“五考核一统筹”“六个必核”“六不上会”等机制,推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廉政谈话等制度,深化“三项机制”运用,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预审制度,大力选拔实绩看得见、工作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努力打造“敢担当、善作为”过硬队伍。2016年以来,调整乡镇(街道)干部219人次,38名优秀扶贫一线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推荐陕西省“担当作为好干部”1人,激发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热情。
5月17日至19日,宜川县举办村(社区)“两委”带头人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培训中,来自县纪委监委、县乡村振兴局、县委讲师团、县果业中心等的专家学者,围绕基层党建、作风建设、百年党史、延安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电子商务、乡村振兴、果业技术培训等内容,为大家作了专题培训,内容丰富全面,讲解深入浅出。
“这次培训十分及时、有效,让我受益匪浅。回去后我将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发展,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做一名合格的带头人。”集义镇刘湾头村党支部书记梁红文的话道出了学员们的心声。大家一致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肩头责任、正视短板不足,切实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做好落实政策、服务百姓的“先锋官”。
在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方面,宜川县探索建立了分级培训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现场培训和视频培训相结合、县级培训和乡级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先后赴陕西蒲城、礼泉、梁家河、江苏无锡等地举办专题培训班,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切实提高了干部“能干、会干、干成”的能力水平。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门路;门路多不多,关键看干部。宜川县一向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闯富路,带头引领群众致富,达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我们老两口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崔书记鼓励我们种苹果,防雹网、上肥的机器、技术培训都免费提供,还帮我争取了生态护林员的岗位,一年能挣7500多元。”70岁的英旺乡啊道村村民胡德成感激地说,他家以前光种两亩玉米,一年收入不超过三千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在第一书记崔振虎和村干部的帮助下,现在一年收入3万多元,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崔振虎是宜川县政府办的一名干部,2019年5月,被下派到啊道村这个四面环山的产业发展“难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入户走访熟悉民情、促膝长谈脱贫良策、千方百计解决难题,帮助联系大棚种植户卖菜卖果、帮助瘫痪重病户寻诊问医、帮助困难学生复习功课……日夜奋战在扶贫一线,为群众分忧,替群众解难,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啊道村涌现出了孙建旗等一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他们积极配合村级党组织的工作,利用一技之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农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有着多年大棚种植经验的党员孙建旗,在管理好自家3个大棚的同时,义务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发展种植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这是该县创新推行“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技术干部到产业村”包抓机制和党员带富机制,通过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宜川县把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大力实施“领头羊”培优和“雏雁”培育工程,稳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着力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梯次增长的村级带头人队伍。全县落实38名县级领导、64名党政部门“一把手”包抓47个贫困村和65个非贫困村,抽调1400余名干部包扶3103户贫困户,选派324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培树带富党员349名,实现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宜川县还在落实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贴政策、严管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等方面下功夫,完成乡镇基础补贴调整并全面兑现,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建立岗位薪酬动态调整机制,有效保障党员干部队伍稳定。
着眼抓管理强服务,凝聚为民合力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基层治理就和谐有序,群众获得感就愈加强烈。
宜川县始终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根“红线”、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的一把“金钥匙”,着眼抓管理强服务,凝聚为民服务合力,城乡基层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有事就找大妈!”3月5日,宜川县丹州街道凤翅山社区居民刘仁保与出租户因出租房费引发争执,李青、赵媛、何小琴等“凤翅大妈”听闻后迅速赶往现场,经过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文字协议。
类似的事在该社区有很多。凤翅山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建立居民自治新路子,培育“凤翅大妈”服务品牌,通过组织一批关心社区建设、热心公益事业、拥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居民,组建矛盾调解服务队、文明倡导服务队、文艺宣传服务队、暖心便民服务队,全面发动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如今,“凤翅大妈”志愿服务队从2019年最初的10人已发展壮大至现在的75名,共开展义务劳动50余次、政策宣传300余次、助学帮困102人、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0余件,“有事找大妈”已经成为居民的习惯。
城市基层社会组织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载体,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宜川县着力优化城市社区服务能力,建立“社区党总支—支部—网格—小区楼宇”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稳步推进社区“强基”工程,探索单位行业共驻共建工作机制,推行“社区问题反馈单+三色督办单”制度,培育出“丹州群众”“凤翅大妈”“中山小巷管家”“党湾好人”“北关老邻居”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帮助解决具体困难问题400余个,实现了“小事不出单元,难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城市社区引领基层治理的水平明显提升。
在优化城市社区服务能力的同时,该县围绕“红旗如画映丹州”主题,持续增强乡村治理效能。扎实推进组织建设标准化,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重点村“扶持行动”、示范村“培育行动”、空壳村“清零行动”“三大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行“2+X”“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等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自从我们云岩镇建起了果袋厂,在家门口就能买果袋,质量也有保证,大伙儿买着也放心。”宜川县云岩镇北海村果农王国良高兴地说。
宜川县作为我市苹果重要产区,果袋需求量大,以前果农只能通过经销商购买,果袋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云岩镇党委把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手之一,积极探索推行一个支部班子强的村、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带动1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的“2+X”模式,建成年产果袋40万箱、产值5200万元的云辛果袋厂,为全县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谈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孟长镇村党支部书记鹿巨军感慨万分:以前村子不仅仅是穷,村里还都是土路、拐巷,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宽敞明亮的村队部修起来了,路面硬化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随着羊肚菌种植、“小龙虾”养殖、光伏项目、湖羊养殖等项目落地,村集体有了收入,群众致富渠道也变多了。
交里乡孟长镇村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该村党支部依托延安市总工会等帮扶单位的优势,以发展塬地苹果、川道玉米为主,以发展羊肚菌种植、光伏项目、小龙虾养殖、湖羊养殖等特色产业为辅,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群众致富有信心、增收有渠道。
截至目前,全县创建省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1个,整乡推进2个,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47个;各级财政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资金4795万元,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到3275.5万元,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问题导向、民生为先。宜川县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抓实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载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着眼抓基层打基础,激发发展活力
4月20日至5月下旬,宜川县林业局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系统党员干部前往全县范围内600公里主干道、次干道、部分支路及重点区域,种植了波斯菊、百日草等各类花草。
而今,这些花草长势喜人,不少已经盛放,为宜川大地增添了宜人景致,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喜爱。
宜川县林业党委积极创树“以红带绿,让绿映红”党建品牌,以班子建设突出“发展型”、单位建设突出“实效型”、党员职工队伍建设突出“实干型”、股室和窗口岗位突出“服务型”“四突出”为工作重点,组织林业系统广大党员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最终实现“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的“双赢”局面,该党委被延安市委授予“新时代担当作为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宜川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县林业党委创树的“以红带绿,让绿映红”党建品牌是该县精心培育打造的机关党建品牌之一。
宜川县坚持抓优机关党建,推行季清单、季考核、季汇报、季排名、季通报五项制度,开展“一树两争”活动,创树林业党委“以红带绿,让绿映红”、交通党委“一路跟党走”、财政党委“熔炉铸魂”等党建品牌,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共评选授牌标杆支部19个,培育示范点8个、党员示范岗30个。
“学校特别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平台和机会去展示、锻炼、提高,帮助我们迅速成长起来,独当一面。”作为宜川中学的一名青年党员教师,陈小宁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从教生涯中,背后是学校的“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的“双培养”工作机制为她保驾护航,让她快速成长。
2006年7月,陈小宁以特岗教师的身份来到宜川中学任教,先后担任班主任、历史备课组组长、历史学科主任、高2020届、高2023届教学主管、教学研究处主任等工作。经过15年的磨砺,38岁的她现在已是宜川中学副校长。
宜川县各学校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落实“双培养”工作机制,把53名骨干教师培养成了入党积极分子,68名党员教师培养成了教学骨干,14名党员教师进入了教学管理层。
新时代,如何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发展?宜川县各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一校一品”建设为抓手,培树了“青春党建”“匠心党建”“禾河党建”等品牌,有效解决了入学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持续加强学校党建,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保证。宜川县中学党总支唱响叫亮“青春党建”品牌,以创新机构设置、创新党员管理、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党群共建、创新文化建设为举措,着力诠释“活力、力量、激情、朝气、诗意”的青春内涵,党的旗帜高高飘扬,青春的风采精彩绽放。
基层党建工作中,必须抓住重点环节、找准主要矛盾,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宜川县注重发挥基层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新工作载体,着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在公立医院,坚持以“党建处方”为统领,深化“一线工作法”,累计开列处方30个,解决医院实际问题47个。在非公和社会组织,深化“红色领航”“评星晋级、争创双强”等系列活动,落实“五制五岗五行动”工作机制,“两个覆盖”分别达到85%和90%。
如今,走进宜川县,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无不散发出一股蓬勃朝气,基层党组织变强、党员队伍变优、群众生活变富,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十二万丹州人民勇立时代潮头、敢挑时代重担、争当时代先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创辉煌、作贡献,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更加精彩的宜川故事。 本版照片由记者 常延东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