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合:怎么能躺在热炕上作呀懒虫。
男:扛起锄头上呀么上山岗,站在高岗上,
合:好呀么好风光。
男:站得高来看得远那么依呀嗨!
合:咱们的地方,到如今成了一个好解放区,那哈依哟嗨嗨哎嗨那哈依哟嗨……
1943年春节,延安城南门广场上,正热热闹闹上演一出秧歌剧,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也在人群中,他们和群众一样,观看精彩的表演,看到尽兴处,开怀大笑。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呼啸而过的北风,吹不断热烈的掌声,漫天飞舞的雪花,挡不住前仰后合的身影。对于当时的盛况,艾克斯在《崭新时代,崭新的文艺》一文中写道:鲁艺秧歌队百余人今起连续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联防司令部等处表演。领头工农形象,手持斧头镰刀。新节目有王大化、李波演出的《兄妹开荒》,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任弼时、陈云同志看后,认为很好。毛主席连连点头,赞道:“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了。”
另据资料记载:当时延安的群众,一边跟着秧歌队跑,一边高声邀约着:“去看王大化(《兄妹开荒》表演者)!”他们看了一场又一场,王大化成了延安群众心目中的明星。
《兄妹开荒》这台只有两百多字,只有两个人表演的小戏,为何能轰动延安,获如此高的赞誉?这台小小的秧歌剧,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人如此着迷?
“劳动人民的形象,第一次堂堂正正出现在舞台中央”
《兄妹开荒》反映的是解放区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的情景。1943年由羊路编剧、安波作曲、王大化和李波演出,它学习采用了陕北秧歌和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摒弃了旧秧歌中的丑角以及男女调情的成分,宣讲大生产、增强抵御外辱实力的革命道理,成为了一种新型秧歌剧。
女:太阳太阳当呀么当头照,送饭送饭走呀走一遭。哥哥刨地多辛苦,
合:怎么能饿着肚子来呀劳动?
女:挑起担儿上呀上山岗,一头是米面馍,
合:一头是热米汤,
女:哥哥本是庄稼汉那么依呀嗨,送给他吃了,
合:要更加油来更加劲来,更多开荒,那哈依哟嗨嗨哎嗨那哈依哟嗨……
“男主角一边舞一边唱,再加上表演中劳动的动作,真实而欢快,非常有感染力,女主角来给男主角送饭,之后和男主角的互动,诙谐有趣,演的都是群众的身边事。”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民特有的诙谐交织在一起,使一出剧情十分简单的小戏,演得生动活泼,饶有情趣,给人焕然一新的强烈印象,得到了群众的强烈认可。
首演结束没多久,《解放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对以《兄妹开荒》为标志的秧歌剧发表了重要评论,肯定了《兄妹开荒》是一个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剧,劳动人民的形象,第一次堂堂正正出现在舞台中央,而不仅仅是名臣良将才子佳人。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字民介绍说,《兄妹开荒》其实是将歌舞、对白、表演等成分综合成了一个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歌舞短剧,它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一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领悟的故事。
安波之子、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副会长刘嘉绥在记者采访时谈道:那时候没有扩音器,没有音响,也没有大乐队。两个人唱歌,有两到三万人在看,反映了我们自己的文艺创作得到了老百姓的空前欢迎。我父亲回忆说,在那山沟里,他们表演的时候,坐在后排的老乡看不见就着急地喊坐呀,坐呀,坐呀,前排的人就赶紧坐下来,让后排人看见。
当时任延安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主任的李伯钊在《我所认识的王大化同志》一文中谈到她看《兄妹开荒》的感受:“《兄妹开荒》是解放了的崭新型的农民形象,服饰动作,说不出的自然和谐,那么土色土香的地道的陕北农民的风光,被他们两个演员演活了,大家被他们杰出的演技迷住了。”
“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中去”
一时之间,《兄妹开荒》不仅风行于各解放区,就是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也曾得到热烈的赞扬。王大化曾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他演《兄妹开荒》的创作经过,原原本本介绍了他怎样向人民群众学习,怎样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怎样逐步做到从外貌到思想感情、从形式到内容一步步地接近角色。
王大化的创作经过,无疑是延安时期的“艺术家们纷纷打起背包、下农村、去工厂、上前线,向人民大众学习,将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推陈出新”的生动写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静雷介绍说,鲁艺前期,(鲁艺)这些艺术家把他们在上海、武汉这些大城市表演过的大气磅礴的歌舞剧,包括非常洋气的、有艺术气息的洋剧和古装戏,当时在陕北延安演出的时候,延安人民看不懂,这样的艺术形式,之前没有接触过,语音上也听不太明白,所以延安人民就给这种表演艺术形式起了一个外号叫“大洋古”。
脱离延安生活实际的“大洋古”,有点曲高和寡之意,老百姓看不懂、不接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从题材内容到道白唱段都无比贴近群众生活的《兄妹开荒》,风靡一时,人人传唱,甚至在那个特殊时期起到了安定人心、教育群众的作用。
《兄妹开荒》,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个最重要的成果体现。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召开,毛泽东以敏锐的洞察力,将延安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为什么人、如何为”两个方面。他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与工农群众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作品。
文艺座谈会后,毛泽东又特意来到鲁艺驻地,向全院师生发表讲话,介绍延安文艺座谈会形成的方针政策,号召大家“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中去”。
自此,鲁艺空前活跃起来,教学和创作出现了新景象,艺术家们纷纷打起背包下农村、去工厂、上前线,向人民大众学习,将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推陈出新,涌现出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兄妹开荒》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像大风一样吹过延安这片沟壑纵横、古朴苍凉的黄土地,给这里的人民带来明天的希望和前进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静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家彪教授谈到《兄妹开荒》时表示:怎么为工农兵服务呢?首先你得让当地的老百姓听明白、看明白,所以就利用了当地秧歌这种艺术形式,增加了抗战、大生产运动等相关的革命宣传内容。《兄妹开荒》这个秧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产物,它在当时的创作上非常贴近陕北人民的生活,也非常切合当时革命的需要。
关于《兄妹开荒》的影响力,许家彪还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兄妹开荒》在延安风靡之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片头曲从《渔光曲》换成了《兄妹开荒》。1947年3月,胡宗南占领了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撤离了延安。延安人民非常挂念毛主席和党中央,他们非常想知道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哪里、是否安全。“当大家在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片头曲中听到《兄妹开荒》的时候,他们的心一下安定下来了,觉得毛主席和党中央一直和他们在一起。”
小小秧歌剧,思想大舞台
《兄妹开荒》的词作者安波,1938年2月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被人称为“小调大王”,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醉心于采集、整理民间音乐,除了最受欢迎的《兄妹开荒》之外,还有一首代表作《拥军秧歌》流传至今。这首用欢腾跳跃的秧歌舞蹈表达边区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和爱戴的歌曲,时隔七十余年,依然广为人知。
小小秧歌剧,思想大舞台。延安时期,以《兄妹开荒》《拥军秧歌》为代表的新秧歌运动,为延安大生产运动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为文艺创作发掘了广袤的沃土,为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开辟了新境界,这是延安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服务人民群众结出的硕果。
夏静雷谈道,新秧歌运动就是利用陕北比较通俗的,老百姓比较容易接受的秧歌这种艺术形式,增加了抗战、大生产运动、三三制、选举等很多内容,达到号召人民、宣传人民,进而实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目的,当时对鼓舞士气,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所以说是一种创新。
当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曾发布正式文件,要求各地通过新秧歌运动,发动群众,给予抗战有力支持。1944年,就有27个秧歌队走上延安街头,上演了150多个新秧歌剧节目。演出时,锣鼓喧天、万人空巷,军民一同扭秧歌,慰劳抗日英雄,形成一道只有在陕甘宁边区才能看到的独特的风景。
刘嘉绥回忆道:我记得音乐家马可先生有一段回忆,非常动人,他是我们鲁艺秧歌队的,就是在绥德地区表演秧歌。那天下了大雪,我们走到一个岔路口时,听着远远的锣鼓声音,后来从远处走来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是老乡的秧歌队,老乡的秧歌队来欢迎我们。老乡知道下雪了,怕我们到那个村里有困难。他们一路扭着秧歌一路扫雪,那个村离岔路口有多远呢?有十里地!老乡扫雪十里地,来欢迎城里来的这些文艺工作者。
延安新秧歌运动,就像一团不息的艺术之火快速传遍全国各地,秧歌艺术已经成为广大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1949年10月1日,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时,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出现了万人的秧歌队和腰鼓队,人们扭着秧歌打着腰鼓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如今,延安秧歌已成为黄土地上一道最亮眼的艺术风景,成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不断催人奋进。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宝塔山下隆重举行,高亢嘹亮的唢呐和威震四方的腰鼓澎湃出的“志气、骨气、底气”又一次撼人心弦。新的赶考之路,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延安秧歌,也必将打出更加昂扬的新节拍,鼓舞新时代,欢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