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② 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志丹县永宁山 ●志丹县城的将军广场 红色故事
在陕北这个小县城,毛主席为何一住就是半年?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志丹的故事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6月因纪念英年早逝的刘志丹将军而更名为志丹县。70多年前,党中央、毛主席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后,几经周转,于1936年7月迁到了志丹县。从此,这里便成了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赤色之都”。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延安13年·沿着先辈的足迹”融媒体采访组的脚步,把时间拉回到那个战火横飞的年代,感受当年共产党人的豪情。
中共中央定都志丹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中共中央决定定都志丹(原保安县),建立抗日根据地。1936年6月30日,受中央委派,由杨尚昆带领的先遣工作队赶赴志丹县,与当地苏维埃负责人接洽,商议安排中共中央进驻志丹的相关事宜。
据志丹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佳楠介绍,当时,志丹县城城郭破败,荒草丛生,仅散住着十多户人家,办有一所列宁小学,苏维埃县政府在一孔石窑洞里办公,总共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员。
当获得中央机关移驻志丹的消息后,中共志丹县委、县苏维埃立即行动,为中央机关进驻县城积极筹备。县上派出县、区、乡的所有干部深入村庄,组织和动员全县群众捐粮捐款,运送物资。几天之内,全县共筹集粮食25万余公斤,猪200余头,羊1000多只,鸡蛋2500多公斤,羊毛2.5万多公斤。县苏维埃还拿出存积的70余石义仓粮,以保障中央机关移驻志丹后的生活所需。县上还腾出炮楼山下的30多孔石窑洞,供中央机关使用。县委和县苏维埃特意从县城搬到西阳沟,让出办公窑洞给中央领导居住。一时间,在通往县城的各条道路上,驮队相衔,人流不息。
1936年7月3日下午,博古(秦邦宪)、王稼祥率中直机关、财政部、苏维埃国家银行和印钞所以及红军大学等进驻志丹县城。
空寂、荒凉的县城因为中央机关的进入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街上人来人往,炮楼山下、小石山下、寨子山下等有窑洞、有窨子的地方,都入住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城里的龙王庙、文闯庙、老爷庙、财神庙里也都住满了红军战士。一早一晚,嘹亮的军号声响彻志丹县城上空。
志丹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屈永明告诉记者,1936年7月3日,党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离开瓦窑堡进驻志丹县。同年7月9日,党中央在《红色中华》报第286期第一版发表《定都志丹有什么意义》的文章,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定都志丹县城。从此,志丹这个不为人知的偏僻小城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红色首都。
随后,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李维汉、叶剑英等人也相继来到志丹县城。
志丹县委副书记屈永峰说,党中央、毛主席在志丹战斗生活了6个月零7天,在定都志丹期间,党中央召开了21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完善了集体领导制度,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实现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工作策略转变,团结领导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可以说,赤都志丹,党中央从这里走进延安,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11月22日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时,提出了“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是文艺工作“二为方向”的雏形,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萌芽;他写作并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一科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头戴八角帽照片——毛主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一张照片
位于志丹县城北炮楼山麓的保安革命旧址曾经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也是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红色首都。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半年时间,党中央在这里做出了很多事关革命事业发展的重大决定,毛主席的红星八角帽照片也出自这里。
保安革命旧址现在主要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旧居和中央军委会议室、中央政治局会议室。1936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安塞县于7月3日进驻保安(今志丹县)。
志丹县文物管理所讲解员乔娜介绍说:“保安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继江西瑞金之后中国革命的第二个红色首都,在定都期间,志丹成为了领导全国红军和抗日救国运动的中心。从1936的7月到1937年的1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共召开了21次政治局和政治局扩大会议,领导了红军西征、3大主力会师、独立自主的作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在保安革命旧址,一张毛泽东的照片挂在他曾住过的窑洞里,吸引了参观者驻足停留。照片中,毛泽东头戴八角帽,头微微侧向左边,剑眉微皱,神态儒雅。这是毛泽东所有照片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张,它的拍摄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来自北京的游客闫明宪,平时酷爱研究历史,尤其是对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这段历史非常了解,他告诉记者:“中央红军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在保安的这张照片来看各方面来讲,确实对中国革命以后的发展更有自信了。”
1936年7月初,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绕道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进行采访,其间,红军为斯诺配发了一套崭新的军服和一顶红军帽。
一天早晨,在黄华等人的陪同下,当斯诺刚迈进毛泽东住的院子时,就看见毛泽东站在窑洞门口,迎着和煦的晨光,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魁梧的身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威武。面对这鲜活的形象,斯诺那新闻记者的才思迅速作出反应,他敏捷地举起挂在胸前的照相机,把镜头对准毛泽东说:“主席,让我给你拍张相吧!”毛泽东微笑着应允。可是,斯诺发现毛泽东没有戴军帽,便说:“请你戴上军帽,照个全副戎装的。”但毛泽东只有一顶洗得褪色发白的旧军帽,且帽檐已经软软地耷拉下来,戴这样的帽子照相显然不适合。毛泽东只好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借,可惜没有一顶合适的。正在这为难之际,斯诺灵机一动,顺手把自己头上的新军帽摘下递给毛泽东,毛泽东戴上后正合适。斯诺立即举起了照相机,“咔嚓”一声,把毛泽东的光辉形象拍了下来。照完了相,毛泽东缓步走到斯诺跟前,把军帽端端正正地戴在斯诺头上,紧紧握住斯诺的手说:“斯诺同志,谢谢你。”斯诺像一个将要出征的红军战士般向毛泽东主席立正敬礼,周围的人都鼓起掌来。
乔娜给说:“这张头戴红星八角帽的珍贵照片,是斯诺的得意之作。在随后的陕北采访活动中,斯诺一直戴着这顶红军帽。斯诺十分珍视毛泽东戴过的这顶红军帽,一直把它随身携带着。”
值得一提的是,在斯诺去世后,他的夫人和孩子们曾就这顶红军帽的归属讨论过。虽然感到这顶红星八角帽是斯诺生前最珍爱的,是他经历过的中国革命的一部分,心里很难割舍,但还是一致认为它应该属于中国人民,应该把它送回中国。1975年10月,斯诺夫人专程来到中国,把他们保存了近40年的这顶毛泽东和斯诺都戴过的中国工农红军红星八角帽,亲手交到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的手里,并通过她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收藏。
这所建在悬崖上的大学,培养了不少开国将帅
位于志丹县城南桥沟半山坡上留存着不少石窑,石窑中还设有石凳和黑板,这是曾经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的所在地,毛主席称这里的学员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着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军事政治学校因此停办。1936年6月1日,党中央决定在瓦窑堡创办抗日红军大学。
志丹县文物管理所讲解员冯丽说:“1936年的7月3日红军大学第一期的一、二、三科随中央机关来到了志丹县办学。‘红大’来到保安的时候,其实这些大窑洞是羊圈,里面都有羊粪,所以学员自己把羊粪清理出去,又搬来了一些石头砖块作为桌椅板凳,还给老师用一个大石头砌了一个很像样的讲台,用锅底灰刷到墙面上做黑板。”
那时候,这地方人烟稀少,树木茂密,狼经常半夜跑出来寻食。由于窑洞没有门板,门口挂个草帘子,有几次狼竟然跑进了窑洞。为此,学员们睡觉时人人枕头旁边都放一根棍子,门口搁个凳子和洋瓷盆,狼进来碰倒瓷盆,听见响声,他们就起来打狼。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经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感慨地说,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壁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敌机轰炸的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一家。
当时,红大分为三个科,其中一科共有学员40名,主要是红军师团级以上干部;第二科共有学员225人,主要是培训营连级干部;第三科共有学员800人,主要是培训排干部和部分老战士。
学员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军事,三分之一的时间学政治,学校领导也是学员。毛泽东为这所特殊的大学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他还提出,教材不要买普通的战术书,而要买战略学书、大兵团作战的战役书和中国古时兵法书。
在紧张的战争年代,条件虽然艰苦,但能够坐下来学点东西,真是难得,也是幸运。学员们都非常珍惜这一机会,学习特别认真,休息的时间都抓紧看书,晚间一个班只发一根洋蜡,就着烛光如饥似渴地索取知识,洋蜡燃尽,大家就摸黑进行讨论。
在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里面详细记录了斯诺到红大给学员讲话时的场景:
我(记者注:斯诺)到达后不久,他们就把红军大学校长林彪介绍给我。林彪邀我找个日子给他的学员讲话。他拟的题目是“英美对华政策”。我感到为难。我对两国的对华政策都知道得太少了。何况,我也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解释。但是林彪坚持要我讲。他说他们自己可以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术语。他为此安排了一次“面条宴”,使我感到盛情难却,只好勉强从命。
有200多名学员集合起来听我将“英美对华政策”。我扼要地谈了一下英美的态度,然后同意解答问题。我不久就发现,这是个大错误,请我吃的面条根本就抵偿不了我遇到的难堪。向我提出的问题,即使由H.G.威尔斯先生(记者注: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来回答,也要自叹智穷才竭。比如,你不妨想一想如何回答向我提出的下列问题:
“英国政府对成立亲日的冀察委员会的态度如何,对日军进驻华北的态度如何?”
“全国复兴署政策在美国的结果如何,对工人阶级有什么好处?”
“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德、意会帮助日本吗?”
“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帮助,你估计日本对中国大规模作战能维持多久?”
“国际联盟为什么失败?”
“在英国和美国,土星共同体都是合法存在的,为什么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工人政府?”
“在英国组织反法西斯阵线方面有了什么结果?在美国呢?”
……
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回答这些问题可不简单!而且实际上不止两个小时。从早上十点开始,一直到下午很晚的时候。最后得不出什么结论,暂告结束。
时下有网友评论表示,这些问题,即使放到70多年后的今天,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未必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虽然他们有互联网,有图书馆。而那时候的前辈,生活在世界上最偏僻最贫穷的角落,把一顿面条当作大餐,坐在最简陋的教室里,却拥有最宽广的胸怀和眼量,思考着整个世界。即使放在整个世界上,他们也是最光芒四射的一群人。而那时候坐在南京城里的华丽的房间里的肉食者,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庸俗”,庸俗得一塌糊涂。
冯丽说:“毛泽东和红大学员亲切交谈时还诙谐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前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毛泽东还勉励学员们要安心学习迎接和促进抗日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
事实也证实了毛主席的判断:这群学员们都学艺成功,成了猛虎下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仅一科的40名学员中,战争年代里有8人英勇牺牲,22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
刘志丹:“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呀横山,一心要共产……”这首在陕甘大地广为传唱的陕北民歌,如同生生不息的洛河水,道出了无数群众对刘志丹这位民族英雄的拥护爱戴和无限怀念。
刘志丹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里,在陕甘多个县建立起了红色政权,改变着旧社会,也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笔下,刘志丹是位“现代侠盗罗宾汉”——“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
1903年10月4日,刘志丹出生在保安县(今志丹县)洛河川上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据志丹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王海龙讲述,刘志丹的父亲刘培基是清末延安府的秀才,在金汤学堂教学。母亲王氏,是金汤镇王怀亮之女。爷爷刘士杰是清末的拔贡,他得知喜得孙儿,乐得眉开眼笑。一边吟诵着宋之问的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边铺开纸张,公公正正地写道:乳名来生,学名景桂,字子丹。
1909年,6岁的刘志丹跟随母亲回到家乡芦子沟居住,在爷爷开办的私塾里熟读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这些古代启蒙读物无时无刻不在启迪他的心灵,培育着他“仁者、爱人”的优秀品质。
1922年春天,刘志丹读完永宁山高小考入陕北23县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榆中校长杜斌丞和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刘志丹接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当选为榆中学生自治会会长,成立创办读书会、时事研究会,开办平民学校,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显示出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胆识。
1924年,刘志丹成为榆中第一批团员,次年转为共产党员,在赴三原县参加全省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上,他热血奔涌,为大会题词:共进!共进!同志们引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不怕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
1925年秋,刘志丹受组织派遣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先入步兵科,后转入炮兵科,在这里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政治理论。黄埔军校毕业后,他被派往冯玉祥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任组织科科长,之后被派往马鸿逵部任党代表兼政治处长,积极参加到解围西安、东出潼关、会师中原的策应北伐战斗中,解除了刘镇华对西安长达八个月的围困,并作为冯玉祥的代表收编刘镇华的镇嵩军。
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返回陕北,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党组织的指示,领导渭华起义,将许权中旅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刘志丹的率领下,革命军所到之处,打土豪、分财物,建立苏维埃政权,革命运动热火朝天,农民群众高唱:“不爱银子不爱财,光爱工农苏维埃;不爱金子不爱钱,光爱人民新政权。”刘志丹这位从陕北高原走出的热血青年,在经过榆林中学的启蒙、黄埔军校的熏陶、大革命的洗礼、渭华起义的锻炼后,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共产主义者。
仲夏来临,微风习习,采访组一行走进修建在高梁大峁之下、沟壑幽谷之间、山涧溪水之边刘志丹的老家——芦子沟。已有百余年历史的上下两院黄土和红石窑洞,伴随着人间的风雨沧桑,历史感愈发浓厚,前来缅怀先烈和接受党史教育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我们家族中的亲人受刘志丹的影响,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们的榜样。现在我们有责任传承好革命精神,讲好革命故事,用实际行动告慰先辈们。”金丁镇芦子沟村村民刘贤说,“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现在老百姓生活都过好了,养老有补贴,看病能报销,吃穿都不愁,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收入,相信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如今,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正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所创造的幸福生活,而志丹精神也将延绵不绝,始终如明灯一般照亮美好未来前行的路。
★百姓幸福故事
永宁山古寨:“革命火”烧出“幸福地”
走进志丹县永宁镇,首先映入采访组一行眼帘的便是建于宋代的永宁山古寨。经过数百年风雨的侵蚀,古寨愈发显得威严厚重。山体上红色的“毛主席万岁”等字样无不记录着陕北革命燎原之火,也见证着新时代人民秉承先辈的精神不断谱写幸福生活新篇章。
巍巍屹立永宁山
永宁山,又名大石楼台山,位于志丹县城南28公里处,南抱永宁镇,北望三台山;俯瞰崾子川,背依营盘山;逶迤洛河,环绕其侧,属子午岭一脉,海拔1312米,呈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石质。据《保安县志》载,宋代以前,其山按山质为石,酷似楼,上凿有台,而得名“石楼台”。由于其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北宋控制洛河古道的军事要塞。在历次战乱中,永宁山安然无虞,从未失守过,土著者认为“永远安宁”又称为永宁山。
据志丹县赤都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宿平介绍,古寨分上中下3层,上层雄居突兀的山顶,中层微倾十分陡峻,下层通洛河供汲饮,共计崖窑35个,可容千人,是集瞭望、饮食、如厕、住宅、圈舍等于一体的寨堡。民国年间,保安境内匪患更为严重,当时的保安县蜀仍驻此寨,时任县长贺耀斌叹其艰险,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山的西侧摩崖题刻“洛上奇峰”。
“永宁山曾是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给志丹大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更要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志丹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牛怀银表示,“目前,按照开发红色旅游总体规划,我们正在恢复、保护、开发永宁山,使永宁山成为红色旅游景区,也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据志丹文旅投公司总经理宿平介绍,永宁山本体维修加固工程从5月20日开始,工程主要是对6个危岩体、11道裂缝进行加固,如今防护网、安全网等已经安装完成,工程队正在进行补修裂缝、灌浆等工作。预计9月20日结束,历时4个月。
建立保安县第一个党支部
永宁山也曾是保安县立高等小学所在地。1919年,刘志丹满怀理想跨入了永宁山高等小学,在这里他勤奋读书,接受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立志救国救民,改变不平等现象,造福广大老百姓。在这里,刘志丹还结识了一同在永宁山读书的曹力如、王子宜等。
据志丹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王海龙讲述,1928年,渭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受党组织委派回陕北工作,在途经家乡保安时,与曹力如、王子宜一起创建了保安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永宁山党支部,刘志丹任支部书记,曹力如任组织委员,王子宜任宣传委员。党支部成立后,他们积极动员群众开展反恶除霸、抗粮抗税斗争,宣传党的革命思想,把一个反动的地方民团,改造成党掌握的武装力量。此后,刘志丹等人依托永宁山,开展革命活动,为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良好基础。
1935年夏,刘志丹领导陕甘广大军民彻底粉碎国民党对该地区的第二次“围剿”,相继解放保安等6座县城,陕甘红军和陕甘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9月,红25军北上到陕北,刘志丹亲自起草《为欢迎红25军给各党部的紧急通知》,并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景范到永宁山迎接。红25军在永宁山下休整后,开赴延川永坪镇,与红26军、27军胜利会师,中共中央离开志丹进驻延安后,志丹县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大后方,永宁山寨作为被服厂、政府的粮仓,继续发挥其作用。
如今,永宁山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网红”打卡地。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兴起,各类宣传的不断深入,来永宁山参观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永宁山的险峻和发生的革命传奇故事,无不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观光游览。“我第一次来永宁古寨,亲眼看到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撼,革命先辈们经历过的艰难岁月仿佛一下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来自上海的游客杨洁说,“我们的先辈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后人的幸福做了那么多,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发挥自己的能量,为我们祖国更好地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建设长征文化公园的政策机遇,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全面做好革命遗迹的活化利用。积极推广红色旅游线路,努力打造延安红色旅游研学教育的承接地和延伸地,陕甘红色旅游研学教育的连接地,全国重要红色教育培训旅游目的地。”志丹县文旅局副局长牛怀银表示,他们还将紧紧抓住开展党史教育的历史契机,挖掘整理红色故事,展示志丹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传道授业、成风化人的独特教育功能,让志丹的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不断提升志丹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叫亮“革命红都、将军故里”红色旅游品牌,为拉动三产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美好生活人人享
近年来,志丹县坚持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统揽,围绕全域旅游创建,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转型,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扩大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永宁镇川口洼村村民卢宁是返乡创业青年,2019年率先在村上进行旧窑改造修建民宿,自2020年7月营业后,年收入达数十万元。“我非常看好永宁山红色旅游的发展,也想在自己的家乡打造一个以陕北洛河文化为特色的农村休闲场所,给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想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卢宁说。
永宁镇崾子川村村民高鹏也同样如此。他说,“村里的村民闲暇时来这里工作,一个月还能多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一到夏天放假,学生们做兼职也能赚取一些零用钱。”高鹏说,“我们的民宿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1万多元。现在永宁山古寨正在修复中,来我们民宿的人变少了,等山体修复完成后,我们还会增加其他项目,相信生意只会变得更好。”
据了解,志丹县在做好全域旅游创建、创新旅游宣传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等工作的同时,还将推动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健康发展。
“我县民宿、农家乐同质化比较严重,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当地元素,精品意识不强。”志丹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南楠表示,接下来服务中心将积极开展培训,帮助民宿、农家乐进一步理清概念和内涵,坚持民宿姓“民”、农家乐姓“农”的定位,不断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本版稿件由记者王垠山乔建虎任琦高垠齐心通讯员杨振明刘元丽采写 照片由记者邓志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