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5版
发布日期:
延安十三年·沿着先辈的足迹 宝塔篇(下)
    ● 游客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学习
    ●陕北好江南——南泥湾

   ★红色故事
 

中共七大: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7月的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徜徉在绿色的盛夏中。
  走进旧址,第一眼望见的就是中央大礼堂。青砖灰瓦,古朴大气,蓝天绿树间,一面红旗在礼堂顶端迎风飘扬。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步入礼堂,内部陈设还是76年前的模样。礼堂后墙“同心同德”四个大字是毛泽东亲笔为大会题写的主题词。
  “礼堂内部是按照七大会场原貌布置的,不难看出,此次大会就是要贯彻整风精神,通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达到‘同心同德’,进而全党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讲解员马涛说。
  历史已逝,精神力量依旧。时隔70多年,站在礼堂中间,耳畔仿佛听到七大代表们的铿锵脚步声……
  历史告诉我们,党的七大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会议。
  从1928年党的六大到1945年党的七大整整相隔17年。其间,中共中央曾六次提出召开七大,都因战争环境及其他条件不成熟,一再延期。
  自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整风运动整肃了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特别是经过六届七中全会,全党同志的政治认识实现了高度统一,正如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的: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这时召开七大的政治条件、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薛琳说。
  带着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任务,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
  在这里,代表着全国121万党员的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补代表齐聚一堂。
  在这里,毛泽东向大会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关于形势和思想政治问题的报告、关于讨论政治报告的结论和关于选举问题的讲话。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在会上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任弼时、陈云等20多人作了大会发言。这些报告和发言从各个方面论述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的基本精神,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对各条战线的任务和政策提出了具体意见。
  大会坚持“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工作方针,系统总结了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经验,为中国革命发展和中国人民解放指明了方向。
  历史向世界证明了,七大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大会会期历时50天,是党的历史上会期最长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举行全体会议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的一大贡献就是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马涛说。
  旗帜就是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全党同志举起了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七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随后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13名中央政治局委员、5名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这是一个具有很高威信的、能够团结全党的坚强的领导集体。
  第一次写进七大党章的,还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
  刘少奇在报告中这样概括党的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别无任何特殊利益。”薛琳说,中国共产党在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谦虚学习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全心服务人民,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经过24年的奋斗,特别是经过全党上下严肃认真地整风学习,使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空前统一。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如今,党的七大已经闭幕70多年了,但七大所确立的指导思想,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所总结的革命经验以及所取得辉煌成就,都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并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力量源泉。
 

一张照片背后的父子深情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的毛泽东旧居前,陈列着一张毛泽东主席和他的长子毛岸英的黑白合影,照片中的父子并肩而站,父亲慈祥,儿子朴实。这张照片是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拍摄的,透过照片,我们似乎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一代伟人的浓浓父爱。
  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幼年随父母辗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1930年10月,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跟母亲一起遭受牢狱之苦。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被营救出狱,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上海。1931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毛岸英流浪街头,为了糊口,在烧饼铺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生活历尽坎坷。
  1936年,中共地下组织安排毛岸英去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后来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
  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王家坪,毛岸英见到了阔别18年的父亲毛泽东,他向毛泽东汇报了自己在莫斯科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这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这个大学中国过去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你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于是,毛岸英遵照父亲的教导,毅然背着行李,带着小米和劳动工具,徒步去城南20多里外的吴家枣园上“劳动大学”,向农民学习怎样开荒种地。就这样,父子在刚刚团聚不久又挥手告别。
  在农村这所劳动大学里,毛岸英拜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为师,虚心向他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技术,他不怕苦,不喊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犁地、打场、背庄稼哪一样都不落后。挖地时,双手打满了血泡,他便用手巾一包,咬着牙继续干。由于他勤学好问,很快就学会了干许多农活,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思想,增强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半年过去了,毛岸英背着自己生产的金黄金黄的小米,也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毕业证书”回到延安,来到毛泽东身边,交了一份令父亲十分满意的“答卷”。毛泽东望着儿子黑里透红的脸和布满厚茧的双手,笑着说:“好啊,白胖子变成了黑胖子,你从劳动大学毕业喽!”
  王家坪革命旧址讲解员贺丽丽介绍说,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毛主席对子女的爱,是深沉、细腻而严格的。童年的毛岸英跟着母亲杨开慧坐牢时,他焦急牵挂;少年的毛岸英领着弟弟流浪街头时,他委托组织四处寻找;毛岸英在苏联留学时,他写信寄书,勉励教育;在延安时,他严格要求毛岸英,不能吃小灶和中灶饭,到大灶就餐。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让儿子回湖南老家,看望邻里乡亲和母亲。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11月25日,毛岸英到达朝鲜仅一月余,美国空军4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突然飞临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正在作战室的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当毛岸英血洒异国疆场的噩耗传入国内时,毛泽东忍受着失去爱子的巨大悲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毛岸英牺牲后,被就地安葬,后来被移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毛岸英和成千上万的烈士们一样,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他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和鼓舞着一代代青年。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毛泽东亲手珍藏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追寻红色足迹,他们细细端详毛泽东旧居前陈列的这张照片,倾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我们不敢探究毛主席失去爱子内心的伤痛和思念,只能从这张普通的照片中,去追寻一代伟人对儿子的父爱与深情。”贺丽丽说。
  

杨家岭的清晨

  雨后的杨家岭迎来又一个清晨。
  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晨曦耀眼,朝露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带着人们一起回到那段追光的火热年代。一百年接续奋斗,一百年矢志前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之画卷,延安十三年,因其重要地位而愈发光彩夺目。
  杨家岭是党中央领导人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1938年11月,日本侵略者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机关当晚由城内的凤凰山麓迁驻这里。直到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延安时,中共中央机关才由杨家岭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杨家岭革命旧址讲解员高杨告诉记者,中共中央机关在杨家岭驻守了近10年,领导中国人民主要完成了五件大事。一是召开了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二是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三是发起了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四是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吹响了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的号角;第五件就是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发起的三次反共高潮,赢得了全面抗战的伟大胜利。
  庄严肃穆的中央大礼堂前,从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随着人流步入礼堂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12个大字显得熠熠生辉。
  会场两边墙上悬挂着的六个“V”字形旗座醒目异常。“V”是英文victory即胜利的第一个字母。“旗座上各插四面党旗,书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寓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六次代表大会,走过了24年的历程,这24年是胜利的24年。”高杨介绍道。
  信步而上,高杨带着记者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前。据高杨介绍,办公厅楼由杨作才设计,1941年中央机关干部就地取材,自己动手,修建而成。因俯瞰形似飞机,也称“飞机楼”。办公厅共分为三层,一楼分东、西两厅,西厅是中央机关的餐厅,有时也做会议室用,东厅是中央图书室。二楼是办公室兼政治研究室。任弼时,李富春,杨尚昆,王首道等在这里办公。三楼是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会议室。中央政治局经常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制定和通过了许多重要文件。毛泽东亲切地称之为:“政治工厂。”
  1942年5月,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举行。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是为人民服务和如何服务的方向道路问题。
  “在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思想上作好了充分准备。”高杨告诉记者。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展现着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到延安、来到杨家岭,就是为了补足精神之‘钙’,让红色基因在血脉中汩汩流淌,让信仰之火胸膛中熊熊燃烧。”来自河北衡水的游客周连福今年已有53年党龄,他来到杨家岭重温“七大”光辉历史,内心倍感激动。
 

陕甘宁边区:烽火中的“民主”

  陕甘宁边区是边区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从1937年9月6日成立到1950年1月19日结束,历时12年又4个月。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管理处讲解员钱文瑞向记者介绍道:“边区政府位于延安城门外约0.5公里外的凤凰山南麓南洼村,这里原来是个荒凉的古坟场,1937年9月,边区政府初成立时,动员机关干部在阳山坡打了几孔土窑洞,就开始办公了。”
  1937年,陕甘宁边区迎来了中国民主选举的第一抹曙光。尽管当时的大半个中国还在抗日烽火下,陕甘宁边区也堪称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但边区的民主选举却开展得有声有色。
  从成立初期至1946年3月,陕甘宁边区共进行了3次民主选举。边区人民以“一颗豆豆要顶一颗豆豆事哩”的严肃态度,选出自己信任的“官”和政府,领悟到了“民主就是咱大家来当家”的真谛。
  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地方采用传统的举手表决,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因为不是秘密投票,会受到人情关系影响,不够公正,所以后来还是改用了票选。后来发现票选也存在问题,比如有些人住得很远,不一定来投票,或因不识字无法投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地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发明了很多有特色的投票方法。
  “有一种投票方法非常受边区人民的欢迎,叫‘投豆法’。在每个候选人背后放一个碗,然后用豆子当选票,百姓支持谁,就把豆子放入他的碗里头。后来,人们发现选民在大庭广众下投豆不是秘密投票,于是就安排一间屋子,有点像现在的秘密投票站,候选人不用到场,每个碗写上他们的名字,由监票人告诉选民每个碗代表的候选人,选民一个个进去轮流投票。”钱文瑞告诉记者,这种经过完善的“投豆法”虽然程序麻烦,但比较合理,所以各个根据地都广泛采用。
  正是通过豆选,根据地建立起了真正的民主政权。当时,国民党还很不服气,他们说,共产党是作秀,中国人民有80%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怎么可能选出“民主政府”?这种政府只能叫做“魔术政府”。
  就这一点,当时的《新华日报》立即反击,介绍了边区选举制度,尤其是“投豆法”。报纸上说:“只要有实行民主的决心,人民的文化水平低与不识字都不会变成不可克服的障碍。”也就是说,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决心。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就反映了群众的心声,表达了群众的意愿。受苦人当家做主,庄稼人的尊严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是最生动、鲜活、朴素、感人的草根民生。
  当时到根据地采访的外国记者也对根据地的民主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记者贝尔登说:“不管共产党人距离完善的民主还有多么遥远,但是共产党毕竟唤醒了千百万农民,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有权选举官员,从而向民主迈进了巨大的一步。”
  “投豆”选举为陕甘宁边区的选举提供了经验,调动了广大民众参与选举的积极性,使民众能切身体会受苦人当家做主的道理,进一步领悟民主就是自己当家做主的真谛。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典范,也成为全中国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进步人士向往的地方,从而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基础更加巩固,为夺取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色人物故事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英雄

  在宝塔区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有一处幽静的小广场,正前方张思德雕像巍然屹立,雕像左后方刻有《为人民服务》讲话全文,右后方以浮雕连环画形式生动再现张思德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轨迹,中轴线上镶嵌着的29颗闪闪发光的花岗岩红五星,象征着张思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雕像上方树木葱茏间,“为人民服务”五个鲜艳的大字闪闪发光。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主席为张思德隆重召开追悼会,并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话,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用最鲜明的语言概括出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于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乳名谷娃子。1933年秋,红军解放了张思德的家乡,这年年底,他成为一名红军战士。1936年冬,张思德随部队辗转到达陕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思德因身体负伤未愈,被调离野战部队,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警卫处担任班长,同年10月,22岁的张思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特务连班长、延安荣誉军人学校警卫连班长、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班长等。
  据枣园革命旧址讲解员马荣介绍,张思德做通信班班长的时候,有一封急件要送到王家坪总参谋部。路上恰逢暴雨,不能等到雨停,又害怕信件被雨淋湿。张思德急中生智,脱下脚下的布鞋,把信件放进去,两只鞋对扣,贴身夹在腋下,赤脚跑了起来。到了王家坪,信是干的,人却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还有一次,有一封急件要送到90里之外的南泥湾部队。羊肠小道很快磨破了张思德的草鞋,又磨破了他的脚掌。他剥了几块桦树皮,用草绳绑在脚上,一个来回,这样的桦树皮鞋穿坏了好几双。
  “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张思德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马荣说。
  1942年11月,因精兵简政政策的实施,当了7年班长的张思德重新成为一名战士。1943年夏,他调到枣园警卫二连,负责中共中央书记处保卫工作。1944年,中央机关和枣园的警卫人员组织了一支农场小分队,张思德被选为农场生产队副队长,到安塞县的石峡峪开荒种地。春播夏锄之后,农场决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人力上山烧木炭。因张思德有过烧木炭的经验,就由他来负责这项工作。
  出炭是烧炭过程中最紧张也是最危险的环节,需要争分夺秒,张思德每次都抢先钻进窑里,以惊人的速度抱出木炭,一根一根往外递。张思德全然不顾炭上冒出的火花和呛人的烟灰,在他的带领下,仅一个多月时间,就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1944年9月5日,下着蒙蒙细雨,为了完成已打好的炭窑的一个烟洞,张思德和战友们又去修理。忽然,炭窑坍塌,将正在干活的张思德埋在土里。闻声赶来的战友们,七手八脚刨出了张思德的遗体,哭喊着张思德的名字,但年仅29岁的他却永远听不到了。
  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枣园,传遍了延安城。毛泽东惋惜地说:“前方打仗死人,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后方生产也死人,不应该呀!”随即作了3点指示:第一,把遗体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打口好棺材;第三,举行追悼会,他参加,要讲话。
  9月8日,张思德追悼会隆重举行,中央直属机关和附近群众近千余人参加。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警备团政治处主任介绍了张思德的生平后,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著名讲话,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
  “张思德同志的牺牲引发了毛泽东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中国有位叫司马迁的人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毛泽东主席既遵循传统,又超越传统,给其注入崭新的时代内涵。”马荣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民利益,共产党人要以天下为公,这个天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利,而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今天,人们纷纷前来,不断诵读《为人民服务》讲话,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张思德精神如星星之火,散落在每一位党员心中。
  延安市委党校讲师张乐表示,张思德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普遍价值追求。
  在张思德精神的发源地,宝塔区枣园街道枣园社区用活“三支队伍”,即张思德义务宣传队、张思德义务巡逻队、张思德矛盾调解队,建设平安社区。他们一心一意解民忧、纾民困,唱响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新歌,被群众亲切地誉为“当代张思德”。
  “张思德是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全党树立的一个如何把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最普通、最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围绕人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所提供的服务,人人都需要、人人也都能做得到,人民也最能感受得到。”张乐说,“在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围绕老百姓所思所想,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工作入手,把为人民服务体现到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之中。”
   ★高质量发展故事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绿色革命创造人间奇迹

  盛夏的南泥湾天蓝水清、满目苍翠,在南泥湾村的一处小院里,正中间“南泥湾精神代代传”的红色挂牌鲜艳而夺目,三五九旅九团九连副连长刘宝斋的儿媳侯秀珍坐在小板凳上,满怀深情地为游客讲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瞬间把大家的思绪带回80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面对困境迎难而上
  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艰苦创业的1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扫荡围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和各地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极大困难。
  毛泽东这样描述当时的困境: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号召:“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随后,时任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的乐天宇率领考察团,对甘泉、志丹等15县进行全面考察,提出开垦南泥湾的建议。
  说干就干,1941年,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奔赴南泥湾,开始了艰难的垦荒。
  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人民群众响应号召,上下齐动手,军民共生产。毛泽东在杨家岭开辟菜园,种上辣椒、番茄、土豆;周恩来、任弼时带头学习纺线,朱德背着背篓捡粪肥田……
  这场大生产运动不仅仅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当美国记者斯诺来到延安,看到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周恩来睡的土炕、彭德怀穿的用缴获降落伞做的背心,他被共产党人所具备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矢志奋斗的坚强意志所感动,盛赞这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1940年,毛泽东在窑洞外招待爱国华侨陈嘉庚,饭桌上是简单的白米饭和洋芋、豆腐等陕北农家菜,菜是毛泽东自己种的。唯一的美味佳肴是一只鸡,毛泽东说:“我没有钱买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特地送来的。”陈嘉庚不由得发出感叹: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941年初,王震率领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作为延安的南大门,因连年战乱、土匪肆虐,人们纷纷逃离,南泥湾成了荆棘遍野、野兽出没的“烂泥湾”。
  据八路军研究会三五九旅分会研究会会员马杰介绍,当时的环境特别恶劣,战士们没有住的地方、没有农具,大家除了强度相当大的开垦工作外,还要利用空闲编织草鞋、挖窑洞、收集铁具制作农具。
  三五九旅到达南泥湾后,立即投入到开荒中。“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上至旅长王震,下至勤务员、炊事员、马夫,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他们一手紧握钢枪,一手拿起镰刀锄头,在新的战地干得如火如荼。
  战士们住的是树枝搭建的茅屋,顶风冒雪挖窑洞,破冰涉水运粮,上山挖野菜,到处收集破铜烂铁打造犁、锄、斧,但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全旅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把荒山野林变成美土良田,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生产不但自给有余,还向边区政府交纳150万公斤公粮,并实现了“二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的生产指标,三五九旅更是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旗帜,同时也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1942年,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进行全面系统总结 时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 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南泥湾精神代代传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
  80载岁月洗礼,特别是退耕还林以来,南泥湾到处绿意盎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代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据76岁的侯秀珍介绍,三五九旅调离南泥湾时,有几名战士留下来,其中就有她的公公刘宝斋。他们继续在南泥湾从事农业劳动,发展经济,为延安做好后勤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安排刘宝斋进城工作,被他婉言谢绝。
  从1941年到1984年,刘宝斋在南泥湾奋斗了43年。侯秀珍接过公公的镢头,继续在这片热土拼搏。自16岁起,她先后担任南泥湾村妇女主任、村民小组长到村委会主任,再到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修路、通自来水、建学校。1999年,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侯秀珍和党员干部带头进山植树,跑遍了山山峁峁,为此她伤了腰,又伤了腿。
  如今的南泥湾,森林覆盖率达87%,真正成为“陕北好江南”。南泥湾开发区围绕“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与“金色农业”三大特色品牌,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以大生产运动、军垦、农垦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产业培育和特色小镇为主导,建设集现代农业、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数字科技“五大产业”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南泥湾。
  据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部长吴雄介绍,他们将全力推动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造南泥湾区域公用品牌,延伸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农民、农工共享发展成果。
  不远处的党徽广场,前来旅游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那首婉转嘹亮的《南泥湾》歌声不时传来:“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本版稿件由记者 刘拴平 宗有智 李江峰 杜音樵 李欢刘振振 郭子仪 周欣 采写 照片由记者 邓志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