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金银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陈计洋 记者 干雄焱
    ●中国原子城——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李勇 摄
    ●原子城旧址——爆红试验场碑墙    李勇摄
    ●上星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罗布泊
    美丽的草原    李勇摄

  金银滩,一个美丽的名字。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脍炙人口的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诞生在这里。
  金银滩,一个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的名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她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摇篮,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金银滩草原,作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曾是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区。如今,梦幻般的青海湖北岸,中国原子城已化剑为犁成为生态新城。广袤无垠的金银滩草原,风景如画,草美羊肥,游人如织,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伴随着动人的歌声,曾经在地图上一度消失的金银滩,再度迎来四海宾客。这片镌刻红色印记的精神高地,赓续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座生态新城熠熠生辉,成为人们接受心灵洗礼的精神家园。
  近日,“寻访百年红色精神重走红色革命地标——建党百年全国大型融媒采访·海北站活动”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举行。本报记者随采访团一起,探访神秘原子城,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1 植根草原锻造国之重器
  漫步西海镇,随处可见雕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园,当年的图书馆、电影院、将军楼仍在使用,富有时代烙印的标语依然清晰,遍布草原的厂房、车间静静矗立,“国营221厂”的印迹随处可见。
  7月20日,采访团来到“国营221厂”二分厂,走进镶有五角星标志的大铁门,正面一块大石头上“原子弹总装厂”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巨石后面,地下车间厚厚的墙体,沉重的钢板门以及油压机等机器,充分彰显了当年的重大使命和艰巨任务。
  讲解员方玮玮介绍,二分厂主要承担原子弹内部高能炸药的压装成型和起爆元件的生产以及最后核产品的总装工作,占地面积大,核基地服役时,工人们每天都与“死神”较量,付出巨大牺牲,最终创造了惊世的奇迹。
  20世纪5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决定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这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保障。
  从四川、甘肃到青海,专家组辗转勘查选址,最终,专家的目光齐聚金银滩草原,中国原子城从这里起航。
  1958年8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程正式启动。代号“国营221厂”,对外称青海矿区。各路建设大军和科研工作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金银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干劲”的坚强毅力,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并撤走在华专家。中国特意将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定名为“596工程”,寓意“争气弹”。
  住“地窝子”,吃青稞面窝窝头,喝融化的雪水,数万名建设者在这片树都种不活的地方扎了根,开始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伟大奉献。
  1964年6月6日,221基地爆轰试验场成功进行1∶1全尺寸模拟冷实验,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奠定基础。9月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221基地二分厂组装完毕后,从厂外0.5公里处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小站“上星站”,搭载列车运往罗布泊。
  “上星站”是个非常简陋的小站,但仍吸引了不少游人参观。一条铁轨,上面一辆锈迹斑斑的火车,旁边是几条用于吊装原子弹的拱梁。后面的几节车厢可以进去参观,这是当年负责押送的工作人员住的地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
  东方巨响,震惊世界,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科研人员不断攻坚克难,攀登高峰,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精神从此永放光芒。
  2 以身许国构筑不朽丰碑
  罗布泊上空的巨响并没有打破221基地的宁静,当看到《人民日报》的号外时,很多人才恍然大悟:“我们居然是在制造原子弹!”
  当时,北京一对夫妻分别接受任务,到221厂工作,因保密需要,均未告诉对方自己去了哪里,写信得从北京某地转一大圈才能递达,直到原子弹爆炸的庆功晚会上,才惊喜地发现了对方:原来他们工作的地方仅隔着一堵墙。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提起“两弹一星”,人们就会想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讲解员方玮玮给采访团讲了一连串这样的故事:
  世界知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许下“我愿以身许国”的诺言,当组织上决定让他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时,他化名王京,投身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长达18年;
  著名科学家郭永怀,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原子弹研制的秘密工程。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而牺牲。最后时刻仍紧紧抱着那个装有核武器资料的皮包,资料保存完好;
  物理学家彭桓武是第一个在英国取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1950年,邓稼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的第9天就登上了回国的邮轮,抱着“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的初心,回到国内,加入了中国核事业;
  从英国爱丁堡大学归来的程开甲教授,在天山深处核试验基地的“干打垒”平房中,默默无闻地生活了近20年。他说:“如果我不回来,绝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幸福,因为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着”;
  正在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周光召、吕敏、何祚庥等20多名中国专家,得知苏联撤走专家的消息,立即奋笔请缨,他们表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科学家,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
  提起“两弹一星”,人们就会想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基地,白手起家的科技工作者用古老的算盘珠子和每秒钟300次的手摇计算机,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用铜锯锯炸药,拿双层铝壶熬炸药,夹层通蒸汽,里层熔炸药,被人喻为:“一把铝壶闹革命”;
  用一年的时间演算模拟苏联专家留下的数据,在水泥地上、在草稿纸上,还有在那台运算一组核弹科研数据需要半年时间的我国首台电子管手摇计算机上,上演了著名的“九次计算故事”;
  世世代代居住在金银滩草原上的1279户6700余名农牧民没有提任何条件,仅用了10天时间,便离开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热土,迁移到了祁连、刚察等地……
  提起“两弹一星”,人们就会想到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在原子城纪念馆内,采访团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区市包括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钱学森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我们体会到,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
  在原221总厂办公楼东南角,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名:“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如碑文所述:“在这块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攻克了原子弹、氢弹的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地进行了16次核试验,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战略武器装备部队,壮了国威、壮了军威。”
  3 生态优先绘就大美画卷
  青海矿区,曾经是中国原子城的代名词。站在“青海矿区邮局”旧址前,一个动人的故事让人格外心酸:当年,儿子在这里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拖着病体的父亲带着孙子、拿着写有“青海矿区”字样的信封,在西宁市见人就打听这个地址,可是无一人知晓。父亲最后不幸病逝街头,孙子下落不明……
  走进“青海矿区邮局”低矮的小门,沿着陡峭的台阶而下,地下近10米处,是原子城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
  “两弹”研制成功,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两弹元勋”作出的贡献外,成千上万的普通建设者、车间工人、牧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同样功不可没。
  历史向前,大国崛起,“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功成身退。1987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撤销国营221厂的决定时,对基地核设施进行了彻底地无害化特殊处理,经国家验收完全符合有关规定后,整体移交海北州;
  1993年,海北州州府从门源回族自治县搬迁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更名为“西海镇”;
  1994年6月15日,“国营221厂”与青海海北州正式签订移交协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化剑为犁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完成使命,全面退役;
  1996年9月2日,基地旧址被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基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0月20日,青海原子城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原子城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达50万人。
  海北州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据海北藏族自治州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海北州深入挖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红色文化内涵,依托一址(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一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一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一院(“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全力把“中国原子城”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圣地和新青海精神高地,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焕发时代光芒,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伟力。
  今天的金银滩草原重归宁静,牛羊遍地,牧歌悠扬,海北州成为游人向往的生态新城。7月21日,采访团走进刚察县沙柳河湿地公园内,鱼鸥翔集,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俯冲下去,从河里叼起一只湟鱼。河道里湟鱼聚集,争先恐后地向上游前进,它们要跃过层层台阶,才能到达产卵繁殖地。
  湟鱼,又叫裸鲤,这一青海湖的特有鱼种是维系“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2004年,它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湟鱼资源量的衰减,直接威胁到鸟类的迁徙、繁衍和生态物种多样性。在青海湖畔长大的泉吉乡宁夏村党支部书记才保告诉记者,近年来,青海湖生态保护、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湖边环境改善明显,湟鱼数量大增,“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景象,又回来了。
  高原蓝宝石,梦幻青海湖。如今,青海湖水位逐年上升,碧波荡漾,水天一色,“鱼鸟”“山水”“人文”为一体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稳步提高。走进位于刚察县城以北10公里处的果洛藏贡麻村,蓝天白云下,一排排红瓦黄墙的方正小院依次排开,巷道干净整洁,黑色的乡村柏油路向远处延伸。
  和所有牧民家一样,索南才让家也是独门独院,坐北朝南的是主房,阳光洒进玻璃封闭的过道,明亮温馨。一张玻璃饭桌上摆放着馓子、麻花、糌粑、酥油奶茶等食品。“以前,我们住的是土房子,这里一户、那里一家,居住分散,通水电路难度大,年收入不到5000元,生活十分贫困。2014年,我们全村在党的好政策下搬迁到了县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还安装了水冲式厕所,真的太方便了。”索南才让满脸幸福。
  在村外的山坡上,星罗棋布地建了很多玻璃房,供游客吃住、休闲,这是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31岁的果洛藏贡麻村党支部书记索南才夫旦展望未来信心满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草原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海北,金银滩,这块曾经孕育了“两弹一星”的热土再度辉煌,伴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撩人心弦的旋律,中国原子城的故事,更加激越地在人们心头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