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2日
《黄河大合唱》:唱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记者 孙文珍 鲁舰平 陕西电视台记者 王译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都会令人热血澎湃、激情四溢。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被誉为“民族危亡时刻奏响的时代最强音”的《黄河大合唱》,诞生80多年来,在神州大地乃至国际舞台上经久不衰地传唱着。2007年,《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搭载中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天,更使这首雄浑磅礴的旋律响彻寰宇。
  一首令炎黄子孙唱起来就激情澎湃、听起来就血脉偾张的音乐作品,融入了创作者怎样的心血和才情?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穿过厚重的岁月,我们首先把目光投向两位老朋友的久别重逢——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他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在一次行军途中光未然不慎坠马,造成左臂骨折,演剧三队队员抬着担架,将他送到了延安的医院。
  光未然的女儿张安迪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存在一定偶然性,但偶然中充满着必然。如果父亲没摔断那只胳膊,可能就没有《黄河大合唱》,因为他就不会被送到延安,也就不会见到老朋友冼星海。”
  关于两位老朋友的见面,《冼星海日记》里写得很简单:“看光未然,医院。”但据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回忆:“我父亲和光未然是老朋友了,1939年的时候,父亲听说光未然先生到延安了,跑了十几里地,到医院去看他。”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见面,畅谈中,光未然激动地谈起一路上的见闻:从宜川古渡口圪针滩东渡黄河,他听到上游十里之外传来的雷鸣,听着船夫号子,看到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样子,思绪万千。他说,他要写首长诗,一首歌颂黄河与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诗。听着老朋友的讲述,冼星海也异常激动,两人约定:“咱们再来一次合作吧,再来一次厉害的合作!”
  由于骨折,无法伏案工作,光未然只好躺在病榻上口述,由队员胡志涛代笔。仅仅5天时间,400多行的长诗《黄河吟》就完成了。
  1939年3月11日晚上,在延安西北旅社一孔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为大家朗诵了《黄河吟》。
当他朗诵到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人民,发出战斗警号”时,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光未然在生前接受采访的一段影像中曾回忆:“大家听我朗诵《黄河大合唱》的诗词,我从头到尾念这个400多行歌词。大家当然给我热烈地鼓掌了。星海在边上坐着凝神地听着,当听完最后一句的时候,他一下子站起来跑到我面前,一把把稿子抓住,‘我有把握写好它’。”
  时任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拿到了诗稿,但并没有着急动笔,而是反复地向光未然了解抢渡黄河的情形,将对音乐的想象力、激情和对民族深沉的爱汇聚到了一起。
  据安波之子、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副会长刘嘉绥讲述,冼星海在创作构思时,“像河马史诗那样由一个盲诗人的吟唱沿着远古一路走来,我要怎么样达到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呢?他写了一大段的朗诵词,叫《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时延安有一个音乐家叫李鹰航,外号人称‘三弦大王’。冼星海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背景音乐用的乐器就是李鹰航的这种大三弦。”
  冼妮娜回忆:“我父亲是广东人,喜欢吃甜食。我母亲看他熬夜创作那么辛苦,就用陕北的红枣给他熬了红枣汤,加点白糖,所以人家说我父亲的《黄河大合唱》就是用白糖水红枣汤融化成的这首激昂的旋律。”
  从3月26日至31日,经过六天六夜呕心沥血,冼星海抱病谱写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乐章,全民族抗战的最强音就这样诞生了!
  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在那个困难的战时条件下,乐队很单薄,大概只有七八件乐器,而且是民族的和西方的乐器混合在一起,有一两把小提琴、三个口琴,可以说是一支临时凑的乐队。
  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100多人的合唱团,进行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出结束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毛泽东连说了三个“好”,紧接着,《黄河大合唱》就成为延安这座歌咏城中最流行的歌曲。
  1943年,美国友人通过宋庆龄给中国解放区援助了一批急需的医药物资。作为回赠,宋庆龄向他们赠送了一本中文版的《黄河大合唱》。美国友人不熟悉汉语,就请来刘良模帮助翻译成英语。1943年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首次演唱了《黄河大合唱》。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庆祝大会上,美国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用英文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
  据刘嘉绥讲述,在后来演出时,冼星海觉得应该把声响做得更有气势一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做到呢?冼星海发现了鲁艺学员的大茶缸子。“他给这位学员说,你就拿着个大茶缸子,把大家有的铜勺、叉子都装到里面。我们不是有朗诵词嘛,说‘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听过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风浪搏斗的情景吗?如果你没有,那么请听吧——’手一挥,大茶缸子哗啦一响,呜,那声音,铺天盖地,这个声音呢,就是我们乐队里的一个音响乐器了。”而据鲁艺学员李焕之先生回忆,“那时候有个美军观察组来延安,我们招待美军观察组,就请他们听《黄河大合唱》,到我挥茶缸子的时候,把那美军观察组的上校惊得‘腾’一下子从座位上坐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了。连那些训练有素的军人,听了我气势磅礴的这个音响后,都受到影响了。”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请听吧——”
  80多年来,无数的观众就这么屏息倾听这部不朽的音乐史诗,但鲜有人知,《黄河大合唱》是两位青年艺术家抱病合作、创作时间加起来仅十天左右而诞生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奏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因此,周恩来曾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用音乐唤醒民众、鼓舞斗志,延安时期诞生的《黄河大合唱》集中表现了这个特点。在《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中,《保卫黄河》是演出频率最高的乐章,“保卫家乡!保卫黄河”,有如决战前夕司令员向广大战士发出的紧急动员令,声声皆是雷,字字都为电!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吴延评价道:在《保卫黄河》这个乐章里面,作曲家运用了齐唱和卡农式模唱这个形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把中国民间戏曲里面的锣鼓加入到了合唱里面,非常创新地把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加入到了合唱作品中,在合唱中体现了民族化的尝试。
  据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字民讲述,到延安参观访问的美国女作家霍夫曼在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后,敬佩地说:“中华民族正在像一只狮子般发出怒吼,这吼声预告着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
  茅盾先生在欣赏了《黄河大合唱》后撰文: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黄河大合唱》是战争时期浸泡着血与泪的土壤上开出的文艺之花,它早已超越了音乐与文学,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东朗这样评价:“《黄河大合唱》是延安时期、抗日时期的一部名曲,它主要反映了全国抗战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民族的尊严而奋起拼搏的这样的历史任务。用波澜壮阔、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勇于拼搏的这种气势和精神,来动员人民。”
  哺育了中华民族、开启了中华文明、见证了中华崛起、铸就了中华精神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深邃象征和永恒图腾。一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唱出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赤子之心,唱出了中华民族血液里奔流不息的黄河精神。
  《黄河大合唱》从历史深处走来,奏响在神州大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这些乐章还将为我们指明方向,这首史诗级的经典旋律,也将一如既往带着全民族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继续奔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