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只为碧波如初
——延安水污染治理工作速写
  记者 郑鹏
  “十三五”期间,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省考我市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3%,水质改善排名位居全国337个城市第20位。
  傍晚,顺着河堤的台阶进入延河河道公园,延河清澈逶迤,微风在河面荡漾,深红色的步道蜿蜒伸向远方,远处的宝塔山巍峨耸立。
  眼前的美景,让人难以想象,2018年我市第一季度还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级城市之一,5个国考断面水质为劣Ⅴ类,水环境治理形势异常严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制定印发了《延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延安市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延安市碧水保卫战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形成了“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治水思路,明确了“五先五后”治水举措,大力实施“控污、截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治水项目实施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我市大力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雨污分流、农业面源治理等系统治水项目。累计建成县级及以上污水处理厂16座,镇村级污水处理厂(站)183座,污水收集管网1028.4公里,处理规模达26.64万吨/日,完成14个污水厂提标改造和4个县城建成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
  我市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406名,严格落实定期巡河制度,解决实际问题6300多个。落实黄河采砂“四个责任人”,依法取缔违规采砂场39处、破拆撤离采砂船157只,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统一采砂运营管理新模式,采砂监管效率有效提升。出台了《延安市深入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水灾害系统治水工作方案》,制定《延安市主要河流治理年度工作方案》,建设水体达标项目129个,实施河道水草种植2500亩。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是碧水保卫战的重要战场。累计完成9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定、11个“千吨万人”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和67个乡镇级水源地划定方案上报(已修改)。全市339个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平均配套率达99.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4.15%,完成了547个建制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近年来,我市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河一策”限期达标方案,累计投资近50亿元建成系统治水项目225个。今年又针对“十四五”国考断面由6个增加至14个的现状,编制《“十四五”国考断面“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分流域分断面精准施策,科学制定治理措施和配套项目,确保实现水质达标。我市启动实施了生态环保信息化管理项目,设立9套市控水质自动监测站、87个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及排污口视频监控设备,全面提升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
  此外,我市建立了市级环境保护督察巡查机制和水污染防治补偿和奖补办法,并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对工作推进缓慢、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县区、部门,及时进行督办,必要时提出问责建议。
  2018年以来,以市环保督察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累计下达交办督办函82份252个环境问题,提出问责建议2起。各县区累计缴纳水污染补偿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专项用于奖补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区。
  今后,我市将紧盯水质达标目标,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技术作用,全力推动“一河一策”精准治污。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大排污口整治力度,全面提升环境执法和监测现代化水平,不断构建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环境监管体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再次感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