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019年延安组织工作十大亮点
    ●党员先锋队助力“文创”行动
    ●“三变”改革让群众享受更大改革红利
    ●苹果产业后整理助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时间的航船已经驶入2020年,我们充实而坚定地走过了2019年。
  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披荆斩棘,70年沧桑巨变,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一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自我革命精神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奋力谱写时代新篇章。
  这一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指明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擘画“中国之治”新蓝图。
  这一年,省政府宣布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革命圣地延安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一步。
  这一年,是延安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落实全市干部、党建、人才工作3个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一年。全市组织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在服务全市追赶超越大局中体现责任担当,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树立鲜明导向,在坚持实践实干实效上展现良好作风,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1 深学细照笃行,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实际行动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四问”,以实绩实效做到“两个维护”。依托学习书院,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创办理论季刊《学习》,编印《习语金句》口袋书,举办“回望延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全国19.5万人前来学习。推动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内涵式发展,创办理论季刊《延安》,研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选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案例,全国25.2万名党员干部来延安寻找初心、补钙铸魂。
   2 聚焦主题主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坚持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重实干、重实际、重实效推进,主题教育开展有声势、有特色、有亮点。市委常委会班子率先垂范,到杨家岭“七大”会址和梁家河知青旧居开展现场教学。全市党员干部在革命旧址上好“初心、使命、忠诚、担当、干净”五堂党课,聆听历史回音,接受红色洗礼。开展“支部书记进党校、流动党校下基层”活动,分期轮训6013名党支部书记,组建72个理论宣讲团、336支小分队深入基层宣讲。坚持四项措施一体推进,全市6693个党组织、15.23万名党员、1637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学习5.8万次、专题研讨1.8万次、讲党课1.4万次、形成调研报告7160篇,通过高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党性。市委常委同志分别牵头负责中省11个专项整治,跟进督办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梳理问题6.6万个,完成整改5.6万个,一大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
  3 发扬优良传统,成功举办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展
  认真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如何继承和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问,系统回顾总结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宝贵经验,举办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展。通过6个单元21个章节,集中展示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基本架构、方针政策、经验做法和制度机制等内容。延伸展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及延安探索实践,展示新时代新作为。对外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参观学习21.38万人次,成为组工干部追寻初心、汲取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砥砺奋进的重要学习平台。
  4 抓党建促脱贫不松劲,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贯彻“四个不摘”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全市2.7万名干部联户扶贫,1499个驻村工作队、4591名队员驻村帮扶,1807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以市委名义集中表彰脱贫攻坚领域先进个人62名。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被中宣部等表彰为“最美奋斗者”。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34个,1665个村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占比达93.33%。中省市县分别投入4400万元、3000万元、3410万元、1.97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14亿元,1502个村集体经济“清零”,占比达84.2%。
   5 既“瘦身”更“健身”,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机构改革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延安实际,不搞简单“加减法”,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机构和职能。大幅精兵简政,党政机构精简20%,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精简32%。突出为民导向,将挖潜和核减收回的编制资源向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领域倾斜,市委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一次性给清华附中延安学校、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单位增加编制942个。党政机构和管理体制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运行更加协同高效。
   6 坚持选育用管并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全面贯彻《延安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扎实做好建“苗圃”工作,面向“双一流”高校招录定向选调生18名,选拔156名年轻干部到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46名优秀基层干部通过公开遴选进入市直机关工作。新招录公务员291名,其中乡镇公务员240名,占比达82.5%。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实行聘任制改革,助推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和公司制改制。着力解决“不会干”问题,对全市8.8万名干部进行能力素质培训。全市正县级干部中70后占13.2%,同比提升3.23个百分点;副县级干部中80后占6.98%,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90后科级干部83人,同比增加34人。选树张延刚和宝塔区消防中队、市房屋征收管理局等一批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群体,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大在“三大攻坚战”、“三个经济”、深化改革等主战场选用干部,全市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1634人,其中鼓励激励1435人,能上能下186人,容错纠错13人。
  7 实施“强基”工程,城市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动摇,争取市级奖补资金2000万元、县区投入9913.64万元,对城市社区阵地进行升级改造。市级财政投入2420万元为每个城市社区列支经费20万元。建强社区工作队伍,通过划拨事业编制、招录专职人员、增设公益性岗位等充实工作人员300多人。积极优化服务功能,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建成党群服务站点100个,成立志愿服务组织400多个,3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创树社区党建品牌,子长市“同一个家”做法入选中组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优秀案例。
  8 推进“221圣地英才计划”,高端人才智慧驱动作用逐步显现
  围绕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列出清单,实施“双招双引”。成立31个小分队赴全国500强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阿里巴巴、腾讯等签订协议60项,一批重点人才项目落地延安。持续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度,引进13名两院院士,新建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市累计引进院士24名,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3个,开展42项科研项目研究,引进关键技术、新技术114项,形成创新发展“最强大脑”。引进中省博士服务团3人来延挂职。坚持高层次人才休假制度,组织25名高层次人才休假康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出台《延安市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办法》,激励和调动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9 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打响“圣地延安·智慧党建”品牌
  持续推进“圣地延安·智慧党建”迭代创新,不断打造适用易用管用的党建信息化平台,并以党建信息化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市县乡村全覆盖,远程会议、远程直播、远程授课、远程协助、远程监控和户外直播六大功能齐备的党建视讯系统和延安市在线党费管理系统。“圣地延安·智慧党建”成为全省组织系统唯一入选首届“数字陕西”建设成果案例,并获得数字治理类最佳实践案例奖。36集党史党性教育片《回望延安》在“学习强国”推送。25集担当作为好党员系列片《圣地先锋》在市县两级媒体、公交车、户外大屏等同步推送。新华社对张莲莲、李树和、白光荣等40多个先进典型作专题报道,《延安第一书记》在新华社客户端点击超过百万次,《碧血丹心》等15部党建片在中省获奖。
  10 树立实际实干导向,基层减负取得初步成效
  提出并执行党建调研检查“八不”要求,即不提前通知、不预先踩点、不走预设路线、不看展板、不看“盆景”、不让基层准备书面材料、不要求工作留痕、不频繁到一个点调研检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对组织工作重点任务一次性作出部署,全年召开县区委组织部长参加的会议2次,发文同比减少35.95%。坚持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市县乡三级通过党建云平台等实现在线督查,线下督查减少50%。2019年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饱含着全市广大组工干部和全体党务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事业越前进、越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就越多,肩负的使命任务就愈加艰巨。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奔跑、追赶超越,全力冲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以组织工作实绩实效让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