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塔山会师广场 刘阳 摄 ▼延安革命纪念馆外景 刘阳 摄 ● 延安全景 刘阳 摄 今年5月至7月,延安市融媒体中心与全国20余家党媒联合开展了“寻访百年红色精神 重走红色革命地标——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建党百年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历时三个月,横跨七省,凝聚起党媒的强大采访力量,通过全方位重走红色地标,挖掘撰写新时代红色故事,让“中国精神”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活动落下帷幕后,采访中汇聚的红色精神源发地巨大变化等联盟合作成果将结集出版。延安精神作为16种红色精神之一,也被收录其中。
飞机开始下降,从深圳来参加干部培训的李永华紧贴窗口,好奇地张望眼前这片神奇的黄土地。飞行高度越来越低,宝塔山映入眼帘——哦,延安!恍然间他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这座陕北的边陲小城,仿佛有着巨大的磁力——知识青年接踵而来,带着热爱,带着梦想,有如朝圣;国际友人慕名而来,把延安的美名传遍四面八方。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落脚陕北时,只有7000多人,谁会想到,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竟在未来13年,发展成拥有300万党员的百万雄师?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完成了历史性的蜕变。最终,一个新中国从这里喷薄而出。
有人说那时的延安有一种“特殊的气场”,究竟是什么气场?
走出机场的那一刻,这个问题始终在李永华脑海里盘旋。其实,同李永华一样,每年世界各地有超过6000万人来到延安,都是为了寻找答案。
1 方向
春末夏初,延安风和日丽,宝塔山沐浴在清透的阳光里。
石和平最近一直在宝塔山讲课。曾任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的他,做党史研究几十年,专职于延安精神宣讲,微信朋友圈每天推送的都是红色小故事。他最擅长用一堂生动的现场党课,让外地人把从前对延安的敬畏,变成真实的触摸。
石和平喜欢讲一个故事——1947年8月7日,蒋介石一生唯一一次来延安,看过毛泽东旧居后,原本打算逗留一天的他,当天就心绪烦乱地离开了延安。
据说蒋介石当时连发三个感慨:延安这么艰苦的环境,毛泽东竟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跟他战斗了多年;延安这么偏僻的一个山沟,毛泽东竟然能率领部队和国民党正规军对抗,还打了胜仗;在一张原木没有油漆的、坑坑洼洼的破桌子上,毛泽东竟然还写出许多激扬的文章……
令蒋介石心绪烦乱的是——无论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共产党人不会被吓倒,始终情绪饱满,士气高昂。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前行有方向。
1936年在瓦窑堡,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第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之后在延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整风运动,发表《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联合政府》等一大批重要著作,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共七大后,实现了全党空前团结统一。
石和平说,延安时期,五湖四海近4万名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他们“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就是因为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代表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2 标杆
5月的杨家岭,郁郁葱葱。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门外,一群人促膝围坐,交流发言。作家梁向阳就在其中。作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每年5月,梁向阳都会和文艺界的朋友来这里寻根“人民文艺”。
1942年5月,就在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门前的空地上,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了。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言犹在耳。这是一场文艺界的整风运动,人们得到一把金钥匙——实事求是。
2015年,梁向阳撰写的《路遥传》火遍全国,至今余温尚存。路遥因其作品充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影响了千千万万普通读者。梁向阳花费近10年心血奔波搜集,捕捉路遥短暂人生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光焰,为人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奋斗者——路遥。
梁向阳说,回应现实、敢于担当的文艺,才不负时代厚望。我们今天仍要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
实际上不光是文艺界,早在1941年,“实事求是”已作为校训挂在中央党校门口,1942年后逐步成为全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尺。
延川县杨家圪坮镇孙家塬村,56岁的杨志平忙活在自己的果园里。望着初绽的苹果花,他心里踏实得很。去年,这10亩果园让他挣了20多万元。
四年前,杨志平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尽管家里有10亩苹果园,但因为缺乏技术,管理不当,苹果质量不好,卖不上价。包村干部认真分析后,决定支持他学习果树管理技术。专家手把手耐心教,杨志平如饥似渴用心学,很快就成为栽植、育苗、修剪的一把好手。有了好技术,再加上精心管理,苹果园收入逐年增长,从原来每年不足3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0多万元。
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延安脱贫攻坚战场上,实事求是依然是衡量的标尺。80年前延河畔的一缕哲思,也是延安送给未来的礼物。
3 立场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枣园“为人民服务”广场上,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章”的张文妮再次诵读《为人民服务》,心中更多了几分责任。
1944年9月5日,29岁的张思德在烧炭时牺牲。3天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1000多人,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1945年召开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写入党章。
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考察团”抵达延安时,不管是政权建设中“三三制”的实行,还是选举中的“投豆法”,抑或政务人员公约的制定,都让边区政府成为真正意义的人民政府。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表示:“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
那时的延安,没有一个党员干部的生活不是简单朴素的。与之相连的是,延河畔“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
“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一首陕北民歌恰如其分地唱出了当年的党群关系,为人民服务就是这条“蔓子”,让中国共产党始终扎根于人民。
2015年,刚到富县张村驿镇榆树村担任第一书记时,25岁的张文妮是村民不信任的“碎女娃”,给她吃闭门羹。几年后,她成了村民口中精干硬正的“女书记”,人人敬重稀罕。这个“碎女娃”驻村4年多,进百家门、坐百家炕,为老乡们化解矛盾、谋求出路,一门心思拔穷根,不仅让榆树村高质量脱贫,彻底变了样,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走进了群众心里。
在延安,像张文妮一样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革命圣地不如期脱贫,我们没法向党和人民交代。”这是他们在脱贫攻坚中最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是延安乃至全省各级党政干部给人民的承诺,是1784名驻村第一书记、1546个驻村工作队、3.74万名干部在扶贫一线贡献青春,助力延安告别绝对贫困。
如今,延安脱贫已整整两年。但是,情系百姓的干部们依然扎根在一线继续奋战,只为让延安的山更绿、水更清,让延安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更舒坦。
4 奋斗
在南泥湾,毛泽东手书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纪念碑,见证了这里的寒来暑往。
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延安就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几乎与现代文明完全隔离的农村。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除了贫穷,敌军的“封锁”是对他们更大的考验。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国民党曾扬言“不让一粒粮、一尺布进入边区”,经济封锁长达数年。
1939年2月,在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穿着补丁裤子站在演讲台前:“在我们面前摆着三条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
“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才有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才有了三五九旅高唱“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建设保卫党中央”,浩浩荡荡开赴南泥湾,将蛮荒之地变成“陕北的好江南”。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有一组数据——1941年,南泥湾开荒种植1.12万亩,蔬菜完全自给;到1944年底,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粮3.7万石,实现“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
这是艰苦奋斗创造的伟大奇迹!今天的人们,仍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汲取力量。
站在南泥湾的土地上放眼望去,绿树成林,花木成畦,水稻飘香。在纪念碑不远处,南泥湾养殖场上百头森林野猪在丛林中觅食。林下经济让当地群众“绿了山顶子,鼓了钱袋子”。
可75岁的南泥湾村老党员侯秀珍说:“我的奋斗还没有结束。”现在她每天还要下地干活。58年前,她唱着《南泥湾》嫁到这里,从曾任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九连副连长的老公公刘宝斋手里,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几十年里,她带着全村妇女上山种树、开沟挖塘,参与并见证了南泥湾的发展。如今,她把自己家办成了村里的陈列室,用近百幅大生产时期珍贵的老照片和父辈开荒、后辈种树的两把老镢头,继续讲述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
延安人身上,奋斗的劲头从未消失。
一个星期的培训很短,李永华怀着敬畏之心行走在延安的土地上。从宝塔山到南泥湾,从杨家岭到枣园……每一孔窑洞、每一处灯火,都如同一座丰碑。他在历史的细枝末节里,在延安生活的日常里,追寻着延安的“特殊气场”。他发现这气场就是延安精神,这精神一直伴随着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超越了时空界限,散发着永恒魅力。
离开延安的当晚,李永华郑重地写下一篇文章。文章很长,但归结起来就是四个词:红色基因,精神丰碑,公仆意识,为民情怀。 (本文采写于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