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整理救援装备 在甘泉,如果哪里遇到自然灾害,或出现突发事件,总会看到一个身影,他身穿一件红马甲,手持一个对讲机或手机,佩戴一枚党员徽章,传达着各种指令,也忙碌着各种分工,他是谁呢?他就是甘泉阳光志愿者救援队负责人高宁。
截至目前,高宁带领这支队伍共出勤各类公益志愿活动150多起,参与突发应急救援任务30多次,帮助困难群众2万多人次,捐善款10多万元,受到群众肯定和好评。
退役不褪色 初心从未改
今年42岁的高宁,父母都是老党员。父亲是位退休的宣传干部,母亲是位退休的电视台工作人员,所以在父母的影响下,高宁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的奉献精神,《纪念白求恩》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德,《愚公移山》中“做一件事要有恒心和毅力”的坚定意志,始终激励着他努力前行。
1996年,高宁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参军以后,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罗盛教等英雄人物成为他敬仰的榜样,英雄们为了群众和国家的利益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奉献精神,让高宁深受感动和鼓舞。抱着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宁在部队时多次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当时他所在部队的党员名额限制,未能经过审批。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训练刻苦获得过优秀士兵一次,在多次维稳处突的任务中,因表现突出,荣获三等功一次。1998年12月,他终于在部队入了党。
“3年的军旅生涯为我的人生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方向。”1999年12月退役后,高宁被分配到下寺湾镇开始驻队并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善举为己任 守护为快乐
在乡镇工作期间,高宁发现很多留守老人和儿童,他看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难,便在工作之余经常和同事或朋友收一些孩子大人的衣服。
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好,所以他记得很清楚,2004年冬天的一个早上,他骑车走到东沟村时,看到一位正在挑水的老人不慎摔倒,他赶紧上前扶起了老人,并帮老人重新把水挑进家中,发现他原来是个70多岁的留守老人,老伴去世得早,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就一个人住在老院子里,生活很不容易,于是,几天后高宁便为老人送去家人的旧衣服及生活用品……
更让高宁难忘的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他坐在电视机前热泪满面,他很想去,但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于是,他主动协调周围朋友,成立了阳光志愿队,他们充分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外出,主要以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与防灾减灾为主,能够积极主动组织队员慰问孤寡老人和看望留守儿童,带领队员经常性开展捡拾垃圾爱护环境等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他们的行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引领一群人 释放正能量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高宁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消息后,便带着县二小的志愿者聂建雄一起去参加了抗震救灾活动,每天冒着上百次的余震,参加装卸救灾物资、搭帐篷,协助青岛红会修建8间临时厕所,协同“云南青基会”为灾区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参与废墟、河道、临时避难救灾帐篷生活区的防疫消毒等志愿工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聂建雄,则帮助灾区儿童做心理辅导,看到儿童们从一阵阵的哭喊声中变得很安静,这让高宁很欣慰,更知道了救援力量在民众中的作用。从震区回来后,他便决定成立甘泉阳光志愿者救援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有10个人。他在没有违反党员领导干部社会团体任职规定的制度下,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致力于队伍发展建设,在制定章程、Logo设计、队服定制、机构划分、队部选址、人员招募、制度建设和任务活动策划、协调、指导、组织、实施、总结、宣传等方面都亲力亲为。队伍经费来源主要是大家集资和政府支持及爱心企业赞助,从原来的十来个人发展到现有的130多人,他们经常外出做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和应急救援任务,受助群众达1万余人。
“即使是只萤火虫,也能释放正能量。”高宁用他的坚守,引领着一群人,正在走着正能量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