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注定将被牢牢铭刻在新中国的史册上。这一天,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世界为之震惊。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把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几个月后,美国也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一时间,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造卫星的宏伟设想。在那个年代,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毅然决定发展人造卫星,这不仅仅是为了扬眉吐气,更是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在当时,人造地球卫星属于前沿科技,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推动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审议通过并发布了多项规划和报告,出台了多项专门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保驾护航“东方红一号”研制的10道“金牌”,使“天字第一号工程”按时圆满完成。“当时,中央给予我们倾力支持,周恩来总理强调,需要的人、财、物一律放行,全面绿灯。”曾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回忆说。
  经过几年的预研摸索,研制团队基本掌握了人造卫星理论知识。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党和国家集中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协作网。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时代凯歌。
  上世纪60年代初,科研条件十分艰苦。卫星上天需要大量计算,当时用的主要是半自动手摇计算器,海量的数据计算只能依靠人工一点一点摇出来,有时候连算盘都要上阵。据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回忆,当时计算室里的年轻女孩子连续几个月用手摇计算器计算,手臂都摇肿了。原七机部某研究院卫星轨道组组长李颐黎回忆说,为了保证质量,一条轨道算了整整一年。
  此外,让卫星在太空中播放《东方红》乐曲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卫星必须经受住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那时候还没有专门做低温实验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就跑到海军存放食物的冷库里去做实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科研人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
  1970年4月24日,在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雷霆万钧之势飞向太空。当指挥所的高音喇叭里传出“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的喜讯,发射场上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祝贺声、口号声响成一片,清冷的戈壁变得热火朝天。与此同时,全国人民都通过广播收听到了电台转播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奏响的《东方红》乐曲。
  卫星升空后的飞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周期为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东方红一号”卫星肩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其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忆往昔,孙家栋激动地说:“以那时中国的条件,能把卫星送到天上去,而且卫星上没用一个外国元器件,每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造的,真是扬眉吐气!”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晶,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它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树立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如此,这段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重量上,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在研制速度上,比美、苏等国都要快,从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花了12年半,苏联经过了8年,我国仅用了5年半;在技术上,实现了安全可靠,准确入轨,及时预报的要求,首次发射一举成功。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围绕地球飞行。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许多天文爱好者还会拍摄这颗卫星经过祖国上空的照片。今天的“东方红一号”就像一个精神坐标,激励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供稿: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