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河会议旧址全貌 ●旧址上的伟人雕像 ●旧址上参观的游客 记者 苏东超 延媛 党睿 李娜
离开安塞区坪桥镇王家湾村,向西北方向行驶大约13公里,记者一行来到了小河会议旧址。
小河会议旧址位于靖边县小河镇小河村,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掩映、风景优美,是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据靖边县革命旧址管护中心工作人员王珂介绍,从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在靖边县小河村生活战斗了48个日夜。其间召开了小河会议,吹响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号角,揭开了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从而使“小河”这个小村庄彪炳史册。
也正是在小河村的48天里,毛泽东与当地的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建立起深厚的鱼水情。如今74年过去了,小河村依然流传着人民领袖爱人民的真实故事。
站在毛泽东旧居,50岁的卜生明讲起了姑姑卜兰兰和毛泽东的故事。“我姑姑是毛泽东的干女儿。毛泽东在小河村居住的时候,经常和老乡家的三个小女孩一起吃饭,我姑姑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卜生明说,当时毛泽东见他姑姑活泼可爱,好学上进,十分讨人喜欢,便将她认作了干女儿,常常教她读书识字、接受革命道理。仅40多天,她就学会了600多个字。为了表示感谢,她亲手做了一双布鞋送给毛泽东。
“你们看,这张照片里毛泽东穿的就是我姑姑做的布鞋。”顺着卜生明手指的方向望去,照片里穿着新布鞋坐在躺椅上的毛泽东笑得十分开心。
69岁的贾树平过去也常常听父亲贾德昌讲起毛泽东在小河村的故事。“当年我父亲还是个孩子,他说毛泽东第一次来小河村时就到了我家院子。当时毛泽东住在同院的曹九林家,警卫员住在我们家。毛泽东从青阳岔撤离时,遇上下雨,一路泥泞,衣服鞋子都沾满了泥。毛泽东不愿弄脏房主家炕上的毡,就让警卫员把帆布铺在地上,包上豌豆秧。然后,毛泽东就躺在豌豆秧上休息。”贾树平告诉我们,毛泽东离开小河村以后,他的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能来到咱们这里,感觉很荣耀。”
毛泽东对贫苦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同样老百姓对共产党、对毛泽东的感情也非常深厚。王珂告诉我们,几十年来,曹九林一直精心管理着毛泽东等领导人住过的窑洞,去世前还特别嘱咐儿子:“毛主席是咱的大救星,在咱家住是咱家的福分,要把这几孔窑维护好。”
时至今日,小河会议旧址保存完好,内部陈列的物品也保留着原有风貌,一张照片、一把旧木椅、一盏油灯以及仿制的被褥、用具等,都会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中。
“现在,小河会议旧址不仅是大家缅怀革命先辈的纪念地,还是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国防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每年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追寻红色革命历程,感悟转战陕北精神。”革命旧址管护中心原所长刘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