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星棋
金秋十月,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五彩斑斓。阡陌纵横的千亩稻田在微风中稻浪起伏,呈现出陕北好江南的独特风光。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历史上的南泥湾从荆棘遍布、荒无人烟到牛羊满川、稻浪起伏,如今的南泥湾用南泥湾精神完成蜕变,再次在冉冉岁月中焕发新颜。
传承
1941年,在日伪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下,抗日根据地财经状况和部队供应陷入严重困难的境地。王震将军率领359旅战士响应毛泽东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开赴南泥湾垦荒屯田。
到1944年,南泥湾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把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成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也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在当时极大地激发了抗日军民的生产热情,对改善物质生活,减轻人民负担,密切官兵关系和军政军民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3年,由贺敬之写词、马可谱曲、郭兰英首唱的《南泥湾》,迅速在边区走红,并传遍全国。从此,人们心目中的南泥湾,一直都是好地方、好风光、陕北的好江南。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南泥湾往日风采不再。2016年年底,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延安作出了成立开发区建设南泥湾的战略决策。
南泥湾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极端困难时期,是我党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强大精神武器和力量源泉。而新时代南泥湾精神代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创新创业的精神,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近五年来,南泥湾开发区把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南泥湾二次开发的“根”和“魂”,依托军垦、农垦文化和红色资源、自然生态,建设以南泥湾镇为核心、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发区,打造集现代农业、教育培训、文旅康养、数字科技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走出了一条新发展理念指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发展
如今每逢节假日,在南泥湾稻香门广场,水上乐园、水弹枪、小火车等独特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嬉戏游玩、流连忘返;在党徽广场,众多现场聆听党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桃宝峪炮校旧址,游客亲身体验军事训练项目,锤炼顽强意志、陶冶爱国情操……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模式下,南泥湾再不是旧模样!
从党徽广场到八路军炮校旧址,从大生产纪念馆到千亩稻田景观,从现代农业示范园到国家湿地公园……红色文化、绿色生态、金色农业在这里完美融合,南泥湾成为来延安游客的打卡地和延安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除了“醉美”景区外,南泥湾还走上了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路。
“近几年的南泥湾真是大变样。环境好了,马路宽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南泥湾农场退休职工曹斌说。
曹斌家里有8口人,过去住在农场安排的老楼里,只有50多平方米,年代久了不安全。现在他家搬进了安置房,年轻人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成立以来,南泥湾开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管委会主导、集团公司实施、村集体经济参与的开发建设模式,先后完成镇区棚改拆迁861户8.9万平方米,配套完善南泥湾核心区域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和饮水安全工程,培育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实体经济92 个,解决就业岗位488个,区域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9500元增长到现在的16500元。 在南泥湾,群众搭上了开发建设的顺风车,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优秀企业也在这里落地开花,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日前,南泥湾开发区首家科创企业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成为目前开发区第一家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板挂牌的企业。南泥湾开发区坚持高战略定位、高标准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紧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主线,积极培育园区企业,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招引“黄金七条”等政策,建立人人都是招商员、人人都是服务员的最优营商环境,助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招商引资、产业服务工作。
在现代农业道路上,南泥湾与北大荒、青岛袁米、陕西未来等企业联合打造高品质稻米产业;与延安农投集团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和冷链仓储加工厂等基础设施;与上海交大共建南泥湾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五年来,南泥湾坚持有中生新提效能、无中生有促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康养老、蓝色科技五大主导产业,构建起了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实践表明,只有打破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围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布局产业链,才能引进更多新兴业态,带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南泥湾充分应用新时代创新创业的南泥湾精神,在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南泥湾道路上大步迈进。
继承
走进延安南泥湾金伯利农场,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南泥湾镇马坊村村民刘娜正在和10多名村民为贝贝南瓜吊蔓、整枝。
闷热的大棚里,刘娜的鼻尖沁出汗珠,帽子也湿了一半,但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自力更生换来的好生活才是她最珍惜的。
在南泥湾,人们总是坚信:“南泥湾精神永远是珍贵的传家宝。”
“如今的好光景,都是359旅的战士们一镢头一镢头刨来的……”在南泥湾镇南泥湾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76岁的侯秀珍正叉着腰,倚着墙为来访者讲述南泥湾的故事。燕子不时在院里飞过,窑洞外墙上“南泥湾精神代代相传”几个大字格外耀眼。
侯秀珍老人是八路军359旅老战士刘宝斋的儿媳妇,对南泥湾过去80多年的历史如数家珍。
“这把老镢头,是我老父亲刘宝斋当年和359旅的战士们用来开荒种地的,另一把老镢头是我当年用来退耕还林用的。”侯秀珍骄傲地说,今年她带领祖孙三代拿出全部积蓄在自家院子建立这个“展览馆”。
近百幅南泥湾大生产期间的老照片整齐排列,一个个359旅的革命文物静静“躺”在透明的展示柜里,4块木板上工整地刻着“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16个大字……
“屋子这头,就是我老父亲的旧居,这孔窑洞可有历史喽,是当时359旅挖的!”掀开门帘,侯秀珍步履蹒跚地走进隔壁的“刘宝斋红色家风馆”。
与北京知青打坝、给干部群众讲红色故事……一张张挂满墙的老照片诉说着刘宝斋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只要我还有气力,就要把南泥湾的故事讲下去,就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侯秀珍老人每天把讲解南泥湾精神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去完成,而这也是她最大的心愿——把老镢头和大生产的故事讲好、把家风馆办好。
和侯秀珍老人一样,“垦二代“”南泥湾李冲家香菇面”店主李瑞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将南泥湾精神继承并传承下去。
80年前,广东中山人李冲跟随红军长征到陕北,他屯垦南泥湾时给王震和叶剑英烹制的香菇面深受赞扬,后来留守南泥湾建设兵团工作。
李瑞强作为李冲的后人,把香菇面绝技传承下来,使“南泥湾香菇面”成为当地有名的地方美食。在闲暇之余,他也会将359旅的故事和父辈创业的故事耐心讲给来往的游客听……
“上至旅长,下至马夫,一律参加生产。”80年前,英雄的359旅战士与天斗、与地斗,用镢头将野草丛生、荆棘遍野、野兽出没、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
80年后,一个个“垦荒人”再次扛起手中的“镢头”,让南泥湾精神代代相传,把南泥湾这个响亮的名字成为不老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