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教育中的共性和个性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鹏飞
  教育中有一组矛盾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到底是个性重要还是共性重要呢?其实都重要。共性是基础,个性是根本,共性是原则,个性是发展。我们应该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重视个性发展。
  教育中,如果忽视了个性的发展,为了管理秩序而一味地忽视个性的培养,不重视个性的挖掘,将很难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创新式人才。究其根本,是因为人生而不同,既然不同,又为何需要相同?相同就是共性,就是求同存异中的求同。而存异,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存异,而应当重视不同之处的发掘,让天生的优势不断扩大和发展,进而成为超越自我,实现社会价值的源泉。所以求同存异不如求异存同。
  “双减”政策,鼓励孩子课外学习不同领域的多元技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就是为了保证孩子基本素养的前提下,鼓励开发孩子的个人潜力,培养创新型实践性人才。
  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共性的发展,而个性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外补充,例如社团和兴趣班。学校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最基本的习惯和行为。而同样的工厂,同样目标,同样的要求,必然制造出同一类型、同一标准的产品,并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真实需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这里的高精尖不仅仅是高学历,而是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执行能力,面对挫折和困难,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才。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吃不饱的孩子,不爱吃大锅饭的孩子,发掘他们的优势与特长,因材施教,及时培养,将这种个性化的优势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和特长,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作贡献。
  故而,我们有必要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调整教育体制,完善评价机制,从幼儿开始,借其天性,激发潜力,驱动内核。我相信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是让人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