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欢
“相比青化砭和羊马河的伏击战,蟠龙战役是更为艰苦的攻坚战。在战役中,‘敌进我进’的运动战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军集中兵力、找准有利时机,速战速决,最终取得了胜利。”宝塔区委党校教务科长、高级讲师高宏伟说。
在蟠龙战役中,国民党军主力向北进犯边区的绥德县城,而西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与国民党军对进,攻取国民党后方基地蟠龙,是一个非常胆大的用兵策略,这一“敌进我进”运动战思想在整个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敌人在运动战中容易暴露弱点,其优势的技术装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便于发挥我军长处。但攻坚如果不利,将会遭遇国民党军回援反包围,所以该战役必须速战速决。
从策略上来说,当时西北野战军因黄河补给线被国民党空军切断,后勤保障异常困难,所以彭德怀冒险南下打蟠龙,就是为了解决给养问题。
蟠龙是胡宗南在陕北的战略补给点,敌军利用周围高地,以蟠龙镇为中心,构成较坚固的防御阵地。守卫蟠龙的又是蒋介石的嫡系,整编第1师第167旅(欠1个团)等部,总兵力近7000人,装备先进。但敌主力北上后,蟠龙即成为孤立据点。
彭德怀分析,第167旅孤军守蟠龙,只要集中力量,把它其中的一个据点给拔掉,突入到城内是非常可能的,所以说,蟠龙战役是在当时情况需要而且可能的条件下进行的阵地攻坚战。
西北野战兵团指挥员在筹划此次作战中,根据攻克蟠龙所需时间,精确计算为争得时间而必须把敌主力拖出的空间,并据此严密组织攻坚部队和诱敌部队协调行动,从而以空间换取了必须的时间,保证了蟠龙攻坚战的顺利实施。
而国民党军明知陕北地形对大兵团运动不利,容易遭遇伏击,回援速度慢,还把蟠龙要地仅仅交给半个整编旅防守,在兵力布置上是有所疏忽的。
蟠龙战役不仅为西北野战军补充了大量粮食和弹药,还积累了宝贵的攻坚战经验,极大鼓舞了西北军民的胜利信心,扭转了陕北战场内线防御的困难局面,并有效支援了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蟠龙战役的胜利,使得收复延安指日可待,标志着蒋介石企图三个月之内结束陕北战事的计划彻底破产,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高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