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北道德乡湫塬村村民陈万明先后赡养4位同村老人长达33年,他用孝心让他们安享晚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叫你饿着!”
陈万明原是北道德乡寺儿河村村民,上世纪80年代,寺儿河村人口开始外迁。初中毕业的他随父母搬到塬面上的湫塬村。此后,寺儿河村就只剩下几户无儿无女、无亲可投的“五保户”,住在残破的土窑洞。
搬到塬上后,陈万明不放心寺儿河村这些留守的老人们,隔三岔五去看望他们,捎的买米、买油、买各种生活用品,成了老人们离不开的“交通员”。
1996年,政府将寺儿河并到湫塬村,劝这些老人们搬到塬面上,但老人们故土难离,一把年龄都不愿意再折腾。其中郝以平老人是1962年从山东菏泽逃难过来的,一生未婚,没有子女。陈万明对他说:“如果你信得过我,就搬出来和我一起住,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叫你饿着。”
凭着对陈万明的信任,郝以平简单地收拾了东西,搬到了湫塬村陈万明的家。24年来,郝以平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与陈万明夫妇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先是种烤烟,后是发展苹果,日子越过越好,感情越处越深。
陈万明家的两个孩子也像对待亲爷爷一样对待郝以平,爷爷长、爷爷短地叫着,不知道内情的人还真以为他们是亲爷孙。“每天早上一颗鸡蛋,还常给我买新衣服。”郝以平的幸福日子,湫塬村许多人都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
“我舅也是个可怜人!”
王有是陈万明母亲同母异父的哥哥,他终生未娶,也是个苦命人。舅舅没有来跟他住一起,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住在寺儿河村的他。湫塬村和寺儿河村相距五里路,一个在塬上,一个在沟底,虽然烟火相望,但道路坎坷难行。每到饭点,陈万明都要站在湫塬村外的坡地上朝寺儿村俯视。如果舅舅住的土窑洞上有炊烟升起,这就意味着舅舅生火做饭了,一切情况正常;如果望不见炊烟,他的心马上就乱作一团,立刻骑着摩托去探看。
有一次,天阴得厉害,大雨将至,陈万明给舅舅和其他几个留守老人去送米面,因心里着急,脚下一用劲,摩托翻在山路上,所幸没有掉下深沟。等他爬起来一瘸一拐挪到舅舅家时,大雨倾盆而下。
后来,陈万明父母将舅舅王有接到了湫塬村,过了10多年相对比较安稳的日子。2007年中秋节前一天,舅舅意外去世了,陈万明为他置办了棺材、寿衣,像抬埋双亲一样为他办理了后事。
2007年,陈万明夫妇一年内抬埋了3个老人。母亲4月去世,父亲6月撒手人寰,舅舅8月中旬突遭变故。亲眼看着这对夫妇尽心尽力地送走一个又一个老人,乡亲们从心里更加认可他们的人品。从此,陈万明夫妇的孝名开始在北道德塬上流传。
“不能让他们再像我舅一样有个三长两短!”
舅舅王有的死,让陈万明愧疚不已,他觉得替母行孝没有做好,对不起九泉下的三个老人。于是和妻子商量:“你外爷、外婆还住在寺儿河,他们年龄大了,不敢再像王有舅一样有个三长两短,我想把他们接上来一起过。”妻子李莲红一口答应。2007年农历八月,陈万明又收拾了一间房子,将无儿无女的熊尚红、李秀英夫妇接进家,加上之前住进来的郝以平,家里赡养了3个老人。
熊尚红、李秀英搬来后,一日三餐都是莲红照顾;熊尚红因常年吃河水脚腿严重变形,走路离不开拐棍,出出进进都靠陈万明搀扶。“这两口对老人的好,一些人对亲生父母都做不到。”住在院子后面的村支书张经合最熟悉万明家的情况,也常常被他们的孝心所感动。
2009年4月,熊尚红突发心梗去世。同年10月,李秀英患脑溢血,瘫痪在床。从此,李秀英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后来还患上老年痴呆症,但陈万明夫妇始终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直到2014年她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