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彭德怀的人民情怀
韩雨佳
  彭德怀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名叫乌石寨的小村庄,全家8口人,仅有3间破草屋,几亩薄山地,勉强维持生计。1926年他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先后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参加了反围剿作战、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他曾担任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八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并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因为童年的苦难经历,彭德怀虽官至元帅,却毫无官架子,对部下、对同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尤其对穷苦人家出身的小孩特别关照。在战场上,战士负伤,他总是牵肠挂肚,给予周到安排;行军途中,他把自己的马让给战士骑;过荒原时,他把自己的水分给战士喝。由于“视卒如爱子”,彭德怀深得将士们的尊敬和爱戴。
  彭德怀始终倡导和恪守党的军队要官兵一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思想。1931年春,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期间,彭德怀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有一次,彭德怀在赶往前线的途中,发现一个小战士在路边睡着了,于是跳下马,欲唤醒他,没想到睡得懵懵懂懂的小战士居然照着彭德怀的胸口就是一拳。彭德怀被打愣了,但由于军情紧急,他什么也没说,骑上马就走了。
  部队排长看见这一幕,大吃一惊:普通战士竟然动手打起总指挥了,怎么得了?于是赶紧以殴打军团长的罪名,把那个战士五花大绑地推到彭德怀面前,请示如何处置。小战士这才知道,自己迷迷糊糊之中,居然打了敬爱的彭老总。他惶恐万分,不知要受什么责罚,吓得脸都白了。没想到的是,彭德怀走过去为他松开了绑绳,并亲切地问他为什么睡在路边上。当彭德怀得知这名只有16岁的小战士是因为疲劳过度才在路边睡着时,很是心疼,还把身上唯一的一块银元掏出来,塞给小战士。不久,在广昌保卫战中,这位小战士英勇牺牲,打扫战场时,人们发现,他手里还攥着那块血染的银元。
  长征期间,由于蒋介石的重重封锁,红军很快就断粮了。看到那些因饥饿而倒在草地上的战士,彭德怀心如刀绞。他命令饲养员,把所有的牲口都杀掉,包括自己的那头黑骡子。饲养员急了,说什么也不肯杀。彭德怀的命令下达后,饲养员和警卫员谁也下不了狠心,彭德怀只好命令军团部的一名干部去执行。六头牲口被集中在一起,大家都不忍地转过身去。
  一阵枪响,五头牲口相继倒下,唯有彭德怀的那头黑骡子依旧安静地站着。原来是老饲养员紧紧抱着黑骡子的脖子不肯放手。彭德怀走过去,低声说:“人比牲口重要!”然后示意那名干部又开了一枪。大黑骡子慢慢倒下,彭德怀转身走了,他不忍回头。事后,他指示后勤部门,把所有的肉都送给战士和伤员,自己却难受得一块也没吃。
  即便是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彭德怀依然怀着对年轻后辈的爱心,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引导着年轻人。彭德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爱战友、爱士兵、爱孩子、爱人民;他体恤士兵,照顾同志,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他和蔼待人,从不摆官架子,对所有同志都平等相待。
  彭德怀生活极度节俭,不但平时自己勤俭节约,也要求身边的同志厉行节约,无论走到哪里,没有人敢摆宴招待他。他战场上勇敢无畏、工作上刚正直言,他的一生,经受住了“武死战”的考验,也通过了“文死谏”的测试,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个人若只想到自己,那是最可耻的;一个人若只为自己活着,那就不如死掉。”这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都在实践的座右铭。为了人民的利益,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依然不改初心,直言进谏,即使因此而备受冲击也绝不动摇。他对人民的爱是朴实、厚重、深沉的,也必将受到人民永久的尊敬和怀念!
  (讲述者单位: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