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黄河大合唱》台前幕后的故事
高建菊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诞生在八十多年前延安那片红色热土上的《黄河大合唱》,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但那台前幕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相识结下革命友谊
  创作《黄河大合唱》之前,光未然、冼星海仅见过两次面。
  光未然真名张光年。1935年,22岁的光未然在武汉组织了宣传抗日救亡的“拓荒剧团”。1936年,为躲避国民党宪兵的追捕,光未然转移到上海开展工作。1937年的冬天,上海文艺界特邀他参加“抗战歌咏会”,就是在这次歌咏会上,张光年结识了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两位爱国青年一见如故。
  1935年,冼星海结束了留学生涯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到抗战文艺运动中,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七七事变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了“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10月,辗转来到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汉。
  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建第三厅,在周恩来、郭沫若的领导下,第三厅团聚了一大批进步文化工作者,成为党在国统区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冼星海也加入到第三厅工作,经常组织歌咏队深入工厂、学校、医院,教唱抗日歌曲,激发民众斗志。
  此时的张光年也参加了第三厅的工作,更巧的是他被安排与冼星海同居一室。两人白天各有工作,晚上交谈到深夜,经常是被隔壁邻居敲墙而止。遇到“五一”“五四”“七七”这样的纪念节日来临,冼星海就催促张光年连夜写出歌词,他连夜作曲,第二天给群众教唱。这期间张光年写有《新中国》《新时代的歌手》《拓荒歌》《纪念五一节》等歌词。这就是二人仅有的两次谋面。
  合作创出旷世经典
  随着武汉形势的严峻,爱国青年纷纷离开武汉,奔赴抗战前线。1938年3月4日,冼星海偶然间读到了一篇题为《抗战中的延安》的报道,感到非常振奋。1938年10月,他带着妻子来到延安。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离开武汉,途经西安、洛川、宜川。在宜川壶口瀑布下游的圪针滩渡口东渡到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吕梁山区度过了两个多月,之后再次渡河进军延安。1939年1月,行军途中光未然不慎坠马,左臂骨折,演剧三队队员抬着担架,将他送到延安和平医院。
  冼星海听说光未然住院的消息后,风尘仆仆跑了十几里地来探望,二人第三次相遇。
  畅谈中,光未然激动地谈起一路从宜川古渡口圪针滩东渡黄河,听船夫号子,看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样子,思绪万千……他说:我要写首长诗,一首歌颂黄河与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诗。
  听着老朋友的讲述,冼星海也异常激动,两人约定:“咱们再来一次合作,一次厉害的合作!”
  由于骨折,光未然只好躺在病榻上口述,由队员胡志涛代笔。仅仅5天时间,400多行的长诗《黄河吟》就完成了。
  3月11日晚上,在延安西北旅社一孔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为大家朗诵了《黄河吟》。当他朗诵到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冼星海凝神地听着,当听完最后一句,突然站起来跑到光未然面前,一把把稿子抓住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把曲子赶出来……”
  冼星海一头扎进鲁艺山坡上的小窑洞,手握拳头一边唱一边写,不知不觉60多页手稿堆满桌上。创作入神时竟把手中的烟斗敲断了。从3月26日起至31日6天6夜,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他把对祖国命运的思索、对民族灾难的忧愤、对锦绣河山的赞颂、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全部倾注在这部“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杰作中,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半个月之内,他又连续完成了该作品8个乐章及伴奏乐谱。又用一周时间完成乐曲的配器。在他看来,《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困乏的延安产生,但是是当时新型救亡歌曲。
  那一年,冼星海34岁,光未然26岁。
  上演即成永恒旋律
  演剧三队拿到曲谱后,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排练。然而,在当时的延安,要排练这部气势宏伟磅礴的大型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等20来件民族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代替;没有低音乐器,就用汽油铁桶改造。为了制造声响,用20把吃饭的勺子放在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制造“哗啦啦啦”之声音。这些声音伴着管弦锣鼓齐鸣,发出呼啸奔腾的浪涛吼声。
  黄河大合唱的第一次演出是在1939年4月13日晚7时,抗战演剧三队和“鲁艺”音乐系乐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举行了《黄河大合唱》的首演,冼星海亲自指导,光未然担任朗诵,合唱队不到30人,乐队成员大部分来自鲁艺,这场没有几件像样乐器的演出,却令“台下发出狂热而持久的掌声”。首演效果在冼星海眼中显然并不完美。
  第二次演出是在鲁艺成立一周年的5月12日晚会上,以鲁艺师生为主的100多名合唱队员,站满了整个舞台。冼星海穿起军装,打起绑腿,扎起皮带,以革命战士的形象上台指挥。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话音刚落,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个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黄河大合唱》在朗诵声中开始,在演到《保卫黄河》时,冼星海突然来了个转身,指挥台上台下一齐高唱,全场顿时沸腾了!
  歌声一停,毛泽东和几位领导同志从座位上站起来,热烈鼓掌。毛泽东感动地连声说:“好!好!好!”冼星海热泪盈眶。当夜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这终身难忘的一幕:“今晚《黄河大合唱》演出了,这是中国盛况空前的音乐会。我永远不能忘记今晚的演出。”
  第二天,合唱队又受邀为中央党校和马列主义学院加演了一场。
  1939年6月26日,在欢迎周恩来、博古回到延安的晚会上,冼星海再次指挥“鲁艺”师生演出《黄河大合唱》,周恩来听完后,走上舞台,紧紧握住冼星海的手说:“星海同志,祝贺你的成功。这是一部真正的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合唱。”并高兴地在总谱上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1940年,西北摄影队在拍摄《塞上风云》的途中路过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要很好地招待他们,把延安最好的作品演给他们看,这个最好的作品就是1940年2月26日,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冼星海指挥五百人表演的盛况空前《黄河大合唱》。因为舞台是平层,大家就一个挨一个挤着站,台上站不下就站台下。冼星海在台下搭两张桌子,站在桌子上指挥。
  演出结束,掌声经久不息。西北摄影队的朋友们跑上台来,拥抱着冼星海高呼“太感动人
  了”“伟大的作品”。
  《黄河大合唱》就这样作为延安各种演出和晚会保留节目,招待了来延安的客人。其中有国民党元老张继、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著名作家老舍和茅盾、美国记者斯诺、美国军事考察团代表、赴中国调停内战的美国马歇尔将军等。
  一时“洛阳纸贵”,油印歌本供不应求,不少人用手抄本将《黄河大合唱》带出延安。光未然离开延安后,也托人将曲谱交给重庆生活书店排印出版,使得《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
  1944年,爱泼斯坦访问延安,与叶君健合作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译成英文,《黄河大合唱》由此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杰出战歌。
  1945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成立庆祝大会上,美国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用英文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
  1955年10月30日,莫斯科举行冼星海逝世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全苏广播交响乐团用俄语首演《交响大合唱黄河》。
  1992年,《黄河大合唱》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2007年,《黄河颂》搭载“嫦娥一号”成功飞天。
  《黄河大合唱》就这样享誉中外、响彻宇宙。
  版本升华广为流唱
  《黄河大合唱》有不少版本,主要有以下四种:
  延安始创版:即1939年首创版本。这个始创版的《黄河大合唱》,伴奏乐器采用了当时在延安能找到的笛子、口琴、三弦、二胡、小提琴、锣、鼓等,以及用炊具、餐具作为打击乐器。
  莫斯科版:1940年5月,冼星海受党中央派遣,赴莫斯科完成《延安与八路军》后期制作。其间对《黄河大合唱》延安简谱手稿进行整理、加工、修订和扩大配器规模,增加了“序曲”,成为9个乐章,到1941年春完成。他把西方音乐技巧运用到中国音乐当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乐。
  “进城版”和上海乐团版:1949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李焕之对“莫斯科版”的配器作了一些修改,被称为“进城版”。1955年,李焕之再次对《黄河大合唱》的莫斯科版进行修订,到1987年定稿完成,由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乐团合唱团进行了演出,被称为“上海乐团版”。
  中央乐团版:1975年,中央乐团著名指挥家严良堃主持成立了一个修改班子,对谱面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处理,从根本上改善配器效果问题,从此成为普遍使用的版本。
  (作者单位:延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