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延安窑洞
厉彦林
    ● 王军生摄

  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就永恒。
  

——黑格尔

  窑洞,黄土高原上随处可见。
  延安窑洞,令人心怀敬畏与敬仰,光芒如初,根深蒂固。
  生长在黄土高原延安大地皱褶山坳里的窑洞,贫寒又温润的延安窑洞,曾养育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圣地、催生新中国的摇篮。窑洞背靠高山,脚踩大地,深深楔入黄土,坚固牢靠,岿然不动。
  窑洞普通平常,它的骨头、血肉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砂粒和黄土,与浑厚的黄土浑然一体,与陕北大地血肉相连,它是陕北高原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安身立命的家,涵养和支撑高天厚土的朴实与凝重。令我肃然起敬,撼动心灵。
  王毅外长曾这样向全世界推荐延安:“如果大家想了解中国从哪里来,那么就到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俑等地看一看;如果大家想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请看看延安的宝塔和窑洞。”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奋斗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神圣使命。
  毛泽东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他们背负着让中国人在百年屈辱中站起来的历史重任。他们深恶痛绝任何来自外部的讹诈、威胁和不平等协议,誓不低头,咬紧牙关,发展壮大自己,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让人民获得温饱和尊严。
  我连续几次奔赴延安,亲近延安和延安窑洞。
  站在延河大桥上,仰望巍巍宝塔山,心潮澎湃,思绪万千……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怀揣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憧憬与坚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撤离苏区,在决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抢占腊子口,经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将一条独具曲线美的“地球红飘带”,从江西延伸到陕北。许多问题令人疑惑不解,我也一直在思考和求索:
  为什么穿草鞋的中国共产党,绕了富庶的大半个中国,纵横11个省,却在看山山穷、看水水瘦,如此贫瘠的延安站稳了脚跟?
  为什么当年面对民族危局,延安贫穷偏远、破旧不堪,国民党顽固派重重封锁阻挠,日军飞机时常飞临上空骚扰,无数青年却冲破重重阻挠潮水般地涌来,形成“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
  为什么越到危急关头,越是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越能焕发惊人的战略智谋,能在近乎走投无路的困境、绝境中转危为安?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陕甘宁边区,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经过这13年的“延安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由弱到强、转败为胜的历史性转变,领导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迎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
  延安究竟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何中国共产党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脚踏大地一样,获得如此巨大的神奇魅力与魔力?
  为破解这一系列的谜团,一个世纪以来,探寻者络绎不绝。1936年,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走进保安县,在低矮的窑洞中与毛泽东彻夜长谈,后来世界知道了《红星照耀中国》;1984年,76岁的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专程来到中国,虽然他安着心脏起搏器,依旧战胜病痛折磨,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路线实地采访,历时70余天,终于从江西到达终点延安,他“对中国人提出了我能想到的所有难题,直到弄清事实为止”;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甚至包括当年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美军观察组包瑞德上校说:“许多人,包括我本人,对延安共产党政权基本上持赞赏态度的一个原因是,那里的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外貌是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倾向于赞同的。”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一批批不同肤色、民族和党派的青年男女,依然身背行囊奔赴延安,朝拜革命圣地,叩问历史风云,寻求规律答案,滋养内心世界。
  在延安浑厚黄土堆积而成的塬、梁、峁、坪、崾崄、沟壑间,生长着密密匝匝的窑洞。饱经岁月沧桑和历史考验的延安窑洞,沉淀古老的黄土文化,承载中华民族的生命密码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很遗憾,我一直没有机会拜谒向往已久的延安。2019年,我为探寻延安的脱贫故事,数次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像久别的亲人,用心触摸和感觉延安窑洞的温度,寻找那段定格在党史、国史、军史中震古烁今的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力量与启迪,那铭刻在延安窑洞里的历史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住在延安的窑洞里,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到中央党校学习的一些领导干部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蒋介石现在比我们住得阔气,有高楼,有洋房,有电灯。阔气有什么用呢?全国人民都不听他的。我们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看不起窑洞。现在,全国人民都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也就是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
  是啊,住处的土洋、高低、新旧,不代表一个人的思想、情操与威望,而住者的思想、情操与威望,倒是决定了这所房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延安的窑洞所以是革命的,首先是因为窑洞里住的是革命者。就连我这个没住过延安窑洞的沂蒙后代,想一想革命先辈在延安窑洞度过的峥嵘岁月,心头也会涌起一股暖流,热乎乎的。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毛泽东说:“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习近平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丢江山,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太阳的光芒,能穿透灵魂抵达生命;滚烫的民心,能融化寒冷的天地,温暖历史的刻度。
  纯正的沙土粒,金黄的沙土粒,普通平凡的沙土粒,构成延安山峁沟塬间一望无际的窑洞。当年伤痕累累、孱弱单薄的共产党人就死心塌地住在这窑洞里,同呼共吸,同悲同苦,骨肉相连,生死相依,获得生命真气和元气!当经络、血脉、骨骼和大脑、心灵与延安大地零距离对接,就会感受到神奇的伟力、魔力。
  一、聚沙为山
  行走在延安的沟壑梁峁上,最显眼、最独特的风景是漫山遍野的窑洞。
  陕北地势高,沟壑山峁纵横,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属粉沙壤土,土层深厚。窑洞历经风雨雷电考验、沧海桑田淬炼,陪伴人类跨过野蛮、迈进文明。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描述,这一令人惊叹的黄土地带,广及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四省区的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的时候异常肥沃,因为这种黄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有几十英尺深的多孔表土层。地质学家认为,这种黄土是有机物质,是亿万年以来被中亚细亚的大风从蒙古、从西方吹过来的。这在景色上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冈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像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背靠着黄河面对着天,咱是黄土地上的男子汉……东山上的糜子西山上的谷,黄土地里笑来黄土地里哭。”厚重、苍凉、双手攥着这干硬的土块,双手捧起这绵细的沙土,用虔诚的心灵去聆听这黄土律动,那是脉搏,那是心跳!
  黄土高原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窑洞冬暖夏凉,经久耐用,深得延安人青睐。现如今,延安农民脱贫致富了,手里也有钱了,但依然以窑洞为家或对窑洞生活念念不忘。许多人家盖了新房子,但保留着窑洞,房子洋气,窑洞舒适,窑洞是天然的“冰箱”,春夏秋冬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随着农民审美观念的变化,开始对窑洞朴素简陋的外表进行了简单的美容,窑口和地面大都贴上瓷砖,粉刷过的窑壁也贴上了字画,注入现代元素。在延安山峁沟塬,经常能看到石窑、砖窑,即使在平阔的地方盖新房,也都盖成或装修成窑洞形状。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汉族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从构造原料上可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等。土窑洞最多,依黄土坡挖洞而居住的,称土窑洞;为了加固窑洞崖面,防止滑坡雨淋,用石块在窑洞外依形砌面,称接口子石窑;用砖块砌面,称接口子砖窑;在土窑洞面墙顶部,用柳椽搭个棚厦,防雨加固,称柳椽厦子窑洞。而土基子窑洞,是指用未烧成砖块用的土坯子,也叫土基子建成的窑洞。吴起县和陕北榆林等地,因降雨少,为了节约成本,直接用土基子建窑洞,也不会淋塌。但因承载压力较差,这类窑洞一般都较小。窑洞从形态上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现在,农村住宅建平板房和楼房的越来越多,修窑洞的少了,特别是住土窑洞的就更少了。
  《诗经·大雅·绵》吟唱“陶复陶冗,未有家室”。从轩辕黄帝始,陕北先民就居住窑洞内。土窑洞,是黄土高原上最古老、最简陋、最常见的居所。挖土成洞,凿洞成窑,延安人一代代繁衍生息着。
  自唐宋以来,陕北自然植被被逐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劣。据《宋史》记载:“鄜(fū)延地皆荒脊。”《元一统志》也记述:“鄜延之地,皆荒阜烧脊。”明代之后开始大规模开荒运动,造成陕北森林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清代的延安知府许谣曾感慨:“天下之民莫穷于延,天下之赋莫重于延……延安之宭州县荒秽伤残之状,亘古史传未闻。”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受战乱频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无数仁人志士,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自强”,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维新”,再到孙中山组织的一次又一次会党起义,基本都是力图依托少数精英完成对社会的改造,民众只是改造的对象而不是变革和革命的动力,最终导致变革与革命一再失败。由于长期封建专制统治所造成的封闭和愚昧,加上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处境的窒息性摧残,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几乎丢失殆尽,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农村人口,在侵略、压迫和摧残面前,表现出麻木、散漫甚至无为的绝望。中国人如同松散粗糙、颗粒细小的沙土,一粒一粒地散落,因沙粒间无黏聚力,极易被风蚀,甚至成为沙尘暴的尘源。近代以来,中国人屡遭欺凌,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心涣散,没能攥指成拳。土生土长的中国共产党,聚沙成塔,把一盘散沙的中国民众空前地动员与组织起来,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亘古未见的奇迹。
  毛泽东这位从湖南韶山冲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一直没忘记自己的贫民出身,跳出了历朝历代“精英政治”的窠臼。在延安最困难的时期,他更是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摆脱中国人受压迫、遭欺凌的命运。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直罗镇战役结束后从富县东村出发,经甘泉、延安、安塞等地来到瓦窑堡。此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无忌惮地践踏中国领土,而国民党反动政府无耻地采取不抵抗政策。于是北平发生了“一二·九”爱国运动,学生高呼:“现在,一切幻想都给铁的事实粉碎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这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如翻涌的黄河水、咆哮的大海,到处挂满标语、飘动纸单,到处是热血沸腾的青年。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汹涌澎湃。中共中央到达西北苏区后,正面临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民主运动高潮的到来,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张闻天居住的田家大院第3孔石窑洞里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全国形势与党的策略方针和军事问题。 (下转第二版)    ● 枣园革命旧址(彭德怀旧居)    刘阳 摄

  、毛泽东发言,他审时度势,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是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时刻,中国共产党头脑清醒,顺势而为,紧紧抓住中华民族和日本侵略者这个主要矛盾,通过这次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随后又经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实现了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重大调整转变。抛弃个人恩怨和前嫌,以民族大义为重、以百姓不遭外敌欺凌为要,高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帜,放手发动组织群众,联合全国各民族、各阶级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正如毛泽东预见的:“不论如何,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产生决定性作用。”
  说起来惭愧,原来我在学习党史时,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这句话理解得不准确。没弄懂为什么把“统一战线”排在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第一位?是啊,在民族危亡的紧要时刻,共产党人能摒弃前嫌是非,与国民党携手救百姓于屠刀之下,这是何等的胸怀、境界和胆魄呀!假若不建立统一战线,或者统一战线破裂了,中国的抗战胜利,真不知等到猴年马月,中国人民还不知继续遭受多少屈辱与迫害。
  延安古为雍州之地,春秋时为白翟牧民之所。秦统一六国后在此设上郡,隋唐时设延州、延安郡,直至北宋时期有延安府,延安这一名称大致稳定至今。
  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根伤了,活不了;心伤了,难暖回。心若伤了,也就碎了。
  好在人心都是肉长的,心到情到定会暖过来。
  中国共产党以救民于水火的信仰、信念和意志凝聚人心力量。延安窑洞和窑洞放射的光芒把水深火热的中国人、凉透了的民心暖在怀里,慢慢焐热,形成了潮水般汹涌的热爱和追随!
  当年的延安,人民群众开始当上了主人。没有不可得罪、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党的干部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参加定期劳动,防止特殊化,当然领袖也不例外。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又一次轰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机关连夜被迫搬到了城外的杨家岭。陕北人耿直,“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那段时间,毛主席经常抽时间了解农民情况,譬如家里有多少地,多少家畜,多少劳力,收入多少粮食,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意见等,他都努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杨再孝父母双亡,都三十多岁了,还没讨上媳妇,毛主席知道后就对身边的同志说:“婚姻是大事,我们得帮帮他。”过了几天,毛主席把自己的几十元稿费送给杨再孝作为彩礼钱,周围其他同志也帮助他置办了一些衣物等。终于在松树林村订了一门亲。新年前夕,杨再孝准备成亲时,新娘子因没有花轿坐,不过门,急得杨再孝团团转。毛主席知道了这事,想了想说:“我有主意。”他让身边工作人员把一张吃饭用的八仙桌抬出来,四条腿朝天,腿上绑上椽子,上边加个顶,四周用红布一围,就成为一顶漂亮的花轿。新娘子非常高兴,杨再孝热热闹闹地把新娘子娶进了门,过上安稳日子。杨再孝感动地说:“我父母如果在世的话,也一定会感激毛主席的。”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曾经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旧中国,组织动员起了全国老百姓,就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陇东和宁夏南部,面积不过10万平方公里。此时的延安城,破旧不堪,日军飞机时常还要飞临上空骚扰。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止人们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封锁和阻挠,潮水般地涌来,由此形成“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1938年,柯棣华率印度援华医疗队赴延安途中,看到崎岖山路上一队队奔向延安的人流时,不禁赞叹道:“奇迹,奇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至今这个奇迹还被许多人当成“谜”。
  《大公报》记者赵超构在《延安一月》里这样记录:曾担心自己穿着过于随便,看了会场,看到延安的许多干部穿着草鞋见他们的领袖,还安心而坦然地靠在沙发上,并习惯地“伸着赤裸的双脚”,“解除了所有客人的局促与矜持”。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放低自己,把自己回归成一粒粒沙土,嵌入底层社会的缝隙,随时倾听最底层群众的心声和呼吸,捕捉到最高超、最管用的灵感。因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窑洞里能运筹帷幄,驰骋天下,这也载入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漂洋过海,让世界知晓。
  了解了这段岁月,就会陡然明白:为什么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诞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百唱不厌的《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
  延安岁月是毛泽东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关系最融洽的时期,陕北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一方面,浑厚黄土的窑洞,怀抱着呵护着红军和革命伟人;一方面,毛泽东思想的光芒伴随延安窑洞的灯火,擦除历史的尘埃,焐热冰冷的民心,焐热了对未来的希望。延安窑洞的灯光,那穿
  越时空的真理光辉,闪耀在忍受屈辱黑暗漫漫的旧中国,照亮中国人民的心灵和中国革命的道路。那明亮的灯光横穿旧中国、新世界,依然温暖着中国人的心窝窝。
   二、心力角逐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绝处求生,在这片黄土地上演绎了中华民族的传奇,书写下镌刻史册的辉煌篇章。
  立夏季节,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我走进每处旧址、每孔窑洞,到处是银白色的刺槐花,一直被那清纯甜润的花香浸润着。面对发黄的照片和破旧的桌椅,这里每寸土地都刻下历史的印记,我们能读到前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志情怀,出生入死的危险、身陷囹圄的艰难、丧亲失友的悲痛、缺衣少食的艰辛,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的拳拳为民情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如同黄土高原上点亮的一座灯塔,全国的革命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形成了滚滚洪流。“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昔日荒凉的黄土高坡群星荟萃,偏僻的延安成为世人瞩目的抗战圣地。许多人冲破重重阻碍,奔赴延安途中写下动人诗篇。中华民族的顽强坚韧的品格和巨大潜能就像熔岩和地火,被长期憋压在普通民众心底,顷刻喷射而出,彻底释放。
  时时刻刻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纯粹而简单,真诚而无私。中组部原秘书长何载认为,“‘人民’二字,在毛泽东主席心里是至高无上的,也是他始终不渝的信仰。毛泽东把人民视为‘上帝’。在《愚公移山》这篇光辉著作里,他把人民比作‘上帝’。他说,只有感动人民这个‘上帝’,才能搬走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
  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他在西北局高干会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1943年11月26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上,劳动英雄的大幅照片挂在主席台上。劳动人民受到如此隆重的表彰,这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景象。
  毛主席在延安13年,应当大书特书的事情特别多。《为人民服务》演讲,在延安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极特殊意义。张思德出身四川省仪陇县佃户家庭,从小受尽苦难。参加红军后,无论在哪里工作,他都把群众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经常帮助老乡种地、收割庄稼、打场,把老乡看作自己的亲
  人。1943年夏,他调到枣园,在毛泽东身边担任了警卫员。张思德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他渐渐领悟到,在我们这个队伍中,无论是领袖还是普通战士,一切想的是人民群众,一切为的是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是一切行动的准则。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延安枣园西山脚下的小操场上,参加普通战士张思德追悼会,发表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普通但内涵深邃,在次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的根本宗旨,也是唯一宗旨,成为区别于其他政党和军队的根本标志。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克无数险关,取得无数辉煌和成功的秘密武器!
  延安窑洞普通平常,但不缺生活的温度与滋味,可以点缀红纸剪出的各种家畜、花朵、庄稼图案的窗花和墙花、炕围花等;除夕夜等重要节日,窑口可亮起大红灯笼。
  当年,陕甘宁边区政治民主、政府廉洁、经济发展,同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经济停滞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越来越多的人正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毛泽东的住处由凤凰山下搬到杨家岭。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提出,为了毛泽东的安全,把周围居住的乡亲迁走。毛泽东坚决不同意,他说:“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把水放走了,鱼还怎么活?”毛泽东在杨家岭有许多好邻里、好乡亲。
  当年毛泽东和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对面而坐,斯特朗坐在上首。谈话中,孩子们纷纷爬上屋顶,好奇地观察着这个黄头发的美国人。毛泽东看见了孩子们,脸上挂着笑容,对斯特朗说:“咱们换一换位置吧?让孩子们别光看到你的背影,也从正面好好看一看你。”斯特朗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欣然同意了。毛泽东从不小看孩子们。解放区的儿童团,站岗放哨查敌情,是最灵敏的“红小兵”。
  延安时期,我们党对共产党员从严监督和惩戒。延安整风把“山头”削平、打光,让“山头”意识荡然无存,前行的步调和节奏统一整齐起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挽救了许多同志。1941年5月颁布实施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陕北人称窑洞为“孔”。每户的窑洞数量因经济条件和人口的多少不等而各不相同。有的仅设独立的单孔窑;有的两孔窑洞连在一起,形成一明一暗的双孔窑;有的三孔窑洞毗连,形成一明两暗的格局。真正一口好窑洞,必定土厚坚固。挖窑洞时,先在山坡上挖一竖截面,作为“窑面”,然后向纵深挖掘。门窗用木框,窗户镶上玻璃、贴上剪纸。窑洞里盘上土炕,摆着木桌、木椅和农具等物什。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与窑洞相安无事,互不干扰。
  中外记者观察组通过到延安实地考察,得出了结论:“蒋介石的封建中国是不能同中国北部充满生机的现代人民政府长期共存。共产党一定会在中国扎根。”
  蒋介石曾认为,经过多年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延安必定深陷绝境。当他看了毛泽东住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竟然在这么艰苦的环境指挥若定,驰骋万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就告诫大家:“中国已归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负责并且管理好。”
  人民群众成为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最终评判者,最大受益者。
  2019年深秋的延安,秋高气爽,瓜果飘香。那天黄昏时刻来到市区内的枣园,舞台上淳朴善良的延安人,头系羊肚毛巾,身挎安塞腰鼓,用高昂歌喉、粗犷舞姿深情表达陕北人民对共产党、对毛主席的怀念与敬仰。天南地北的游客被这种温馨、浓烈、原生态、粗犷的气氛感染感动,不约而同地哼起、合唱起《东方红》,有的游客还跳上舞台扭起秧歌……
  三、同苦共命
  延安窑洞不起眼,如同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黄土峁,不张扬,不变色,不炫耀,沉默不语。在黄土中掏个洞,就是窑洞,就是家。
  人与泥土、人与窑洞血肉相连、脉搏同频,亲如一家。
  一道一道的沟壑像无数刀剑把黄土高原不断地切割,形成黄土高原高低起伏、沟壑纵横的状态。这里的黄土直立性强,高原气候又干燥,极易成形。陕北的窑洞大都是依托土层厚实的山势开凿出来的拱顶窑洞,有的在平地上用砖或石头搭成墙壁和窑洞拱口,然后人工盖上土,黄土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住在窑洞里的人,上下左右都是温厚的黄土,人在大地宽厚的怀抱里,与大地零距离接触,彼此传送着信息,来自大地深处的气息接通人心。
  黄土高原上的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恐怕世上没有哪个地方的人能与泥土如此亲近。坚固温润的延安窑洞滋养延安人内敛、敦厚的品格。暖暖的黄土炕,醇醇的黄米酒,悠悠的皮影戏,在这土窑里演绎着感人肺腑的故事。
  延安的窑洞非同寻常。遥想当年,这土得掉渣的窑洞藏龙卧虎的,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青年和学生甚至世界目光。最让人激动和感怀的是,这些普通的窑洞曾是革命领袖和革命战士共同居住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人落脚陕北,始终“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窑洞是骨肉相连的载体。
  当年住房比较紧张,夫妇没有条件单独居住,平时男女双方住在各自单位或学校宿舍。专门临时腾出来的十几孔窑洞,供夫妻星期六团圆用,每孔窑里只有一张床,自带被褥,住一宿五毛钱。大家感到这样挺公平。
  那时延安生活困苦。陕北地区降水少,水源也不丰富,洗浴是很奢侈的事,因而虱子、跳蚤等寄生虫比
  较多。采访延安归来的国统区著名记者赵超构在《延安一月》中这样写道:“扪虱开会的参议员,这是绝妙的新闻,但这新闻并不足为延安人之耻。虱子本是那边农家的‘好朋友’,生虱子的问题绝不像我们这边看得这样羞辱。”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等职的胡绩伟回忆:“睡在窑洞里拍臭虫,拍得满手都是黄水,臭虫还是成群结队地从墙缝里爬出来,无奈之下只好将床单缝成一个口袋,然后钻到里面。”
  “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领路人。”毛泽东获得了战友们和人民群众拥戴,成为中国革命领路人,成为全党领袖,与延安这种普通窑洞密不可分。毛泽东以老百姓利益为最高利益,也有平民心态,言谈举止带有浓郁的乡风、乡味。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天正下着大雨,会议室突然遭到雷击,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电击致死。事后,一个农民便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毛泽东很快听到了骂人的话。中央社会部要追查“罪犯”,被他制止了。毛泽东反复思考,老百姓为什么骂人?他做了一番调查发现,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公粮太多。老百姓不高兴,借着“劈雷”事件发泄不满。毛泽东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将征收公粮的任务从一年20万担减少到16万担。耳聪目明,熟悉民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制定的政策才符合实际,在基层落地生根。
  毛泽东头脑清醒冷静,一直和大家一样,每天3钱盐、5钱油,吃的是小米,穿的是粗布,甚至带补丁的衣服。许多同志多次提议给他增加伙食费,都被他坚决谢绝了。1939年3月15日,毛主席在延安凤凰山的窑洞里,用小米饭和蘑菇、竹笋等菜肴招待印度援华医疗队。毛主席满怀信心地说:“吃小米拿步枪,我们坚信能够抗击军事强大的日本。”当我再次来到1946年8月毛泽东会见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石桌前,不禁想起斯特朗在访问记中这样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当年,延安条件十分艰苦。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走出绝境,毛主席领导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央局的领导也分别组成几个小组,安排一些劳动,毛主席带头参加。他自己还开了一块地,种上西红柿、辣子、倭瓜等蔬菜,一有时间就到菜园劳动。警卫人员想替他整理菜地,他却说:“这是中央定的,我理所当然参加,不许你们帮忙。”现在这块地边上竖着“毛泽东种过的菜地”的大牌子,菜地已被分割成三四十小块,以地垄为界,由管理景区的职工们耕种。据毛泽东的警卫战士顾昌华回忆:“主席的生活很简单。在延安住的窑洞是办公室兼卧室,睡的是一张木板床,室内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旧椅子,洗脸用的是一个普通的瓷盆,洗衣洗澡用的是一个木盆,墙上挖了许多方洞,做书架用。主席用的煤油灯是用罐头盒或玻璃瓶制作的。那时纸张也十分紧张,边区的办公用纸是用马莲草自制的。主席常常是一张纸用铅笔写了再用蘸水笔写,最后再用毛笔写。”
  摄影家吴印咸曾回忆道:“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唠家常,谈笑风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红星照耀中国》也曾描述过毛主席的简朴生活。“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照理来说,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多个组织的委员,生活不说是大富大贵,那也应该是绰绰有余。但事实出乎意料,毛主席和他的夫人就住在两间四壁简陋的窑洞里,一无所有,只挂了一张地图。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没收了那么多达官贵人、地主税吏的财产,起码会得到一些他们的钱财,但这两间窑洞最值钱的物品是一顶蚊帐。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那最艰难的岁月里,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同样苛刻。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从苏联的大学毕业回到延安后,毛泽东说:“你外国的大学毕业了,中国的大学还没毕业。你还要到‘劳动大学’去好好学习学习。”于是,他带着儿子拜当地的劳动模范为师傅,使其成为延安的一位“实习农民”。
  毛主席一生艰苦朴素,谁也想不到他一件睡衣竟然打着73块补丁。
  毛泽东始终把自己视为普通民众,是与人民同命相连的典范。党的七大上,张闻天这样比喻毛泽东:“他的痛苦、欢喜与愤怒,就是人民的痛苦、欢喜与愤怒。他的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他与人民的结合是如此之密切,因而分不出究竟他是人民,还是人民是他!”
  窑洞由细微的沙土凝成,不用梁柱和砖瓦,却牢固结实,不会倒塌。当年毛泽东从枣园搬到王家坪的当天下午,当常驻延安的美军联络官赛尔斯上校等三人乘飞机撤离延安后,蒋介石下令以94架飞机轰炸延安城。轰炸目标集中在毛泽东住居的王家坪村。一颗重磅炸弹落在毛泽东住居的窑洞前,遍地是散落的弹片和烧黑的石块。窑洞前的大槐树被弹片削除一大块皮,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火药呛人的味道。一阵爆炸响过,毛泽东左手端着的茶杯竟丝毫未动,杯中的水也未洒半滴。而右手的笔仍在地图上移动,调兵路线没打一点折扣。站在一旁的周恩来、彭德怀对地动山摇的一声炸响毫无所动,目光追随着毛泽东的笔尖……
  陕北籍警卫参谋贺清华见院内爆炸,一掀门帘冲进窑洞,刚要喊却被室内镇定自若的情景惊呆。毛泽东两眼盯着地图,问他:“客人走了吗?”
  惊魂未定的贺清华被问得纳闷:“谁?谁来了?”
  “飞机呀!”毛泽东头也没抬,用笔指了指天空说。
  大家望了望窑洞外冲起的烟与沙土,会心地笑了。
  此刻,剧烈的爆炸声不绝于耳,中央警卫团肖参谋手拿一块余热未散的弹片走进毛泽东住的窑洞催他撤离:“主席,您看,这是刚刚在院里捡到的弹片。”
  毛泽东放下手里的笔,接过弹片掂了掂:“嗯,发财发财了,能打两把好菜刀。”接着手在桌子上轻轻一击说:“我有言在先,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我们长征最困难的时候到达延安,陕北人民和我们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当年这里是我们唯一的根据地哪!”
  他深吸一口香烟,又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在延安住了十来年,吃了十年小米,培养了一批干部,指挥了全国革命。现在一有战事就走,我无颜面对陕北乡亲,日后也不好再见面。”
  直到晚上六点,机关人员和群众撤离以后,毛泽东才在彭德怀的催促下同意撤离。他蓦然回头再次仰望延河畔的宝塔山,坚毅自信地大声说:“我们还会回来的!”
  中国共产党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因为一刻也不离开大地、一刻也不离开人民,所以力大无比,百战百胜,让对手望尘莫及。
  蒋介石原想把红军冻死、饿死、消灭在陕北,共产党人却在如此贫瘠的大地上根深叶茂。
  当年蒋介石下血本,调集34个旅、25万兵力围剿,在险象丛生的一年零一十五天的时间里,毛泽东身边只有四个半警卫连,却在草木稀疏、物产贫瘠的陕北高原上,牵着胡宗南的追兵兜圈子。党中央辗转行军,大迂回运动,在强大敌人紧逼追击下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在千山万壑中领着敌军从一个沟壑转移到另一个沟壑。有时,两军相距仅四五里路,有时仅隔一个山头。这也是毛泽东一生最得意的一招险棋。敌人因为没有群众支持,如同瞎子、聋子,在山上、山下瞎碰乱撞。当时,老百姓舍了身家性命,紧跟共产党,保护毛泽东,是因为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随毛泽东转战陕北的胡乔木写道:“当年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力排众议,坚持要把党中央留在陕北,自己留在陕北,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也是他在书写自己一生历史的辉煌篇章中的‘得意之笔’。”
  延安人民“铁”了心跟着共产党。据“延安革命纪念馆”披露:战争年代,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的陕北大地不仅向前线输送了最优秀的儿女,还投入39.5万人的拥军支前大军;仅胡宗南进攻延安的1947年3月至1948年2月不足一年的时间里,这块土地送去了支前牲口147.87万头(只),妇女做军鞋9万双,押送俘虏的民工1.1万人,为解放军带路1.17万人次,为部队磨炒面、做干粮5.5万担。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主席在延安居住了13年,1935年10月19日到吴起镇后,指挥了“切尾巴”战役,在甘泉县下寺湾总结了长征,到富县东村打了著名的直罗镇战役,后又经安塞到瓦窑堡。这7个月基本上都住在陕北红军提供的窑洞里,有时住老乡家的土炕。东征期间,到过延长、延川、清涧,总结东征、西征时又到安塞。1937年1月中央从保安进驻延安城。在延安城里,毛泽东先后住了十多处。初到延安时,住过凤凰山的李家窑、吴家窑,还有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多处窑洞旧居,在转战陕北过程中,先后住过延川县、清涧县、子长县、绥德县、子洲县、靖边县、安塞县、横山县、米脂县、葭县(现佳县)、吴堡县的众多窑洞,仅在葭县就住过曹家庄、白龙庙、杨家园则、梁家岔、前东元、朱官寨、张家崖窑、神泉堡、葭县城内、谭家坪、南河底、吕家坪、阎家峁、乌龙铺、申家硷、刘家坪(螅蜊峪)的窑洞,其艰难、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一孔孔窑洞在岁月沧桑中老去,一款款窑洞在生命延续中诞生。延安窑洞是世间最温暖人心的地方,它珍藏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如今来到延安经常会看到欢迎你的窑洞宾馆。安塞区的安塞山上改造出了几排窑洞宾馆,顺着山坡远远望去,一排排窑洞高低错落,圆圆的窑洞口,各挂着大红的灯笼,在绿树花草的遮掩下煞是好看;窑洞内是现代宾馆的设施,实用方便;每孔窑洞院里还有几垄菜,门口都挂着“张家院”“王家院”的木牌牌;有的院子里铁丝上还挂着花花绿绿刚洗过的衣裳。窑洞宾馆为外地人亲近延安、体验窑洞生活、咀嚼遥远的乡愁提供了便利。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首《回延安》述说着几代人对宝塔山的仰慕和对延安的向往。
  四、风云在胸
  迈进延安革命旧址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张张照片,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片段;一件件实物,展示着延安精神的物化形象。听讲解,看实物,观图片,睹物思人,一次次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所震撼。延安偏僻贫瘠,深藏大地深处的窑洞,却给了毛泽东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睿智的眼睛,号脉中国,洞察世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正如毛泽东说的:“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步入深冬的黄土高原更是寒冷刺骨、气氛肃杀,清醒与迷惘、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交织。把“救人民于水火”放在首位的中国共产党面对诸多生死困局和危局,一是面临国共两党的内患之争;二是有外侮之敌,日寇铁蹄蹂躏着中华大地。民众不打内战、不当亡国奴的呼声空前高涨。为建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坚持“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则,力排众议,把“反蒋抗日”的方针先后改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党自身也遇到了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从莫斯科回国的王明,虽然脚踏延安大地,却教条地搬用共产国际的指示,一再反对洛川会议以来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路线。一时,王明的右倾思想占了上风,党内产生很大的思想动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遭到惨重损失。这一导火索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下决心开展一次全党整风运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全党同志检查思想、工作和个人的历史,形成浓厚的纠错氛围。在中央政治局整风会议上,博古等曾经在历史上犯过错误的负责同志,都进行了沉痛检讨;张闻天更是奔赴农村,以实际行动“补课”;周恩来用半个月时间,写了5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并作了5天的发言,对自己各时期的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体现了极高的党性修养。杜鹏程在《保卫延安》中这样描述:“在那万千个闪亮发光的窗子里,人们正用全部精力工作学习,思索真理。”
  当走进凤凰山麓的“毛泽东旧居”,只见这是一个普通的延安人家。正面四孔石窑,院子里还保留着当年房东磨面碾米的石磨和石碾。窑洞里一盘土炕,炕上放着一张床、两个行军箱,地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取暖用的木炭火盆,陈设简单至极。这个吴家院是毛主席到延安后的第二处住房。第一处就在不远处的李家窑院,那窑洞其实是修城墙材料形成的一个石洞,阴暗潮湿,常年不见阳光。毛主席一住就是大半年,虽然患上严重关节炎,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却是在这个石洞里写成。
  一个人、一个党经历生命烈火的淬炼,宝贵的精神不会过期。我放慢脚步,凝望窑洞、土炕、木门、木窗、木桌、木椅、衣被、图书、油灯、墨盒、毛笔和铅笔……这些朴素的陈列物,让我陷入深深的凝思。我仿佛看到毛主席伟岸的身躯在走动,仿佛听见毛主席在昏暗的油灯下轻轻翻阅史书的声音。窑洞里的火盆仿佛在告诉我们:“当年毛主席废寝忘食、奋笔疾书,烤焦了鞋袜也没察觉。”在窑洞前的石凳旁,我仿佛触摸到石凳上还留有毛主席坐过、刚起身的余温,仿佛再现伟人毛泽东穿蓝灰军衣、头戴红星八角帽的高度自信和神采飞扬……在这孔窑洞里,那盏普通的煤油灯却放射出明亮的光芒和神奇的力量,穿越陕北大地和中国黎明前的沉沉暗夜,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为水深火热的中国人、为多灾多难的中国革命,高擎起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这灯光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燃点,映照着老百姓心声《东方红》的那缕曙光,光芒万丈……
  陈列在毛泽东旧居的那个木炭火盆会告诉我们:为了将《论持久战》早日写出来,毛泽东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披肝沥胆,经天纬地。毛主席高屋建瓴,洞察秋毫,全面分析抗日战争中中国和日本的基本特点,批驳抗战的“速胜论”和“亡国论”,揭示抗战是持久的,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发展规律,深刻论述人民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观点及其战略战术方针。第二版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共收入了毛泽东的159篇文章,而在延安时期写成的就占到112篇,譬如凤凰山16篇,杨家岭40篇,枣园29篇。真是“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在这片黄土地上开枝散叶。
  毛主席在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瓦窑堡、志丹县、洛川县等地的住处也都是普通的窑洞,极简单的陈设。每一处窑洞都留下毛泽东饱蘸浓墨的身影;每一篇著作,都闪耀毛泽东思想的光芒。这就像巍巍宝塔建在嘉岭山上、清清延水源自天赐湾一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诞生在延安的这些土窑洞里。
  这些窑洞十分简陋,跟国民党抗战时在重庆的高级公寓、别墅没法比,但却是共产党的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思想比剑更有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根植中国大地和民心土壤的毛泽东思想,照亮了人心,成为中国人民捍卫家园和生存权利的锐利武器。
  延安窑洞有一个特点——四周没窗户,不通风透光,低矮阴冷。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封闭,一直在反对党内搞小圈子,反对门户之见和狭隘的关门主义。毛泽东却指着那些窑洞说:“延安的窑洞和延安的小米一样,养育了一代革命志士。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列主义。”因而有人说,延安窑洞是会思考的窑洞,伟人的思想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窑洞里奇迹般地生产出来。
  毛主席曾经总结说:“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两年先后开始的带普遍性的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曾经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两个环子,如果不在适当的时候抓住它们,我们就无法抓住整个的革命链条,而我们的斗争也就不能继续前进。”当年延安的物资十分匮乏,生活十分艰苦,不但没有使人们灰心丧气,畏惧不前,反而激发了战胜困难的豪情壮志。南泥湾囤田垦荒的老镢头和大生产运动中嗡嗡作响的棉纺车,培育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就在这些土窑洞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科学揭示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绘制出抗战的完整战略蓝图,放手发动抗日军民,创造了诸多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面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和蒋介石、胡宗南军队的“重点进攻”,毛主席镇定自若,以“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气势,指挥我军与敌巧妙周旋,抓住有利战机狠揍敌人,最终彻底扭转战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令。
  据记载,1947年3月,胡宗南占领延安城后,蒋介石对胡宗南的“胜利”十分欢喜,对将校军官说:“胡宗南占领延安后,中共军队的首脑就无所寄托,只能随处流窜……如此也就绝对不能建立中心的力量了。”随即蒋介石踌躇满志携带夫人以胜利者的姿态“秘访延安”,要亲眼看一看共产党首脑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还到枣园看了被自己“通缉”的毛泽东住的窑洞。蒋介石面对延安小城和这些原始的窑洞,感到十分震惊。他想象不出来,指挥着千军万马在全国战场上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国民党军作战对抗的共产党的首脑,就住在这样简陋的地方,他感叹不已,连说“难以置信”。他问随行的胡宗南等人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中共何以发展壮大成了现在这样的力量?怎么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又是怎么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随行的人对问题根本答不上来,也不敢回答。蒋介石走出窑洞,看到院里树下有个石凳,旁边还有台架着棉线的纺车。胡宗南介绍:“延安物资匮乏,共产党都是自己纺纱用!”蒋介石似乎看到了国共两党的差距,摇了摇头,五味杂陈地走出了院子……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山大海般的伟大胸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海内外一切爱国力量、仁人志士,凝聚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毛泽东在会上讲话,他内心激动,充满希望和自信地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铿锵有力的旋律,奏响中华民族最强音。
  黄河壶口瀑布,汇聚万千股溪流,喷涌着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献身精神。
  杨家岭又迎来一个美丽清晨。清风和煦,空气清爽,党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掩映在绿树丛中,一位来自沂蒙山区的画家坐在那里画速写。我们愉快地聊起来,他的结论是:“毛泽东爱憎分明,不管谁只要和老百姓为敌,就是他的敌人。这是他成功的奥秘。”
  五、民心眼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眼睛是人类观察世界的器官,是心灵的窗口、思想的灯盏。目光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灵魂高度、胸怀宽度和事业成功度。
  晨曦中的窑洞如深不可测的眼睛,延安窑洞分明是延安人民和中国老百姓睁大的眼睛,明亮、执着、深邃,远能看透五湖四海、千山万水,近能洞悉衣食父母老百姓的困难疾苦和柴米油盐。
  延安窑洞是民心的眼睛,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每位普通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拼命冲锋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
  建造窑洞可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丘陵、坡地和山地,施工比较简单,造价相对低廉,冬暖夏凉,住着舒坦。踏上延安这片红色土地,必然被共产党人“生根开花”的思想与实践所折服。
  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高举信仰的旗帜,校准精神坐标,横坐标是真心,纵坐标是真情,中心点、心口窝唯有两个字“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如果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行动,必定背离初心和使命。虚心假意,必定是短命的。
  延安广场,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雕塑《理想的召唤》,铭文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理想,四万多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阶层的爱国青年跋山涉水奔赴延安圣地。”这神奇的力量,来自理想的旗帜,来自民心的呼唤。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到他住的杨家岭窑洞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这次谈话促使黄炎培从延安回来撰写了一本书《延安归来》,他在书中回忆了和毛泽东的这次谈话,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对中共的各种污蔑和攻击。毛泽东与黄炎培著名的延安“窑洞对”,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才能跳出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从毛泽东提倡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到与黄炎培“窑洞对”,再到与周恩来关于“进京赶考”的对话,都是围绕如何在取得胜利后始终保持党的初心和本色不变的深刻思考,反映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对话清晰地回响在我们耳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重访西柏坡时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赶考”路上从未懈怠。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赶考”心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实践中,连连考出好成绩。
  美好的生活,不是靠物质和金钱堆积起来的,而是靠内心精神的激励拼搏奋斗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繁荣鼎盛的时期屡见不鲜,但保持长久光鲜何其艰难;战乱潦倒的时期也很多,最终也能通过拼搏斗争展呈盛世景观。历史周期率或长或短,国家和执政集团盛衰兴亡或慢或快,根本取决于统治集团、领袖集团、执政党关怀、温暖、凝聚民心的能力和自我革命、自我修复能力。
  “这些窑洞,的确十分简陋,跟国民党抗战时在重庆的高级公寓、别墅没法比,但它却是党的领导人与普通劳苦大众同呼吸、共患难、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一名接受红色教育的老同志,指着窑洞里简单的陈设动情地说了这番话,他仿佛成了义务讲解员。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外国记者断言:“这个国家太大了,又穷又乱,不会被一个集团统治太久,不管是天使、猴子,还是共产党人。”毛泽东则自信豪迈地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历史反复证明,实现和保障民众美好生活的社会制度就是好制度。民生和民主是百姓生命的双翼,只能往前飞翔,没有回头路。
  自1998年,延安人民发扬革命传统、高举延安精神的火红旗帜,打了一场漂亮的退耕还林、脱贫攻坚战,彻底拔掉“贫根”,实现由黄变绿的历史性巨变,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之路”,创造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脱贫、鲜活可信的“延安样本”,也为世界脱贫事业和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延安样本”。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喜讯!
  宝塔山虽然没想象中的那么高大雄壮,走近塔前我依然感到震撼;延河河床干涸,只有很细的溪流在河床的一侧默默流淌,河底长满园丁师傅栽种的花草,也挺规则茂密。站在延河桥上拍照也挺美,我渴望再现昔日“水映宝塔”的壮阔盛景。
  走进延安城,绿树成荫,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柏油马路宽阔平坦,车流如梭,人流如织,一派繁华景象。那些默立在半山腰的窑洞啊,在见证圣地延安红色革命之后,又一次踏着时代的节拍,亲身感受圣地延安绿色变革、绿色转型的汹涌浪潮。
  眼睛是心灵的感受者、事物的见证者、世界的观察者,能看遍世间风景和历史功过。
  历史最公正,人民最无私,眼睛最纯净。
  六、血脉传承
  窑洞是由普普通通的沙土颗粒构成的,它是知暖知寒的生命体,能与居住在这里的人同呼吸、共冷暖,亲如一家。
  窑洞既是建筑,也是文化,深厚的黄土是它的命脉。
  延安以北的黄土高原,由于长期遭到水土流失和沟谷切割,形成千沟万壑、梁峁连绵的地貌特征。
  延安靠山、临崖、沿沟的窑洞最多,且土窑洞、石窑洞居多,条件艰苦,但与中国共产党互为依靠,同命相连,先后为中国人民成就了毛泽东、习近平等党的领导人,功莫大焉。
  散文家吴伯箫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哪一颗火热的心不向往延安呢?水流万里归大海,延安广阔深邃的山谷容纳着汹涌奔流的人的江河。”
  1969年,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市延川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的插队岁月。他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渐渐他住的窑洞成了村中心,凝聚着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父老乡亲,“北京娃”不断磨砺、蜕变、成长,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离开这里,整整7年时间。乡亲们夸他,干活从不“撒奸儿”。
  习近平回忆插队岁月最难忘的一刻,就是临走时与群众惜别,自己竟然当众哭了。“我确实把自己当作一个延安人。”这7年知青岁月,他穷过、苦过、难过、焦过,真切体会了延安人民的酸甜苦辣,饱尝了贫困落后的滋味,进而对中国国情、民情有了直接真切真实的了解,培植了强烈的为民情怀和造福人民的崇高责任。
  “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延安窑洞庇护了他。延安人民温暖了他。困苦艰难成就了他。延川县梁家河村游人如织。令人可喜的是,青年党员、青年学生占主体,还有许多学生家长陪同孩子前来接受教育。大家在知青窑洞、沼气池、铁业社前频频驻足,重温那段插队知青和乡亲们一起耕田种地、拦河打坝的艰辛岁月,体味艰苦对青春的磨砺和人的成长。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饱含忧患地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延安的窑洞前、在西柏坡的小院里、在井冈山的八角楼上、在南湖的红船上……习近平一次次重温艰辛革命历程,反复叮嘱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摆脱不了宿命,其中一个共同的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集团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
  窑洞与黄土地、与延安人民血肉相连,生生不息。党和人民就像血与肉、鱼与水、种子与土地一样密不可分。窑洞,就是插在黄土高原心口窝的乡愁。
  地球在运动,大地在呼吸,民心在跳动。天地日月昭示定格镶嵌在党史、国史、军史中“民心为镜、民意为天”的历史答案和“忠于人民”“人民信仰”的奥秘。
  2021年5月11日,我再次怀着虔诚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走进延安杨家岭召开党的七大的中央大礼堂。只见主席台上方呈拱形排列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会标,后墙上“同心同德”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礼堂两侧的墙上挂着六个“V”字形象征革命必定胜利的旗座,每个上面都贴着“坚持真理、修改错误”警醒语。来自全国各地接受党史教育的党员在听讲、宣誓、合影留念。我仿佛看到当年会议的盛况,仿佛听到七大代表铿锵的脚步声和斗志昂扬的讨论声,仿佛再现我们党从生死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惊险,“愚公移山”成为全党意志与信念的历史瞬间。
  行走在延安大地,可听见“咚咚咚”奋力前行的脚步声;迈进延安窑洞,侧耳听到大地“怦怦怦”的心跳声;仔细翻阅红色的历史,能听清民众“滴滴答答”的心灵声!中国共产党100周年,领导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共同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解决了中国、中国人“挨打”“挨饿”的问题,解决了“挨骂”“挨挤”的问题,实现了从“醒过来”“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与发展使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以衣食住行为例:以前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则发愁衣服穿不坏;以前吃不饱、饿出毛病来,现在则是解决营养过剩问题;以前大部分人住平房、土坯房,楼房很少,现在随处可见高楼大厦;以前人们出行困难,买张火车票要熬夜排队,现在人们可以随意选择自驾、高铁、飞机等交通方式,轻松便捷。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回到此文开头我提出的那串问号,一句话革命理想高于天,为国为民舍命干。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精神力量,创造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我曾咨询过一位近百岁的老红军、山东省委的老书记。他说,如果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别说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就连一千里都走不成。我请教过一位延安的党建专家,他深思熟虑以后告诉我,最核心的一条,平等,官兵、官民一律平等,干部自律带头。
  来自人民,为民而生,为民而兴,为民而强的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聚的是民心,守的是民心。无论什么风雨、什么艰难险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这是百年大党制胜的法宝。
  党群一家、干群一家,根与根、枝与枝、叶与叶、心与心血脉相连。
  人心在跳,地心也在跳。心与心契合,心律同频。脉搏的节律与时代潮流共振共鸣,拨响灵魂琴弦。
  历史大势,浩浩汤汤。柔弱的民心,是扭转和推动历史车轮磅礴且恒久的力量!
  窗外微微亮,唤醒蜿蜒的山沟沟,蓝莹莹的天,火红的太阳跃出地平线。
  我站在延安宝塔山上瞭望,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神圣的蓝天下,树木、庄稼枝繁叶茂,好像能望见石库门建筑,南湖红船,井冈山红旗,遵义霞光,大渡河的铁索,西柏坡进京“赶考”车队,天安门城楼璀璨灯光……
  我还远远地望见延安窑洞前,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在呼喊,欢笑,追逐,奔跑,童稚的歌声格外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