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百年党史·百日学
1983年:城乡经济体制 和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中共十二大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面铺开;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也迈出改革步伐。
  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78年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秘密开会商议,决定瞒上不瞒下,实行分田到户,即“包干到户”。他们对此的理解是: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办法简便易行,深受农民欢迎。小岗村一年大变样,产生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其他一些省份也采取了类似做法。这些大胆尝试,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中央尊重群众愿望,积极支持试验,通过几年的努力,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从而使中国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带动了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共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1982年至1984年,中央连续发出3个“一号文件”,不断推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措施。1983年,人民公社制宣布废除。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这是中央连续4年发出的第4个“一号文件”,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就基本改变了中国实行30多年的统购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农村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农村经济的一大历史性变化。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51%,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了一大批小城镇,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新鲜事物。
  城市改革:国企承包经营责任制和企业股份制改革尝试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展。1983年起,国营企业进行两步利改税改革等,以完善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这些改革措施对搞活城市经济、提高企业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要进一步解决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弊端,还需要把改革全面引向深入。
  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和省长发出一封公开信,希望给予企业必要的人事权、财权和自主经营权。这表明,要求全面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对此作了报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改革试点总的说来还是初步的和探索性的,政企不分、经济效益低下、分配中的严重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等种种弊端依然存在。对外开放使人们眼界大开,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经济体制改革显得更为迫切。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提出“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这是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得出的全新认识。此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作为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尝试。1984年7月,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全国国营企业中率先迈出股份制改革步伐。1984年10月,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向本企业和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试行股份制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到1986年底,全国共有股份制企业6000多家。
  通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虽然在着重强调放开搞活和增强企业活力的时候,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管理的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以致产生了一些混乱现象,但总的来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教育改革:“三个面向”的提出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教育体制改革也正式启动。
  1983年10月,邓小平给景山学校题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要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合格人才,尤其要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人才,不断提高中国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面向世界”,就是教育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并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邓小平针对中国长期以来搞闭关自守,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说,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同时,他强调,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
  “面向未来”,就是教育要有预见性,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尤其要面向未来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与当今社会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相比,教育是滞后的。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教育不能只立足于今天,而要立足明天、后天。邓小平强调教育面向未来,必须从娃娃抓起,充分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决定》同时阐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步骤,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从1985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分配实行计划分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
  总之,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铺开,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供稿: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